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泡菜

所以这不到三个月不往外说的习俗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而且一有孕就弄得人人皆知也不是林家的行事风格。

文皎不放心, 怕林海忍不住和人家说,又再三叮嘱了,看林海认真答应绝对不往外说, 才罢了。

冬日的衣裳穿起来繁琐, 再加上林海今日格外的黏糊,夫妻二人洗漱又上净房等一大套都完事,已经是过去了半个时辰加两刻钟了,比往常多了一倍时间。

幸好今日不是常朝日, 不必卯初之前就去宫门口等着, 只用卯正到刑部点卯即可。

并且点卯这种事情对尚书侍郎这个等级的官员约束力其实不大。林海上任一个多月以来日日准时到是因为还处在交接期中,并还有许多历年的卷宗要看。

但是已经差两刻钟就到卯初, 文皎见林海还是黏黏糊糊的,忙催着人给林海上了早点心。

昨儿白霜就吩咐了厨房,今儿的早点心多做几样, 一半是不见油腥的才好, 另一半就照常。

今年春日,文皎忖度着分别管着菜肉米面、油盐茶糖和柴碳灯烛的三个人的能力,将管着菜肉米面的赵泉提拔了上来做厨房总管, 下头两个人做副总管,三个人相互制约。

能被文皎提拔上来,那赵泉也是灵透人。再加上昨儿正院大晚上还请了太医来,他琢磨了一晚上, 得出夫人可能是怀孕了的结果。

他想了半日, 只对和他一起专给正院主子做菜的另一个厨子透了点口风,让以后做菜都不要放寒凉之物。还特特嘱咐除非主子们发话, 这事不要乱说乱传。

往日的早点心都是什么小笼包,春卷, 烙饼,蝴蝶酥,玫瑰糕等居多。文皎平日最爱吃白米粥配咸鸭蛋,加上几个小笼包,香香的啃一小块酥饼,再来两个小煎饺,吃得又暖和又饱足。

因早晨早饭吃得早,中午又要到午正才吃饭,中间隔着三四个时辰。所以理完事儿巳时(九点)文皎会再喝一碗牛奶或是羊奶,就几块带着花香的点心。

但文皎现今闻不得荤腥,往日爱吃的玫瑰糕小笼包咸鸭蛋是别说吃了,闻都闻不得,只能和林海分桌吃早饭。

林海本想着和文皎一起吃的,但却被文皎劝到堂屋桌上去了。林海在刑部那都是重脑力劳动,不吃点实在的可顶不住啊。万一饿得太过,又会伤身。

其实朝中早起点卯都是常事,许多大臣都是先到衙门应卯,再出来街边摊上买个烧饼煎饼等。

但因林家人身子都不好,家中一向不让外头吃这些小摊贩做的东西。再者从晨起到下朝或是出衙门买早点,中间总隔了一两个时辰。空着肚子也不好。

久而久之,林海也养成习惯。若是偶尔逛个街买点东西当零嘴,他也跟着尝尝,还能品评出谁家做的好吃。但平日是决计不肯日日吃外面这些摊贩做的东西的。

在扬州时尚不用每日这么早吃早饭。但到了京城,林海还是倔强的不肯吃外头的东西。

文皎好不容易才把林海的身子也养好了,怕他再饿坏了,只得每每吩咐人用油纸包几块点心给林海带着。林海虽然嘴上没说,但每日都一块也没再带回来,看来是都吃完了。

文皎坐在炕上热热的喝了一碗羊乳,又就着厨房自家腌的酱菜吃了半个馒头,配上一个水煮蛋虽然没有平日吃得满足,也觉得差不多七/八分饱了 。

文皎平日不爱吃咸菜的,今日没有办法,吃了几口,觉得家里厨子腌酱菜的手艺还真不错,酸黄瓜十分爽口,糖蒜又甜又脆。

她又想起现代时吃的辣白菜来,起了兴致,形容了一番模样和口味,让人问问厨房会不会做这个。

府里就三个正经主子,赵泉本来就精心伺候着。现在疑似有孕的女主子想吃辣白菜,虽然没听过,但一听也不是什么难做的菜,因此满口应了。

冬天新鲜蔬菜不易得,就算是现在暖房技术已经出现了,应用的也不广泛。无他,成本太高,是用火墙增加屋子里的温度和湿度。这东西现在只在皇宫和王府里常见,一般人家是没有的。

林府虽然弄得起,但是就为了吃一口新鲜蔬菜就专门造个暖房,还是过于招摇和奢侈。

冬日家家户户都屯大白菜和萝卜,林府也不例外,地窖里一堆白菜。因此赵泉带着人上地窖先抱了二十颗大白菜上来,又和别人商量着,按着夫人说的颜色口味,精心调了十种配料,腌了十坛子泡菜。等着到时候哪一坛尝着最好再进上。

吃了早饭,才把今日格外黏黏糊糊的林海送出门,就听见人报大姑娘来了。

因着京城的冬日天气太冷,林海又每日上朝起得太早。凌晨三四点钟又正是一日中最冷的时候,文皎怕黛玉每日早起不吃早饭就来请安,再灌一肚子冷风。便让黛玉在院子里自己吃了早饭再来即可,不必来得太早。

黛玉虽然近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苏府,但沐休日回家时,每日过来都是卯正二刻。

现在不过卯初,换成现代的时间比往常早一个半小时呢,黛玉就来了。因此文皎愣了一愣,怕黛玉有什么急事,赶紧到门口去接黛玉。

黛玉进了门,看到文皎就站在门口,来不及请安,便急道:“太太站在门口做什么,我这外头带进来一身寒气,太太快上屋里好好坐着等我。”

文皎见黛玉一脸着急,眉头都皱在一起了,忙笑道:“好好好,我这就回里屋,玉儿莫急,这屋子里暖和着呢。”

于是文皎又坐回东侧间炕上。本来文皎的正房还是堂屋与侧间之间并不设墙,只用顶天立地的多宝阁隔开。但冬日里为了保暖,都挂着厚厚的门帘。

文皎坐在炕上,刚围好毯子,抱了手炉坐定,黛玉就掀帘子进来了。

黛玉一进侧间,就给文皎行个福礼,道:“给太太请安。刚刚女儿言语上冲撞了太太,太太勿怪。”

文皎笑道:“这有什么,我还为这一两句话怪玉儿不成?站着累不累,快上来。”一面说,一面朝黛玉伸手。黛玉便笑着也上了炕,娘儿两个对坐。

文皎这才问道:“玉儿今儿怎么来的这么早?可是出了什么事儿不成?”

黛玉听文皎这么问,拉着文皎笑叹道:“我的好太太,家里现在就您是最大的事儿,我还能有什么别的事不成?”

文皎笑道:“玉儿怎么也和你爹爹似的。你爹爹现在看我都像是看玻璃人,生怕我一不小心就碎了。姜太医都说了,我脉象好得很,身子康健,能有什么事儿?”

黛玉小小年纪,说出话来却十分有条理,叹道:“话虽如此说。我年纪虽小,也知道前三个月是最不稳当的时候。现在家里事这么多,太太日日操心,既伤神又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