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三十三章 丹凤翔九州(第3/4页)
看着孙清扬,他饶有深意地说:“清扬,你们女人,会因为感动,去爱上一个人,怜惜一个人,但对于男人而言,爱和不爱之间,泾渭分明,即使因为感动在一个女人身边留下,也不会长久。无情扮作有心,才是最大的残忍。好了,朕已经答应了你,你就专心些,好好陪朕下完这盘棋。”
孙清扬见棋盘之上,本来弱势的黑棋,被朱瞻基方才那几下一摆,已经有了同白棋分庭抗礼之势,他用这棋局向自己表明,与其自己同自己较劲,不如另起天地。有他在,即使起手落子间生死已定,他也能帮着她一步一步堵死自己的退路,再一点一点杀出僵局。
她拈起一颗黑子,伸手握着他的手,轻轻紧了紧,方才松开,落子。
朱瞻基扬眉,她堵死了黑子的退路,这一落子,满盘皆输。
看到朱瞻基看向自个儿,有些明白又有些惊讶的神情,孙清扬道:“落子无悔,臣妾愿意和皇上并肩,此后,天下人骂也好,毁也好,臣妾都不在意,就让他们说臣妾是那种眼角眉睫都藏着阴谋算计,奸险恶毒烟视媚行的女子吧,是妖妃误国,害得皇上英雄难过美人关,做出废后那样令人诟病之事,臣妾不要皇上担那样的恶名。”
朱瞻基还记得,她同自己说《史记》,说她绝不会当妖妃,想来,她之前犹豫,更多是害怕自己会因她,被言官们弹劾,被史官记录在案,在历史上留下污名,所以一次次劝自己从长计议。
这会儿,怎么突然就下定了决心?
孙清扬将死掉的黑子尽数取回棋盒,笑道:“臣妾或许不是牡丹,但臣妾也可以像这衣裙和花簪上的大朵芍药一样,在众人眼里妖媚俗艳,却偏能有一番牡丹的风骨。”
朱瞻基将白子一把把收拢,也尽数倒回棋盒,将棋盘空出,含笑道:“既如此,咱们就再来设局,重新下过。”他拈起一颗黑子,放在棋盘上,“这回是朕执黑子,先行。”
第二日,胡善祥就到了慈宁宫,苦劝太后,请求她同意皇上废后之愿,说宜早不宜迟,这会儿太子才立,正好趁热打铁,不用顾念她的身子。
第三日,朱瞻基就下诏,赐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孙愚名忠,敕之曰:卿为国懿,亲操履谨,今特赐卿名忠,以彰厥美,卿其益效勤,以副朕眷念之重。
给皇贵妃的父亲赐名,还赐的是个“忠”字,这实在太令人寻味了。朝臣之中,就有人试探着上表,说皇后中宫禄命无子,难为六宫之首,请求废后。
皇上留中不发,却召了英国公张辅、少师蹇义、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杨荣、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觐见。
看着这五位重臣,朱瞻基道:“朕有一大事与卿等相议,此事虽然情非得已,但是朕意已决。朕三十无子,而中宫屡屡身不得育,且身子病弱,钦天监说中宫禄命无子,今贵妃有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古以为,母以子贵,是正礼,朕想问问你们,该如何对待中宫?”
杨士奇等人皆不回答。
朱瞻基让他们一一看过来,最后眼睛望向了杨荣。
杨荣硬着头皮回答:“既然皇上圣意已决,可以废后。”
朱瞻基露出些许笑意:“前朝可有废后之事?”
蹇义答道:“宋仁宗曾经废郭皇后为仙妃。”
朱瞻基又看那几个不曾说话的,张辅与夏原吉、杨士奇都默然无言。
“杨首辅,你说说看。”
被朱瞻基点到名字,杨士奇仍然不肯附议,道:“臣事帝后,犹子女事父母。哪里有为人子者议论废母之事的?”
杨荣轻轻扯他:“首辅大人,这可是皇上的意思。”
杨士奇梗着脖子,道:“正是因为这是皇上的意思,才不该轻率决定。”
听了杨士奇所言,朱瞻基皱了皱眉头,看着其他人问道:“那众卿家的意思呢?”
张辅和夏原吉都赞成杨士奇的话,却也不好明说,只道:“皇上,这样的大事必须得朝臣群议才行,臣等不敢擅专。”
朱瞻基不以为然,“这事就不用外议了吧,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难道还商量不出个法子来吗?”
杨士奇据理力争:“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极言其非,力谏被黜,御史言官十数人入谏,廷臣非议,宋仁宗均不听,仍然坚持废后,后世史册屡屡诟病于他,中宫乃小君,国本安固所在,皇上怎么能不议而决呢?”
朱瞻基不悦,拂袖而去,扔下一句:“众爱卿先退下吧,你们回去再好好商议,看这事怎么处置妥当。”
张辅等人退出后,杨荣叹了口气,对夏原吉说:“皇上对这事存心已久,恐怕不是我等臣子能够制止的。”
夏原吉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据理劝诫,这才是我们为人臣子的本分,怎么能因上意而妄动中宫?反正这事,我是不赞成的。”
杨士奇讥讽地笑道:“皇上所说的中宫过错,有哪一条能够当得上废后之罪?杨大学士你就随意附和皇上,轻言若是,这难道就是你为君上的解忧之道吗?”
杨荣听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你们都要当直臣,我何尝不想?但皇上对这事分明存心已久,刚才你们也听到了,皇上说他已经决断,不过是想咱们设法圆过去,说得好听些,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不管咱们怎么劝,也劝不回来的。”
几人不欢而散。
第二天,早朝过后,朱瞻基又召了杨荣、杨士奇至西角门问道:“昨天让爱卿商议之事,你们有没有想出法子?”
杨荣从怀中拿出一卷纸,展开纸条后呈上。
朱瞻基接过去,瞧了瞧,上面所书皆诬后过失,多至二十事,不禁变了脸色道:“中宫何尝有此大过?这般诬毁,难道不怕宫庙神灵吗?”
杨荣讪讪道:“无过废后,臣也是担心皇上为史书诟病,所以写了这些事情。”
朱瞻基并不是那等糊涂的皇帝,他看了看杨荣,冷然道:“朕平日里瞧你还好,想不到如今为了逢迎君上诬毁皇后,罪实可杀。念在这事因朕而起,就不予以计较,以后行事,万不可如此,若是你们一味趋炎附势,朕岂不成了那偏听偏信的昏君!”
他又看着杨士奇问道:“依爱卿之意呢?”
杨士奇躬身作答:“昔年汉光武废后诏书,尝谓事出异常,非国家福。唐玄宗为武惠妃所惑,诛杀原配皇后,事后常常后悔,那样宠杨贵妃,也终此一生不再立后。唐高宗被武则天所骗,废除皇后及淑妃,事后时常悲泣哀悼。宋仁宗废后之后,亦尝见悔……鉴古知今,臣恳请皇上慎重,万不可轻易动摇国本,有累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