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夏天的大棚

“好吧!”苏思诗也知道自己想多了,所以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对了,两个孩子的性别已经确认过了,是一男一女。”

“啊?居然是龙凤胎,太好了。”叶纤红一听,兴奋地叫道。

现在计划生育查得很严,每个人只能生一胎,生下一对龙凤胎,肯定会让所有人羡慕。

何况以诗诗姐的年纪,想生两胎,就算不怕罚钱,身体估计也吃不消了。

现在一次就儿女双全,实在太幸福了。

“我也觉得很幸运。”苏思诗露出笑容,挣扎着想坐起来。“有他们陪我,以后就不会寂寞了。”

“是啊!”叶纤红扶起她,让她靠坐在沙发上。

“我现在是数着过日子,真希望他们快点出生。”苏思诗又叹了一口气。“实在太辛苦了。”

“快了。”叶纤红安慰道。“时间其实过得很快,现在我们还在这里说,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出生。一眨眼,他们长大成人了,到时我们才会惊觉时间过得快。”

两个表面看都非常年轻的女孩子,却像两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在聊着不合时宜的话题。

一直等到给诗诗姐做晚饭的钟点工过来,叶纤红才告辞她离开。

她也得回到家里,给家人做晚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过了几天。

这天她去了趟俞大师家,拿了请他加工的手镯和几片玉佩。

俞大师的手艺真的不错,两只极品翡翠打成的手镯,似乎有层淡淡的荧光,连她看了都很心动,想拿一只戴了。

又回家拿上别的礼物,准备开车回家,跟爸妈会合。

明天就是外婆的生日了,她得提前回家问问妈妈,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今天也来得及准备。

到家后,看到爸妈坐在客厅,面前的茶几上,放了几套衣服,看样式,应该是给外婆准备的。

颜色有深绿色、酒红色和藏青色的,面料除了棉麻,就是金丝绒,看起来非常上档次。

她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些衣服居然用了老式的做法,估计是妈妈专门找人手工做成的。

在方明湘的印象里,这种对襟服装,妈妈那一代也没有人会做,只有解放前出生的奶奶辈才会。

那时候讲究女德,每个女人出嫁前,都要学会做衣服。

她这次回家,也带了几套衣服过来,准备送给外婆,既然妈妈准备得更合适,她也不拿出来了。

注意到客厅空了许多,原来是三叔家的东西已经全部搬走,家里又恢复了原样。

“三叔家的新房子已经能住人了?”叶纤红在妈妈旁边坐下来,好奇问道。

不是说要装修好后再搬过去住吗?照时间上算,应该没这么快啊!

“简单装修了一下,买了家电,就住进去了。”叶知书回答。“肯定不可能弄得像我们这么复杂,不过比起其它人家,也是非常讲究了。”

“哦。”叶纤红应了声,没有再提这个话题。

也对,这个时代的虞城农村,普通人家根本不会装修,石灰刷白墙,水泥浇地,就可以了。

三叔家能做成那样,已经算讲究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自己一样,有重生经历,对生活质量这么挑剔。

当然三叔三婶也未必舍得花这个钱。

既然他们一家人商量出这个结果,自己没必要管这些事。

“小红,天热起来了,田里有没有大棚,差别已经不大,你说接下来怎么搞?”郑建国现在最关心这个,见母女俩聊完了,才接口问道。

自从家里建了两处大棚,不管是种草莓还是蔬菜瓜果,都让他赚了不少钱。

男人有了钱,就有了底气,郑建国感觉自己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活得这么有尊严。

所以他很想靠这个继续赚钱,除了家用,全部存起来。

这样一来,以后儿子女儿各自成家,自己也不用麻烦他们养老了,减轻他们的压力。

年过后很多人家都种了草莓,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正常温度都有二十来度了,他不知道大棚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爸,大棚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种出反季节的东西。”叶纤红见爸爸这样问,知道他对这个还是没有彻底明白,就解释起来。“比如西瓜,上市越早,价格越贵,同样的,上市越晚,同样会很贵,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郑建国皱了皱眉,似乎有些明白女儿想表达的意思,又有些糊涂。“你是说,大棚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天气凉的时候,让温度高一点,还有其它的作用?”

“是啊!”叶纤红也不知道自己这样一知半解地解释,是不是准确。“夏天外面温度过高的时候,因为有薄膜在,大棚里只要通风做得好,温度反而会比外面低几度,这样的话,蔬菜就不容易爱高温影响,生长得自然更快。”

叶纤红印象中,夏天如果在大棚里种植类似生菜这些蔬菜,只要保持湿度,它就会长得非常好,比露天种好得多。

主要是有的作物不喜欢强光,有薄膜遮档一下,只会长得更好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通风效果好,当外界气温过高时,棚内的温度反而会更适宜。

“哦,我有些明白了。”郑建国想了想,回答道。

女儿话里的意思很清楚,接下来温度如果超过草莓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有大棚调节气温,肯定会比没有大棚长得更好。

村里不少人为了省钱,开始考虑拆了大棚上的薄膜,等天冷了再套上去。

既然大棚在夏天有这样的效果,自己肯定不会这样做了。

“妈,做给外婆吃的肉,你准备好了没有?”叶纤红问道。

六十六,要吃闺女的66块肉。这个说法来自哪里,已无法查考,但是浙沪皖都有类似的风俗。

具体要求大同小异,有的地方要买了肉回娘家,当天亲手做出来给母亲吃,并且要一口气吃完。

有的地方,女儿只要做好六十六块肉,带去娘家就行,老母亲可以慢慢吃。

“准备好了。”叶妈妈回答道。“明天早上带过去,在你外婆家做给她吃。”

“哦。”叶纤红这才确定,虞城这边的风俗,也是要当天做当天一口气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