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各人各心思
中饭端上来了,十几个孩子满满坐了一桌,叶纤红怕他们拘束,没有跟他们坐在一起,和爸妈到厨房门口的小桌子吃饭。
这样一来,他们果然自在多了,安安把饮料拿出来,大家就抢着拿自己喜欢的来喝。
好在数量管够,倒不用担心谁喝不到。
桌上的菜肴倒没有人抢,毕竟刚过完年,大家肚子里都有油水。
刚才又吃了草莓和其它零食,没那么饿。
“安安,你说我们做什么生意比较好?”徐志豪喝了几口饮料之后,就跟安安交头接耳。
这些男孩子里,除了旺旺,要说赚钱最急迫的,无疑是他了。
倒不是他家里最穷,而是性格使然。
因为从小学起,就成绩不好,一直被大家看轻,说他不够聪明,以后不会有前途。
就连爸妈也相信这一点,对他失去了信心,只希望他初中毕业后,好好学门手艺,将来不至于没饭吃。
初二时,因为个子一下子长高,身体弹跳力和协调性不错,被招进校篮球队,成了体育特长生,才找回了一些自信。
但是就算比赛获奖,他获得的成就感,也远没有去年跟安安赚到钱后,拿回家给妈妈时,让自己兴奋。
当时妈妈不敢置信,又喜出望外的模样,他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从那一刻起,他才明白,原来一个男人会赚钱,比会读书,更让家人开心。
他也比其它人更早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男人不管学习好还是差,聪明还是笨,会赚钱,就能把一切缺点掩盖起来。
刚才小红的一句,他觉得非常有道理。
考高分并不重要,它只是让人得到了上一所好学校的敲门砖。
学习能力才重要,因为它会让人变得聪明和能干,而聪明和能干,才能赚到大钱。
他觉得自己就算成绩不好,只要用心学习赚钱的本事,那以后就不会比别人过得差。
“我现在也没有方向。”郑兴安摇摇头。“要不等吃了饭,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商量?”
“好。”见郑兴安没有撇开自己的意思,徐志豪重重地应道。“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肯定能找出一条赚钱的路子。”
“嗯。”安安应了声。
徐志豪好像很着急赚钱,而他现在不缺钱,所以真的没那么急迫。
不过能和大家一起创业,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像姐姐那样,因为一个个创业项目,把一群人紧紧聚在一起。
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姐姐一样,身边有很多能力出色的的好朋友。
“徐志豪,你们偷偷摸摸说什么?”有人见他们两个私下叽叽咕咕,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了,就有些不高兴,忍不住大声问道。
尽管知道他跟安安的关系比其它人好,但是今天来的这么多人,都跟自己一样,算是和安安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既然都是同学,凭什么分亲疏,于是仗着人多,当面质问了。
只好不好直接说郑兴安,就怪到徐志豪身上了。
“没什么。”徐志豪笑着装傻。“我在问他什么时候一起去市里玩一次?”
这个倒不算撒谎,他们年前确实曾经约过,过年时一起去市里玩一玩,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再过两天就要开学了,如果再不去,得开学后周末再去了。
坐在他旁边的张建盛望了他一眼,不敢相信他居然会信口扯谎。
对徐志豪,他以前的印象不怎么好,总觉得他除了体育,其它一无是处。
因为跟安安卖衣服的原因,跟他有了近两个月的接触,时间长了,倒是觉得他其实也不坏,算是接受了他这个朋友。
但是学霸和学渣之间,天然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
特别是张建盛,一直以考上名牌大学为人生目标,毕业后也打算进入政府机关,所以对自己特别严格,特别无法理解他这种随便说谎的坏习惯。
“胡说八道。”那个同学显然不相信他的话,恼怒地回应:“你当我们都是傻瓜吗?”
“你想多了。”徐志豪毫不在意,继续笑道。“我才是傻瓜,你们都是高才生,将来都要上大学的。”
这样的话,不是他用来贬低自己的,而是老师或者左邻右舍,一致的看法。
在他们眼里,成绩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不会读书的那些,要么将来继续当农民,要么去混社会,反正不会有出息。
那个男孩子被他这样一捧,心里舒服了些,脸上也露出自得的笑容,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叶纤红望了那边一眼,倒是对徐志豪刮目相看了。
前世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些好学生大学毕业后,辛苦找工作,然后去面试时,发现老板居然是自己同学。
最讽刺的是,那个同学因为不会读书,一直被他们看不起,所以提前毕业,比他们提前出来闯社会。
这样的桥段,最多发生在七零后之间,因为九十年代确实是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肯吃苦,很多原本被人看轻的人,最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
到了二千年以后,这种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没文化的人想成功,机会非常渺茫。
除非有特殊关系,进入房地产行业,随便从亲朋好友那里承包一些小工程,都能慢慢发家做大。
否则没有关系没有足够文凭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重生前,一些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那些以前混在底层的技术人员,重新获得了机会,靠自己在一个行业里熬了无数年,慢慢地成了比大学生更容易赚钱的人。
叶纤红前世认识一个初中毕业的同龄人,以前在工厂里做水电工,工资刚够养活一家人。
等到二零一零年之后,他机会就来了,不但工价一天天价,最主要的是,赚钱的机会特别多。
最高的时候,一天可以赚五六百。
更不用说包工的话,几天赚几千也很正常。
其实原因很简单,年轻人嫌这些活太脏太苦,不愿意干,年纪大的人,慢慢地干不动然后退出了,他们这个年纪就成了主力军。
现在看徐志豪一付能屈能伸的模样,叶纤红相信他这样的性格,应该比张建盛更能适应社会。
倒不是觉得张建盛差,他现在只是初中生,过几年未必不会变化。
关键是他考上大学,至少得九六年了,毕业得九九年了。
那时候的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想进入政府机关,没有过硬的能力或者关系,可没那么容易进了。
如果再缓几年,大学扩招又来了,只会一年比一年更艰难。
搞不好张建盛的未来,还不如徐志豪更有发展空间呢!
这当然是她的胡思乱想,真实情况会怎么样,谁也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