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吕后

对于刘邦的厚脸皮,舒云很想扔一个白眼过去,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大的脸,尽了一番夫妻义务之后,刘邦就带着一种莫名的得意施施然走了。倒是之后看到戚姬的时候,舒云莫名地看到了戚姬眼神中的幽怨之色。

争风吃醋这种事情,舒云根本没这个功夫,事实上,刘邦也就是想要在舒云这里显示一下自己作为男性的权威而已,在关中这边休整了一阵子之后,刘邦又直接出发了。事实上,他从起事开始,就没停下脚步的时候,不是在出征,就是在准备出征的路上。

这也难怪,刘邦跟刘媛刘盈姐弟两个不亲近了,感情这种东西,是需要培养的,刘邦大半时候都在外头,跟自己的儿女就没见过几次,等到后来天下勉强算是安定下来了,这姐弟两个都已经是十多岁的少年了,自然跟父亲更加亲近不起来。

反倒是刘如意,嗯,没错,戚姬后来还是怀孕了,她不愿意返回关中,依旧留在刘邦身边,刘邦呢,大概也是对自己的妻子不放心,因此,戚姬就在外面生下了刘如意,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刘如意就是刘邦身边唯一的一个孩子,从一个刚刚出生的时候,娇娇软软,捧在手里都怕不小心摔了,可以说,刘邦只有在这个孩子身上,才算是第一次得到了做父亲的乐趣。

有刘肥的时候,因为这个不是婚生子,所以呢,刘邦那时候被曹寡妇将孩子送到自个那里的时候,简直是手足无措的,他几乎是逃难一般将孩子送到了刘太公和刘媪那里,然后就跟火烧屁股一样跑了,那时候的他,几乎毫无家庭责任心。

而之后呢,因为跟吕雉脾气不和,对刘媛和刘盈呢,也算不上看重,加上那个时候,天下的确多事,也波及了沛县那边,那时候,刘邦虽说仅仅是个亭长,却早早就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势。

也就是到了现在,哪怕如今依旧在打仗,但是,刘邦的心思已经不再是如同曾经一般浮动,而是已经算是安定下来了,所以,他才有心思去关注一个婴儿的成长。

他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做如意,为的就是让他将来能诸事顺遂,万事如意。

舒云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只是冷笑了一声,这天底下,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万事如意,刘邦倒是对这个孩子一派慈爱之心。

刘媛心中也是有些不喜,她其实如今已经算是到了成婚的年龄了,已经有人开始谈论她的婚事,刘媛跟着舒云这么长时间,明白如果自己不能表现出足够的价值来,那么,自己的未来就是父亲用来拉拢某个诸侯的工具而已。

刘媛算是刘邦的独女了,尚且要面临这样的命运,而那个尚且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却是被父亲寄托了这样的期待,刘媛怎么可能不嫉妒,不怨恨呢?

至于刘盈,压根没什么感觉,他如今是真的很忙,他对戚姬压根没有印象,也没人会在他耳边嚼舌,舒云自个不会去嫉妒一个姬妾,因此,并不会在刘盈耳边说什么有的没的,刘如意出生,舒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你父亲的那个宠姬给他又生了个儿子,叫做如意。然后,不等刘盈有什么感觉,他就又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在舒云看来,之所以人会伤春悲秋,想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无非就是太闲了,等到忙起来之后,自然就没这些闲心了。

果不其然,刘盈很快就将那个弟弟抛诸脑后了,舒云给他布置了不少任务,他如今不再只是个橡皮图章,吉祥物,而是真正担负起了作为一个监国太子的责任,跟着萧何一起修订律法,还有就是在舒云若有若无的引导下,在自己的身边,收拢了一个利益集团出来,主要就是一些二代们。

事实上,之所以当年张良会给吕后出主要,找什么商山四皓,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太多的年轻一辈已经围绕在了刘盈的身边,包括张良自己的儿子张不疑,张辟疆,都算是刘盈身边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着他们这些重臣去拥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做太子,这不是自个给自个挖坑嘛!

前线的势头其实是越来越好了,虽说楚军那边作战,依旧是胜利不断,但实际上呢,楚军整体实力,却是在下降的,因为楚军根本就是四面皆敌,这边好不容易平复下来了,那边又叛乱了,他们一直就是疲于奔命。

汉军这边,越打盟友就越多,而楚军那边呢,已经落到了越来越窘迫的地步,项羽心胸狭隘,不少楚军的将领因为战败,最终担忧项羽的惩处,要么就是投降,要么干脆直接寻死了。加上楚军中,一些具备战略眼光的老臣一个个都去世了,自然导致了项羽这边,猛将不少,谋臣却是不多,项羽又刚愎自用,一味强硬,不懂得怀柔的道理,因此,那些诸侯前脚碍于楚军的威势投降了,后脚就在汉军那边的利诱之下又反过来投靠了汉军。

老实说,也难怪这个时候的许多诸侯王最终都没落到什么好下场,一个个反复无常,就没个消停的时候,谁能信得过他们呢!如今的时候,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碍于他们手里的兵马不得不对他们妥协,但是等到楚汉双方分出个胜负来,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刘邦打下来的地盘越来越多,舒云如今头疼的就是人口不足,因此,一方面鼓励生育,一方面又开启授田令,鼓励那些逃避战乱的人从荒野之中回来,然后在官府登记户籍,然后就好从官府那里领取田地进行耕种了。

事实上效果并不是很好,毕竟,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那些躲在野外的百姓虽然心动,但是比起田地,还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要是直接被拉出去打仗,就算是分了田,那也是白搭。

既然人口数量提升不上来,那么,也只能提升生产效率了。

各种在这个时代比较实用的工具都在舒云的指点下被少府制作了出来,然后舒云表示,这些工具呢,可以让下面的百姓分期付款购买,也就是说,你每年多交一点田租,二三十年的时间,这些工具就是你们的了!

虽说暂时少府赔了不少钱,但是往后嘛,这些其实还是赚的。别的不说,这些日子以来,因为钢铁的冶炼,汉军开始了成规模的换装,以前的青铜武器开始被换成铁器,而且呢,又配上了更加简单轻便的弩箭,这就导致了,以前的那些武器呢,大半都被淘汰掉了,但是直接存放在库房里头,显然是不划算的,干脆呢,就直接改成农具。

等到再过一些年,这些青铜农具还可以弄个以旧换新之类的由头收回来,让富裕一点的百姓可以换成铁质的农具,而这些青铜的农具呢就可以用同样的政策,分期出售给那些比较偏远贫瘠的地方,价格自然会更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