《横向思维》解决问题

由爱德华·德·波诺 [1] (Edward de Bono)创作的《横向思维入门》(Lateral Thinking:An Introduction )出版于1967年,那时个人计算机革命还未开始,然而这本书却实现了一种比任何计算机都强大的功能:它帮你在问题完全错误时获得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世界上没有计算机是能够在输入错误的情况下,还提供正确输出的。

我用过的第一台个人电脑叫Kaypro II。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机器:它的一面可以打开,打开后里面是一个键盘,并显露出机器的主体和软盘接口。可以插进两张软盘,这样它就能执行一种称为“交换”的动作:输入一些字符,机器就“交换”一些字符,再输入一些,机器也就再“交换”一些,不过这中间必须等一会儿。有一个绿色的小屏幕一闪一闪,让你感觉自己像是身处在冷战时期的潜水艇里监视着某台古怪设备。

不过在八十年代,这台机器还是非常令人惊艳的。它可以保存你写进去的内容,而且你还可以编辑修改。然后,等到你最终满意了的时候,你把它连上点阵打印机,奇迹就会出现:你精心撰写修改的所有内容,都会一行行地被复制出来。

然而,烦恼很快就降临了。有时候你刚输入一点文字,它就开始没完没了地交换,此时你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傻看着它在那执行神秘操作。你只能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通常来说,这家伙不会停下来,于是你就处于这样的窘境:要么坐在那看着它无休止地交换,祈祷能够一朝停止;要么重启机器。如果选择重启的话就得关闭电源:关机、再打开,或者把插销从墙上拔下来,等上一会儿,再插上。然而重启这玩意简直就是赌运气:重启过程中,交换的动作肯定会令你满意地停下来,但之后的结果就难以预料了。运气最好的时候,你上次写的东西原样在那,所有的更改都保留下来了。运气最坏的时候嘛,什么都没了!然而大多数情况你会发现自己处在煎熬之中:重启之后,机器仍在没完没了地“交换”。

我常常将Kaypro和我的一个坏习惯联系起来:我很难从某些让我感到焦虑的事情中解脱。有朋友告诉我,对于这种现象有个词——纠结症。我起初以为是她自造的词,结果后来发现真有这么个词来形容这种症状。

我的纠结症天分可谓惊人。一般来说表现在某个由于太晚而难以再进行更改的选择上。而纠结的程度与出现问题的事情无关。到底是应该乘早晨六点的航班还是早晨八点的呢?我会选择早晨六点的,因为到达目的地之后时间比较充裕。但接下来许多天我都会为此而纠结,到达之后会不会太疲劳?那就应该乘八点的航班走。但如果八点的航班延误了呢?那可就把事情都耽误了。然而,万一我要是睡过了,赶不上六点的航班怎么办?

对付自己的这种纠结症,我有个小技巧,就是像Kaypro一样重启,通常需要一片安眠药来搞定。我所希望的是,如果我在纠结当中入睡,醒来后我会知道自己的正确选择是什么,或者接受之前的选择,甚至根本不再去想这事了。一般来说这种方法能够奏效。但是,我也常会变成“煎熬版”的Kaypro——刚一醒来,我马上又会回到那种思想的摇摆中去,这样还是那样?这样还是那样?

《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 )这本书经常能够帮我脱离这种困境,我只需告诉自己把这本书再读一遍。

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是一名医学博士、心理学家和作家。他的作品主题多为创造力、语言和逻辑方面。德·波诺以一个负债商人的故事开篇。这名商人的债主,一个银行家,想娶商人的女儿为妻,但商人的女儿不愿意。于是他提议用一个游戏来决定她的命运。他们来到一个鹅卵石子路上,鹅卵石满地都是,银行家说他会在一个袋子里放进两块鹅卵石,一块黑色一块白色。如果商人的女儿摸到了白色的,那就不用嫁给银行家,她父亲的债务也可以免除;如果摸到黑色的,那就必须得嫁给他。如果拒绝选择的话,她父亲也得进专门给欠债人准备的监狱。

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但细心的女儿发现,银行家在袋子里放的两块石头都是黑色的,而非一黑一白。如果她去摸的话,肯定只会摸到黑色的石头,嫁给银行家。如果她拒绝的话,她父亲也得进监狱。如果她指明这个情况的话,那相当于揭发银行家作假,银行家肯定会取消游戏,直接把她父亲送进监狱,因为人家毕竟有这个权利。

爱德华·德·波诺指出,如果你是一个纵向思维者,那么这些就是所有可能的选择了。

然而横向思维者具有其他的选择。横向思维者并不局限于现成给予的工具,自认别无他法。他们会挑战预测,找到新的办法。

商人的女儿就是一个横向思维者,她从袋子里摸了一块石头,但在所有人还都没看见她摸的是什么颜色之前,就把它掉在了石子路上。真是笨手笨脚的姑娘。然而,大家看到袋子里剩下的那块石子是黑色,马上就断定她摸到的那块是白色的。如果银行家想反驳的话,那么等于承认了自己作弊。于是商人欠的债就这样免除了,商人的女儿也可以选择和喜欢的人结婚了。

另一个例子来自《佛本生经(佛陀前生故事集)》[The JatakaStories of the Budda's Former Births )]中的一则寓言。这个以神圣的佛教语言巴利文所记载的寓言,讲的是一个隐居在森林中的年轻人的故事。年轻人有着金色的皮肤,他照顾着其双目失明的、穷苦的双亲。在他的孩童时代,他与森林中所有的动物都成了好朋友,特别是一只金色的鹿,这只鹿曾帮他找到可以取水的小溪。有一天,一个国王到森林里打猎,正好遇到年轻人和金鹿在一起,他拔箭就射,结果没射到金鹿,却射中了年轻人,而箭上还带有剧毒。几乎昏迷的年轻人请求国王允许他的父母来和他见上最后一面。当他的父母到来并知道年轻人的情况之后,他们绝望地哭泣了起来,认为不会有任何挽回年轻人的可能。突然,天界众生之王因陀罗神 [2] (Indra)出现在天空中,许诺满足他们一个愿望,但只能是一个。他给了年轻人的父母三个建议:第一,重见光明;第二,他们的儿子身体恢复健康;第三,一袋金子。这对父母简单商量了一下,提出了他们的愿望:“我们要看到健康的孩子手拿一袋金子。”因陀罗神对他们的智慧佩服不已,于是兑现了诺言:他们的儿子恢复了健康,老两口重见光明,并且得到了足够养活全家人生活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