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在这方面,泰国的小乘佛教,依据保存完好的巴利语原典版本《南传大藏经本生经》朴素的教义认为,即便是佛陀,在其过去世菩萨行时期,无罪而轻易转生为鼠、金天鹅,也不足为怪。

泰国流行的南传佛教,直至明治时代尚不为日本所知晓。佛陀入寂之后,约百年乃至二百年间,小乘佛教分裂为多数部派,号称小乘二十部。其中,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治下的摩哂陀传至锡兰的分别上座部,如今仍然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国家。

用巴利语撰写的分别上座部的巴利三藏之中,巨细罗列殆尽的律藏规定,时至今日依然是泰国修行僧的戒律,其日常规制极其细微,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五十戒。

这里的轮回转生观又是怎样的呢?和唯识论有何区别?带有何种特色?且不说年幼公主的信仰,曼谷街头随处走动的偏袒着郁金衣的僧侣们,他们每人藏在心底的轮回思想怎么样呢?本多多方涉猎佛典,务必想弄个明白。

他终于知道了,南传上座部的这些教义,皆源于同弥兰陀王对话的那先比丘所属的阿毗达磨教学。关于《弥兰陀王问经》流布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起初可能是在希腊殖民地印度西北所作,后来传至东部马加达地区,经改写为巴利文,最后再行增补,传到锡兰,不久又由锡兰流布到缅甸、泰国等国家。而后成为暹罗版的《大藏经》——《弥兰陀问经》。

因此,泰国人信奉的轮回观,可以认为和那先比丘的轮回观相等。这个部派认为:

“引起轮回转生的业的本体,是‘思’,即意志。”

此种认识,同《阿含经》所说颇为一致,近似佛教最本原的思想。从动机论的立场来说,正如该派所主张的,人的肉体和外界的事物,本来无善恶,使其伪善或为恶者,悉来自心灵。也就是“思”,是“意志”。

说到这里可以停止了,但阿毗达磨教学为了说明“无我”,又从这些物质界全体的“无记”进一步说明。就是说,假如这里有一辆车,构成车子的诸要素,尽管只是物质的诸要素,但乘车的人轧死人后逃逸,车子成为罪之器,而心和意志则成为罪与业的原因。因此,我们本来是无我的。然而,“思”乘坐其上,以贪、嗔、邪见、无贪、无嗔、正见等六业道,引起轮回转生。尽管“思”是轮回转生的原因,但不是主体。主体最终弄不明白。来世只是今世的连续,同现世连成一体永不熄灭的长明灯,即是生。

要说泰国年幼的公主内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关于这一点,本多倒是很能理解。

每年一到雨季,曼谷所有的河流泛滥,道路和河川,河川和田埂的界限骤然消失,道路成河,河成道路。那里的一颗幼小的心灵,也会梦见洪水泛滥,冒犯现世,来世和过去世也将掘开堤坝,使得今世变成一片汪洋。这无疑是不稀奇的。而且,经泛滥涵濡的田畴,又会长出青青的稻叶,原来的河水和田畦里的水,沐浴着同样的太阳,辉映着同样的乌云。

就这样,月光公主的心里,也会出现自己意识不到的来世和过去世的洪水,在雨后月光辉煌照耀的水域,当她遥望各处残留的岛屿般的现世的证迹,抑或反而使她难以置信吧?堤坝已经崩溃,境界已经打破。剩下的只有过去世,任人自由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