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二更

甘州总督府, 午时二刻果然有官奴送饭来。

正好堂屋收拾得差不多了,可以摆饭,文皎便命人叫三位姑娘来吃饭。

庄始等听见林府小姐们要来, 便知情识趣的请辞。

虽然在陕甘之地, 有长辈和一大堆下人在,姑娘们见几个外男不是什么大事。

听说宁远大将军家里的大小姐出阁之前,连军营里都任她来去,也没听见谁家暗地里说过韩大小姐闺誉有什么不好。

相反, 陕甘一带多得是大家姑娘羡慕韩大小姐的威风呢。

庄始自己家里的大孙女, 也是纵马管家样样来得。小时候和她堂兄堂弟打架,从来都没输过。

也就是这两年大孙女过了十岁, 孩子们都大了,才不耍小孩儿脾气了。

但苏夫人等刚从京中来,万一叫苏夫人和林家姑娘以为他们有心冒犯, 反而不美。

文皎也想着事儿该慢慢来, 便也不多留,只说改日请他们家眷过来见见。

黛玉英莲清儿三个的屋子就在文皎后院,近得很。

文皎院子和她们三个的院子正好中间有一道小门。不到半刻钟, 她们三个就手挽手的从小门进来了。

看她们身边只跟着两个小丫头,文皎便问道:“你们身边人这是都上哪去了?怎么不跟着?”

黛玉笑道:“屋子还没收拾完,我们就留着她们在那收拾了。再说了,我们来娘这还带什么人?”

文皎点头笑道:“是了, 早点收拾好了, 也好早点歇着。不然乱糟糟的,做什么都没趣儿。”

黛玉才要进屋, 转头看了一圈廊下,皱眉道:“这么冷的天儿, 娘这一上午就一直坐在廊下不成?”

文皎把手从手炉套·子里抽·出来,摸一摸黛玉凉凉的小脸儿,笑道:“玉儿别急,你看我不是一点儿也没冻着?”

“我这屋里也乱糟糟的,今日事多,在屋子里人来人往放东西的耽误事儿。”

“我坐在廊下,也没人打扰我,理事儿还更快些。”

黛玉拉着文皎的手进了屋子,再摸一摸文皎的另一只手,又摸一摸文皎的耳朵,见果然没冻着,松了口气。

她想了想道:“不如下午我来帮娘的忙罢。左右也上不了课,我来帮娘,咱们还能弄得快些。”

文皎笑道:“哎呦,我说呢,我怎么把你给忘了!有玉儿帮我,我不知道省多少心!甚好!”

她又看着英莲青玉笑道:“正好,本来说到了甘州就教你们管家理事,下午你们两个也别走,就先在旁边看着。”

“这几天若是有什么问题都先自己想想。等这一阵儿忙完,正好要过年了,你们再慢慢上手管家的事儿,如何?”

陆清从文皎黛玉刚讨论起管家之事的时候,就在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可惜话题还是转移到了她们身上。陆清心里叫苦,看了文皎黛玉一眼,咬牙应下。

英莲却是心里一松,笑道:“太太玉儿不嫌我们添乱就行。”

除了文皎和黛玉的院子外,总督府各处现在都是一片忙乱。

葛娘子知道封氏身子不好,下了马车就与封氏同行,一个上午都和封氏呆在一块儿说话,不让封氏去操心琐事。

她对封氏笑道:“咱们身边都是机灵人,院子交给她们收拾就行了,姐姐别操那个心。”

“等中午咱们一起吃了饭,她们定会就把你午睡的地方收拾好,正好回去好好歇着。”

“姐姐就当陪我罢。”

封氏见葛娘子如此说,不好拂她的美意,两个人便窝在里屋炕上一个角落,边喝茶边说话。

先头不过说些西北的屋子与京中不同,这屋子里烧炕烧得怪暖和的,院子比京里的稍稍大些,住着空旷等语。

说到这里,封氏就免不得想到英莲搬去了苏夫人后院,面上有些失落。

虽然心里知道英莲亲近苏夫人这件事,对英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时苏夫人问她的意见的时候,封氏也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但今日到了总督府,想到往后院子里夜晚就只有她一个人,不与英莲在一起,封氏又有些心酸。

葛娘子往封氏茶杯里续了热茶,笑道:“才分开不到两个时辰,封姐姐这就想英莲了?”

“虽然不住在一处院子,但左右都是一个府里,也没多远。”

“往后封姐姐想孩子,只管把英莲叫回来住一两个晚上,也不是什么事儿。封姐姐何必就此烦忧。”

封氏心里羡慕葛娘子的洒脱,笑问道:“娘子就不想清儿?”

葛氏笑道:“这小丫头总算不在我身边烦人了,我高兴还来不及。若是清儿和英莲一样懂事,我估计也舍不得。”

封氏心里一叹,想若是她也和葛娘子一般有底气,家中有出息的儿子,也能让英莲多松快松快了。

可惜她们母女现在所倚仗的只有苏夫人的善心。和林家昌二爷的婚事难得,英莲得好好抓住才行。

说起了孩子,葛娘子不免想到大郎二郎。

大郎已经是军官,这几年估计攒了三四十日的探亲假,听说她和清儿来了,今年定会来甘州看她们的。

只是二郎去年才入的军营,宁远军军规极严,估计今年是难以相见了。

葛娘子心里微微有些遗憾。

不过往后时日长着。他们在甘州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这几年找个机会和苏夫人请个假,带着清儿去探营应也不错。

一府人收拾到傍晚,总算把起居用得着的东西都收拾出来了。

文皎让许嬷嬷吩咐下去,大家都劳累了,十二月的月例银子每个人可领四倍!

虽然干了一天的活腰酸腿痛,但四倍的月例银子让下人们又觉得浑身是劲儿,精神百倍!

因才到甘州,着实太忙,腾不出手来教导青玉,文皎便问了杨先生,第二日就把青玉送到杨先生处正式开蒙了。

虽然才两周岁四五个月就正式开蒙有点儿早,但谁让你爹是林探花林总督呢。

儿子,你就认了吧。

杨先生满腹才学,给不到三周岁的小娃娃开个蒙还是轻而易举。

而且青玉腹中已经识得百字,又坐得住肯学,小小年纪就知道该学的时候学,等该玩的时候再好好玩,叫杨先生又是惊奇又是喜欢,更打点起了十分的精神教导青玉。

看青玉得先生喜欢,文皎便暂时放下心,开始继续处理府中琐事。

文皎现在急着要办的事儿有好几件。

首先便是带过来的四位太医和姜太医,现在都暂时安置在前边良医处了。

他们带的家眷暂时全部安置在后院一间小院子里。恰好有家眷的只有三家,正房东西厢房一住,倒是也合适。

但良医处地方狭小,又临近过年,不是长久之计。总不能让太医们和家眷分离挤巴着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