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年假之前, 糜荏处理完大司农与少府的财务汇报。
去年放开不限制购买后,食盐的利润再一次提高,甚至比起前几年的税收还要高出两倍。再加上屯田政策,国库迅速充盈。
年货也已从司隶卖至多州, 至少并、荆、兖、豫、青、扬州几州的路线都已铺设开来, 今年赚的是去年的五倍。
再加上均田制政策, 想来最多两年之后, 百姓可以恢复生产之力,国库也可以良性循环下去。
这样的情况之下, 糜荏继续实施他的计划:
并州、幽州、青州的几所学校已然建成,目前正在征召州中有名望之人为老师。除教授君子六艺之外,糜荏规范教学书籍。除去如今士族广泛学习的经书之外, 又往里头加上《九章算术》;
增设医馆。受医圣张仲景的荣誉影响,这一年里全国医师比往年活跃不少。只是中医没有明确标准可以确认其医术高明与否,除了真正有才之士,浑水摸鱼之辈, 骗钱、治死人的江湖郎中层出不穷。
糜荏又下令各州成立医学院, 推举至少六位医术高明之人为中正,给他们所认定的医师颁布行医资质。新人想要行医,必须在每年三到五月间, 前往各州所在医学院认定资质。
无证行医者, 一律按照行骗处理。
没办法, 每年两个月令六位医生评审资质或许会降低效率,但两三年之后, 这个行业总能比现在规范一些。
这是部分民生基础。
等今年过完, 均田制与屯田出效果, 使国库再富裕一些, 糜荏打算重建被战乱摧毁的城镇,重修部分官道。等到再富裕一些,兴修水利等等。
总之想要将国家建设起来,任重而道远。
……
新年很快到来。
糜府向来不缺热闹,朝中官吏尽数前往拜访。虽然大多被谢绝入内,但奉上礼物还是必须的。
这样的情况里,有一个人就显得尤为独特。
——祢衡。
自从先前惊鸿一见,他一直递帖想要见一见糜荏,被糜荏直接无视。
不过作为一个杠精,他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上午见不到人,便下午再来。有时候甚至蹲好久,至少要求门房把他的文章送进去给糜荏观阅。
所有文章糜荏确实收到了,不过他全部没有看。
他知道祢衡还在兴头上,大约是色令智昏。往后总会恼羞成怒时候,大概就会跟着孔融一起在北海辱骂他。
反而是荀彧一篇篇看完,整理成书,准备印刷成“祢衡文集”。
糜荏知晓此事,笑了:“文若这是在报复我吗?”
荀彧一本正经道:“优秀的文章当然要让天下人一起欣赏,主公怎会认为彧在报复您呢?”
糜荏叹息。
于是夜晚兴起时,荀彧便当着糜荏的面,背起祢衡所做的诗赋中,对糜荏最为肉麻的形容词句。
普通人听得别人这样夸赞自己,不说羞耻难忍,至少会脸红害臊。
但糜荏不是普通人。
他只是挑眉:“原来文若喜欢这样?”
他便把人摁在床上,不紧不慢背诵对方在未曾送出的那部分信件中,所写过的话语。
臊得荀彧忙把人拉下来,以吻封缄。
……
江南正月,雪色尚未退尽。
周瑜迎着夕阳回到舒县府中,利落翻身下马。
他与周异离开长安来到扬州庐江郡,已有两年时间。
他们刚来的时候,扬州士族各自为营,其中又以盘踞在巢湖的郑宝实力最为强大。郑氏垦殖经营、自给自足,庐江一带的百姓若是生活不下去,也大多投奔于他。
起初,郑宝对新任庐江郡守很是忌惮,担心这是朝廷派来盘剥当地百姓的。但在这两年时间里,在周异刻意引导下,郑宝已与他建立不错的交情,也慢慢放下心来。
周异既然与当地豪绅处好关系,接下来一步就可以颁布朝廷的命令了。
于是这几日周瑜与鲁肃一同去了趟朐县,认真参观过儒经书院,准备在庐江建造一座书院。
——糜荏借朝廷之力在各州郡中大肆推广学院,规范教学课本,很显然是为千疮百孔的朝廷培育人才。
以周瑜对糜荏的了解,他敏锐觉察出糜荏的意图应该不只是这样。不过纵使千思万想,他还是猜不透糜荏后续想做什么。
干脆不想了,按照糜荏的计划来做便是。
他回到府中,命仆人牵走他的马好生照料。瞥了眼门外马车,询问管家:“家中是有人到访?”
“公子没有猜错。”管家道,“来的人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孙策。”
周瑜闻言,心念微动。
孙策这个人他还记得,是他幼年时的玩伴。后来他的父亲周异入京为洛阳令,将他带去京洛,他们才会阔别八年。
回到舒县之后,他本想去找孙策,哪曾想孙策在前一年随孙坚入军营。后来孙进战亡,方才回乡。
周瑜回房的脚步调转,往厅中而去。
如今袁术逃亡扬州九江郡,孙策便离开袁术,打算带着家人搬迁至江都。
此行,正是前来告别父亲在家乡的诸位旧友。
周瑜走入厅中时,周异与孙策的谈话已临近尾声。
他行了一礼:“父亲,我回来了。”
而后面对孙策,微笑道:“伯符,好久不见。”
与记忆里孙策的完全一致,十七岁的少年容貌俊朗,眼神坚毅无比,说不出的英武豪迈。仅是站立在那里,就有一股浑然天成的上位者气质。
对面的孙策微微怔愣。
他印象里周瑜还只是个玉雪可爱的孩童,想不到如今长成这般儒雅俊秀的少年人。难怪这些日子总是听人说,想要周郎当自家女婿。
见长子归来,周异略略颔首,而后对孙策道:“贤侄不如留下来,用过晚膳再回去罢。”
孙策本想拒绝,只是对面少年眼中期待神色太过明显。于是话语吞入口中,取而代之的是:“多谢伯父。”
晚膳宾主皆欢,以至于原先想要回去驿站的孙策被劝说着住了下来,与周瑜同住畅谈。
八年不见,即便是总角之交,也还是有些生疏。但两人都是善于交谈之人,很快从往事说起,迅速拉近距离。
也不知从什么话题开始,也许是一本古书,一局残局,亦或是一部策论。
两人惊喜地发现,这世间竟然会有这样一个人,仿佛与自己心意完全相通!往往自己开口说了上半句,他马上便能接出下半句!
这样的闲聊,何等畅快!
他们聊了整整一夜。
不知是不是茶水的功效,一整个晚上,两人都不觉困顿,兴致勃勃地从诗词歌赋谈到局势策论,甚至各地的风土人情。
直至朝阳升起,孙策方才觉出一点疲惫之意。
但他尚且年轻,面上并无倦怠,反而瞳眸晶亮,在朝阳衬托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