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杀回京城

未时,明珠穿上了全套的亲王正妃服饰,按照礼部官员的指引站在道旁等待。雪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湛蓝,远处的白雪反射着日光,刺得人眼睛生疼。风一吹,满脸刺骨的冷。

然而众人都很兴奋,七嘴八舌地悄悄议论:“听说是陛下要来……真是给足了摄政王和摄政王妃面子……”

“也是应该的,当时那边闹得那么厉害,是摄政王妃站出来冒死走了这一趟,才算让那边消停了,同心协力一起平叛……”

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不过一介女子,也敢劳动陛下亲自出京十里相迎,这不是好兆头。”

“对啊,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种先例,倨傲过了。”

明珠一一听在耳里,懒得理睬,宇文初早前并没有想要让宇文光出京城迎接她的意思,宇文光也没有表现出想来接她的意思,是临时了,宫里才跑来一个累得和死狗似的太监传旨,通知说陛下要来。

她当然是诚惶诚恐,不然也不能在这大冷的天儿站在这风口里伸长了脖子等啊。话说,今天可真是冷啊,这么晴的天,小北风吹得“咻咻咻”的,明珠正感叹着,一个喷嚏打出来,眼泪都流出来了。

礼部仪制司的主事李培风算是宇文初的人,见状立即轻声建议明珠:“陛下来得没有那么快,少说也得再过小半个时辰,王妃不如去旁边的帐篷里坐着喝点热茶,烤烤火,暖暖身子。待到前头的人来报,下官再知会您过来。”

他是好意,明珠却不愿意接受,淡笑着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他尚且不惧严寒,不怕路途遥远,从百忙之中抽空过来,我又怎能因为怕冷而失去恭谨呢?”

就算是这样,已经有闲话传出来了,她若是再跑到帐篷里去等着,还不知会传得多难听呢。就算是宇文初的最终目标是那个位子,一天未成,她便要守一天的本分,不给他增加任何麻烦。

等到后面,就有人开始受不了,但看到明珠始终站在那里巍然不动,也不好说什么。这样一直站到宇文光的銮驾出现,再跪拜迎接,叩谢圣恩,先君臣再叙家礼,折腾个没完没了。

宇文初生怕明珠在外头待的时间太久会冻坏,便暗示礼部的官员去提醒宇文光,差不多该回京了,明珠看得分明,偏要拉着宇文光在那里各种感叹倾诉,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眼泪:“翼城兵乱,还以为再也见不到陛下了呢……”弄得小皇帝又是好一番安慰,拖拖拉拉的弄许久也没能起驾回宫。

明珠从来不是这样啰嗦的人,宇文初心知有异,也就由得她去了。直到这一大一小表演完姑侄情深,才算起驾。明珠上了马车就被热气烘得大大地打了个喷嚏,宇文初紧跟着进去,嘲笑她道:“叫你故意拖拉,我好意让你早些回去,你还不领情。”

明珠微笑:“我有马车坐,炭盆烤,手炉抱,一会儿功夫就缓过来了。可比不得那些嘴碎的人可怜,吃够了冷风,还得接着吃冷风。不是说我一介女子也敢劳动圣驾吗?哼,就让他们吃点苦头算得什么?”

宇文初这才知道她是听到闲言碎语了,所以故意要折腾那些人,不由笑道:“何必和他们较真?又堵不上他们的嘴,白白生气。”

“我才不生气呢,他们又不是我什么紧要的人,但是既然有现成的机会,总得叫他们吃一吃苦头,敢随便说瞎话,就得有吃苦头的觉悟!何况我真是仁慈,只是让他们受点冻而已,都没打算打击报复他们。”明珠掀开车帘子,示意宇文初往外看:“殿下你看。”

宇文初顺着她的目光往外一瞧,只见几个正统派的官员骑在马上,佝腰驼背地跟着大部队,一脸的菜色,仿佛风一吹就能倒地似的,想着回去怎么都得服几剂药才能挺过去。由不得笑了:“就你心眼多。”

明珠哼了一声:“这是见面礼,不然离开这么久,有很多人都忘了我曾经是个什么脾气了。”

“行啊,让他们知道知道你傅明珠又杀回来了嘛。”宇文初懒洋洋地一笑,打过几场胜仗、又收复了桓王这一系之后,整体形势对他来说好了很多,不管明珠怎么做,他都有能力兜住。何况她行事越来越有分寸,他是越来越放心了。

申时末,队伍浩浩荡荡地进了京城,明珠听到车外挺热闹的,忍不住就掀起车帘往外看,叹道:“真是久违了这京城的繁华,好生怀念。”忽然看到道旁站满了百姓,就连街边的酒楼茶肆里也挤满了人,连忙把帘子放下去:“京城的百姓还是那么爱看热闹啊。”

宇文初微笑:“那是自然,九死一生的摄政王妃平安归来,并且立下大功,难道不该被夹道欢迎吗?何况陛下出巡,自然是要引起无数瞩目的。”

忽听外头有人大声道:“摄政王,摄政王。”

明珠吃了一惊,将帘子掀开一条细缝看出去,只见一群少男少女分别抬着柑橘、糕点、酒水等吃食,神态激动地站在道旁,目光热切地看着这边,口口声声都是说摄政王辛苦了,多谢摄政王北抗中山逆贼,南败桓王,西击邱离王,平息了去年秋天的蝗灾和洪灾,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人,要请他吃一点东西,以表心意。

明珠不由酸溜溜又骄傲:“怎么整得是你一个人风光了啊?”

宇文初失笑:“你急什么?”

果然又听见几个孩子脆生生的声音:“是摄政王妃!娘,是那个让人悄悄给我们送吃食,又救了你的摄政王妃……”

以此为开头,一片歌功颂德之声,都是说他们夫妇的,没有人提到小皇帝宇文光半个字。

明珠看向宇文初:“不知陛下和其他人听到会是什么感受?”

宇文初淡淡地抚了抚袖子,道:“这是不可避免的,谁做事做得多做得好,他自然就会被百姓记住。并不是我故意为之,真要不好受,那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