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终究逃不过心软二字
到了九月, 重阳宴的请柬正式发下来了。
太子妃还记得唐思然说过如果她办宴席,她要多带几个人捧场,便隐晦地跟皇后提了, 想在请柬上专门注明可以带人。
皇后同意了, 重阳宴是用太子的名义办的,是给太子造势的好机会,她恨不得把全京城的人都请来。
唐思然是早上收到请柬的, 看了这请柬她就有点犯难, 她带谁去好呢?少不得又要叫美人伤心了。
她瞧了瞧镜子里的自己,道:“今儿不出去, 不用上那么重的钗。”
外头的抱厦里已经坐了一屋子的姨娘。
虽然原本娘娘说的是过了巳时再来,不过她们一天比一天早,最后是吃了早饭就来正院等着。
一是想早点见到娘娘, 二来也不好比别人来的晚。
当然……其实大家坐在一处聊聊天也挺好的,也能隐晦的猜测一下她们又想了什么招讨好娘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是这个道理。
杨侧妃笑了笑,手一伸, 手腕上两个水色的玉镯子, “这是娘娘前两日给我的, 说是宫里娘娘给她的, 她觉得我带着合适, 就赏给我了。”
镯子通体都是浅浅的水色, 中间还有一条翠绿色细细的纹路若隐若现,成了点睛之笔, 看着叫人想起夏天的小溪,不由自主就陷了进去。
简氏拉着她的手,仔细的端详, 只是看得有点久,而且她这个伸出头来的姿势……怎么有点奇怪?倒像是故意的。
杨侧妃细心一看,就瞧见她头上一只红珊瑚的钗,尤其是末梢,做成了鹿角的性状,倒是新奇。
哼!杨侧妃左右一看,努努嘴使了个眼神,意思是说:谁都别问,憋死她!
乐氏一笑,拉了拉身上的披风,笑道:“娘娘虽然手底下管了这么多人,我原以为她给东西也都是面子,可没想却是把我放在心里了。”
“你们瞧她送我的披风,浅青色的,下头坠着珍珠,上头是金线绣的图案,虽然可能不及杨姐姐的水纹玉镯子贵重,可这披风勉强也算是挡风的领子一类了……子衿,娘娘记住了我小名叫子衿呢。”
简氏正等着她们说她头上新奇的珊瑚鹿角钗呢,见状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坐直了身子,笑道:“你可真会牵强附会,披风怎么就是衣服领子了?”
“不然呢?”乐氏笑道:“娘娘记住我了。”她好好的把披风又整了整,“真暖和啊~”
旁边席氏又笑,“这才九月初,你穿什么都暖和,你等十二月了再出去试试?”
乐子衿瞥了她一眼,道:“我才不舍得把娘娘送的东西拿到风里吹呢,你舍得?”
席氏瞬间就捂住了腰间的荷包,“娘娘给我的一套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荷包,若不是看这两天就是寒露应景儿,我才舍不得带出来给你们看呢。”
这哪儿是说舍不得荷包?这分明就是炫耀娘娘给的东西来着。
简氏摆了个好姿势却没人理她,当下失望的直起腰,附和道:“说得不错。我也就今天带一带这钗,平日里也舍不得。”她又晃了两下头,昨天晚上在屋里照镜子看得时候,这红珊瑚亮得反光——
闪死她们这一群眼睛不好使的!
叶氏轻笑,道:“既然娘娘都给了咱们东西,不如都来说一说?”
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晃了晃腰,“这腰带是娘娘给我的。”
一条红色的流苏腰带,上头还有小铃铛,里头还能放香料。
就是稍微有点紧,不过带在腰上越发显得她腰细腿长了。
稍稍动一动,就是清脆的声响,还有淡淡的幽香,据说这香料也是娘娘喜欢的。
叶氏得意极了,她也挺喜欢的。
容家姐妹两个这时候也站起来了。
她们几乎是跳跃着往前走,叫头上的蝴蝶钗颤动得好像要立即飞起来。
容颜道:“我们从来没带过这么好的金钗,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娘娘。”
容嫣道:“我都不敢碰,好像做梦一样,好像稍微用点力气,这蝴蝶就要飞起来了。”
“哼!”不知道谁冷笑了一声。
容氏姐妹两个虽然听见了,不过才被唐思然敲打过,这会儿还很是谨慎,在屋里转了一圈就又坐了回去。
希氏道:“不知道你们中原是怎么办的,我刚进京城的时候,听说要给孟王爷当妾,吓都吓死了,我们那边,妾还得下地干活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胸口,“哪知道娘娘对我这样好。”
杨侧妃就问她,“你说了这一大通,娘娘究竟给了你什么?”
希氏一笑,“这是我跟娘娘的小秘密,才不要告诉你呢。”
呸!
杨侧妃立即转头恨铁不成钢的看着简氏,你看看人家这关子买的,你还不如一个苗疆蛮夷之地来的女子。
胡氏接过了话茬,道:“我小的时候,我祖父还没获罪之前是太宰的,家里不管是父亲大伯还是三叔,都有几个妾……”
她略略一顿,最后只总结了五个字,“过得不太好。”
一时间屋里一大半人都开始唉声叹气了。想起原先在家的时候,一个个姨娘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整日里算计来算计去的,二十几岁就往尖酸刻薄了去,又有哪个是心胸开朗的?
能遇见娘娘……的确是她们三生有幸。
娘娘当皇后,也叫人心服口服,她跟谁比都当得起母仪天下这四个字。
她这么好的人,怎么偏偏就早死了呢?
“这是怎么了?”唐思然一进来,就见一屋子的美人唉声叹气一脸的愁苦。
叶氏反应最快,杨侧妃距离最近,两人几乎是同时扶住了她胳膊,可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却是伊氏。
“娘娘,人常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算算妾跟娘娘已经分开两年了,妾终于明白这句话里的含义,看似平平无奇,却饱含着思念,又分外的含蓄,叫人回味无穷。”
王氏犹豫了一下,她想问伊氏是谁给她启蒙的?分明是骗银子。
这句话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节,不是三个秋天,这诗是个排比句,从三月到九月再递进到三年,后头还有一句是如隔三岁,那才是三年,可——
罢了,饶她这一次。
“妾原先觉得眼里能留住娘娘的背影就是好的,可如今……妾想留住娘娘的一切,妾想多看看娘娘,才好在看不见娘娘的日子能有所依仗,能安稳入睡。”
妈的!王氏忍下了,可杨轻轻肚里还有孩子呢,为了孩子她也不能忍。
杨侧妃轻轻一咳,道:“咳,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原句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的是季节,三秋就是九个月。”
唐思然怕伊氏羞愧,而且也不能直接说轻轻,她故作惊讶的笑道:“原来是九个月吗?可三秋听着更加动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