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么么哒

弘星因为书店老掌柜的推荐,还真去吃了那家鸭血粉丝汤,还真是吃中了。

鸭血一看一闻就知道很新鲜,煮过之后非常滑嫩,汤底比较清淡,恰好适合不能吃辣的老人小孩。

热气升腾的汤碗里,里面鸭肠鸭肝鸭血鸭杂都有,还配有豆泡,桌上有醋和盐巴等等可以自己调味……哥哥们都要微辣,店老板就提供他们的辣椒酱,里面加了芝麻,辣椒炸的很香。

只是哥哥们自己吃的额头冒汗,忒爽气,却是都生怕弘星吃多粉丝不好消化,只给他吃半碗,还不给加辣椒酱。

淋上一点点醋,拌一拌,弘星挨个看看哥哥们看得哥哥们各个理亏,“乖巧”地吃完半小碗鸭血粉丝。

喝一口汤,特别熬制的汤底很鲜美,一口汤下去浑身舒坦,弘星眉眼弯弯。

弘昱看一眼弘星弟弟的小模样,感觉嘴里的鸭血粉丝更好吃了有没有:“南京不愧是‘鸭都’。”

弘晟也笑眯眯的表示钦佩,“赞不绝口”:“吃鸭子的水平独树一帜。”

弘晖乐呵呵地笑,若有所思:“饮食习惯不一样?鸭子的品种不一样?南方吃鸭子,和北方吃鸭子,不一样。昨儿的盐水鸭和北京的烤鸭就大大不同。”

弘曙吃的最中意最单纯:“从来没想过鸭血这般嫩滑。”

弘星重重点小脑袋,用一口店家送的炸鳝鱼,吃的气势磅礴,小嗓门也清脆响亮:“都喜欢。”

哥哥们都笑出来:“好,都喜欢。”

吃完了鸭血粉丝汤,哥几个都肚子饱饱,弘星甚至都犯困了,正好去找媚香楼的美人靠靠一靠……

媚香楼、美人靠,歇一歇、靠一靠,就是美人儿了哦。哥几个都兴致勃勃,美啊,都喜欢哦。

弘昱兴致勃勃,感觉又有了精神:“《营造法源》中说:栏杆常装于走廊两柱之间,以作藩屏,或装于地坪窗、合窗下,以代半墙……此乃美人靠。徽州式样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

弘晟想象一个美人儿靠在美人靠上,人美景色更美的韵致,就感觉鸭血粉丝带来的满足和懒劲儿都得到了升华:“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鹅颈椅,相传当年西施大美人最喜欢靠着美人靠凭栏而立。”

弘晖鼻子皱皱:“南方的民居,徽式独具一格。粉墙黛瓦和北方的黑白清水墙大不同。庭院深深,内有天井,雕梁画栋、藻井花窗……是不是因为那些女孩儿们不能走下闺阁,寂寞和烦闷只能倚在闺房门前的美人靠上,靠一靠?”

!!!

哥哥们还没反应过来,弘星在侍卫恒哥儿的怀里迷迷瞪瞪的打盹儿,弘曙激动地跟上:“我明白了。天天呆在一个地方,那多闷啊。就是出门也不能走多久路,都在轿子里。

那些女孩儿们,天天只能遥望天井上空的蓝天白云,窥看出入自家门楼的过往宾客。怪不得李清照说要偷看。”

弘星动动脑袋,哥哥们一起问:“偷看什么?”

弘曙摇头晃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天天不是秋千扑蝶就是读书绣花,二门都不出。”

哥哥们细细琢磨,一起点头:“有道理。”

侍卫们:“???”人家本来就不出门啊?人家这是娇养怎么你们做的跟坐牢似得?人家本就不抛头露面啊?

弘星:“???”继续睡。

几个哥哥一起说说话儿,用他们的思维指点江山,很有一番大道理的样子,待乘坐画舫、荡漾在岸柳如烟的秦淮河上,过了文德桥,就看见在岸边有一座小巧的二层小红楼。

待来到媚香楼一看,一个个的,都有点儿,小小的尴尬,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媚香楼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楼,也就是李香君的闺阁楼,坐落在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三进两院式的小宅院。

院中假山玲珑,芭蕉展叶。楼的北窗下便是秦淮河。坐在楼下临水走廊条椅上,俯首可见碧澄的水中鱼儿在接喋。站在楼上沿河的窗口前,放目可见文德桥上的车水马龙和夫子庙的高墙崇殿。

青砖小瓦马头房,绣帘挂落花格窗。精致的铜手炉、铜镜、绣榻、妆台……书房壁上装饰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的汉代瓦当,琴房一间,无不说明其主人的才情绝艳,情趣高雅。

可这,这就是一座女子的闺阁住处啊啊啊啊啊!!!

哥几个好不羞燥!

即使他们还没有大明白名妓和女子的区别,单纯就是自觉懂事了,“男女有别”。

幸好里头没有住人,还有不少其他游玩的男男女女,专门来“靠一靠”的人们。

靠一靠,美人靠。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看着就舒心,靠坐着十分舒适。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飘逸抒怀……

哥几个有模有样地坐上去靠一靠,侍卫恒哥儿也抱着弘星上去靠一靠……午时来临,小雨初停太阳露头,弘星睡得更香,几个哥哥也都困意来袭,觉得躺一躺更康健……

他们这边靠一靠躺一躺,听着水声和风声,闻着秦淮河上的荷花香,特舒坦。奈何其他游客的声音钻进耳朵。

“相传李香君娇小玲珑,冰肌玉肤,有‘香扇坠’之美誉,可惜,吾等无缘分一见。”

“自幼入门青楼,却饱读诗书,精通音律,因色艺双全受宠受难,却以血溅诗扇与之抗争,吾辈不如也。更难得的是,在丈夫侯方域归顺后,斩断情缘,遁入空门……”

“百年乱世,铁骑南下。可惜了秦淮八艳。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弘昱实在听得忍不住,看向恒哥儿。恒哥儿眼皮一抬,开始背书。

“天启四年,李香君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家,有两位哥哥。其父亲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随养母兼鸨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

“李香君和侯方域定情,但侯方域贵为大家公子没有银子。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人品却十分低下,接资助侯方域的机会拉拢他……三人交恶,阮大铖怀恨在心。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后,起用阮大铖,阮大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阮大铖怂恿朱由崧宠信的田仰,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坚决不从,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

“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顺治二年,李香君在栖霞山葆真庵,与秦淮八艳另一人卞玉京相伴为尼。顺治三年,侯方域找到李香君,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