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购厂招人

叶纤红原本打算在家呆几天,好好陪陪诗诗姐,谁知道第二天乔昌智打来电话,说她要长的倒闭电机厂找到了,对方的出售价格也很低,让她回去拍板拿主意。

她只好告诉爸妈和诗诗姐,赶回虞城。

到了公司,才知道那家企业并不在工业园区,而是在柏厦镇。

那里的位置偏僻了点,买下来后,土地升值的潜力小了许多。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这里离苏家的电机厂非常远,不会引起宋卫国他们的注意。

和乔昌智一起来到工厂,见到了那个倒霉的老板。

对方是一个三十不到的瘦高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自己创业了。

想来父母也不是普通人,否则他不可能有钱办工厂。

坐下来一聊,才知道对方大学毕业后,在镇中担任物理老师,受辞职下海创业潮影响,也辞了教师工作,成了其中一员。

没料到三年过去了,工厂依然还在亏本。

这让他心力交瘁,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快刀斩乱麻,把工厂卖了,还清欠债,继续回学校教书。

在老板的陪伴下,叶纤红到车间转了转,发现不管是厂房还是车床磨床等设备,都还有九成新,如果现在买下来,只要招好工人,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对方开出的价格,确实像乔昌智说的并不高,叶纤红再次确认了工厂的固定资产,同意买下来,让乔昌智和对方具体谈购买事项。

担心里面还有陷阱,她打电话请傅展鹏傅老一起来谈判,他对数字和合同比较敏感,不用怕对方动其它手脚。

由傅老在,速度果然快了许多。

一直忙得下午三点,才把合约签好,乔昌智跟对方派的代表去相关部门办手续,这家工厂已归叶纤红所有。

“那些工人和管理人员,明天会过来领工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留一部分下来。”瘦高的老板好心建议道。“这些人大多是我招进来的,工作能力大多不错。”

说完后叹了一口气:“是我太高看自己了,以为有能力管好一家工厂,没想到反而赔了二十多万。”

好在这些年父母有不少积蓄,否则这个家要被自己拖累死了。

“谢谢你,那我明天过来看看。”叶纤红回答道,又颇有感慨安慰道:“这几年成千上万的人下海经商,真正能成功的,估计还不到十分之一吧?大多数人被海水淹死了。”

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她已经没有印象了。

至少面前的年轻人还是幸福的,就算失败了,也能爬得起来。

换了个普通人,欠下这么多债,估计一辈子都要毁了。

第二天上午,她和乔昌智来到工厂,准备面试工人。

那个瘦高的老板大概也跟他们说过了,所以领了工资后并没有离开,留在工厂等她来面试。

叶纤红也不怕麻烦,跟每个管理人员都认真聊了聊,看有没有被埋没的人材。

最后她失望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老实肯干,管理能力却严重欠缺,说得夸张一点,像是一群年轻的书生,有想法,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说,这些人跟年轻的老板都是同一类人,这可能也是工厂失败的原因。

管仓库、搞品质、管财务这样的性子肯定没问题,但是搞业务、抓生产、跑采购肯定不行了。

最后叶纤红留了几个自认为还能调教的管理人员,其它的都放弃了。

倒是工人大多不错,她大半留了下来。

把他们放回去后,让他们一星期后回来上班。

留下乔昌智继续跟他们交接,叶纤红开车回家了。

到家后,先进空间把要做的工作做好,然后出来坐在客厅,考虑下一步的工作。

办电机厂不是叶纤红的心血来潮,而是她早就想进入这个行业了。

就她了解,前世的虞城,除去化工行业和房地产,也就电机和灯具两个行业,做到了世界数一数二。

灯具行业对环境影响还是比较大,她不想参与,所以她最看好的是电机行业。

至于另一个出名的行业——建筑装饰,她已经开了铝合金门窗厂,等于早就介入。

这样一来,她等于把虞城未来最有前景的行业,全部抓在手里了。

以前因为诗诗姐的原因,她不好插足进去,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了。

当然她最想做的电机,依然会是微电机。

也就是说,跟诗诗姐家现在做的工业电机,是两个领域。

现在这家工厂的工业电机,做大做强后,她打算主要股份给诗诗姐,免得她的家族产业不保。

思考了一会,她打电话回家,找诗诗姐接电话,把情况跟她说了一遍。

“诗诗姐,我已买下一家规模只有四五十个工人的小型电机厂,工人和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已经有了,现在还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厂长,和业务主管、采购主管。”

“哦。”苏思诗一听,心情复杂地应了一声。“那我想一想,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自从父亲生病后,妈妈和弟弟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抢公司的所有权,她不想让外人看苏家的笑话,正好准备跟蒋建光结婚,于是主动离开了。

没想到仅仅半年功夫,自家的公司就沦落到这一步,这是她很难接受的。

毕竟最近这几年,一直是她在负责,公司做到这一步,有好的一份功劳。

她管公司的这几年里,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她准备好好筛选一下,看有没有能独档一面的人才,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再请回来,到新的工厂去上班。

“你也别着急。”叶纤红怕她上火,安慰道。“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步步磨合过来的,只要我们慢慢找,总能找到合适的人。”

她跟诗诗姐说这个,并不是要她推荐人,而是把情况跟她讲一讲,让她心里有数。

对于她认定的人材,叶纤红并不认同,还是得照自己的用人标准,来建管理班子。

挂了电话后,她在考虑要不要先从铝合金制品厂那里调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