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一统

大汉,汉元元年。

汉王刘湛登皇帝位,号汉晟帝,年号改元汉元。

皇帝圣旨下达天下各州府郡城,一时令天下震动。

刘湛的原话就写在圣旨里,汉军铁骑如雷贯耳,汉天子的凶名更是如雷贯耳。

诸世家无不哗然,他们立新帝的梦碎了,得知汉王称帝,有些人甚至已经状若癫狂。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怕是回不去了。

同时刘湛下旨夺中原各地方厢军,全部统一在京郊原禁军大营,夺了地方兵权,那些地方大员便如拔了牙的老虎再也抖不起威风。

有诚意归顺的人,自然也有装聋作哑的刺头。

在惴惴不安中,他们很快就直观的感受到了汉天子和汉皇后的处事风格。

上朝的第一天,宋凤林重新分配六部衙门的职位。

大梁的官僚体系照搬的前朝,人员极多极其臃肿,一个主事的侍郎身边还得跟着四五个打下手的郎中,每个郎中后面又有四五名秉笔,如此类推。

宋凤林直接一刀切了,把尾大不掉的部分全部剪除。

这还不够,直接废除三公九卿,设置内阁和中书省,两权分立。

按刘湛的意思,最终会形成像议会那样的形式,政务全部公开透明,不会再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官员们还没回过神来,宋凤林又下达了一个政令。

“户部暂停所有民间土地买卖,排查京中户籍人员,每户人数还有名下产业都要重新在户部登记造册,凡中原各地空置的房屋宅院,若三个月内屋主不到衙门认领皆视为无主,统一归天子重新分配。”

出了紫极宫,赵吉章连连摇头感慨自己老了。

“此计当真狠辣之极,高明,实在高明。”官员们结伴出宫议论纷纷。

“这下那些躲在南边的权贵可就恼了。”说到这大家都心里暗爽,回来认领吧又怕踏不出帝京,不回来吧这泼天的产业可就要充公了。

“哈哈哈。”终究是有人忍不住大笑。

大家都觉得心里畅快极了。

这些主动投诚留下的官员,都是寒门子弟,或者世家中不得重用的庶子,他们早也看透了世家的嘴脸。

汉制废除九品中正制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伤筋动骨,左右家中的产业也不是他们来继承。

此时,汉天子与汉皇后正在寝殿内商议。

西戎一把火烧了皇宫,因那几日帝京有雨并烧成灰烬,李小连接管帝京之后,整理出了两处能住的偏殿给天子皇后暂住。

“皇宫重建乃是大工程,我已经发布悬赏,征集天下匠人。”宋凤林的案头堆满了文书,都是各地重建的汇报奏折。

刘湛翻了几本便头都大了。“我已经让青山他们加紧进京,总不能把你累坏了。”

晋阳的小朝廷也要与帝京的大朝廷整合,大家的官职都要变一变。

如今每一日都有投诚的官员回来述职,不过宋凤林并不直接就用,全部留中考察。

大楚大梁的旧臣,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当官也是荫恩或买卖而来,能力实在有限。

宋凤林宁愿前期累一点,也不想让这些草包继续混日子。

政令颁布出去,愿意返回原籍的世家仍然寥寥无几,这也在两人的预料之中。

这条政令不过是为刘湛南下攻打江南造势罢了,实则宋凤林也不在乎这些世家是否承认汉天子。

此令无疑是在世家里投下一枚巨石,一石激起千层浪。

消息传到南方时已经过去一个月,距离期限只有两个月时间,这些世家大族又急又气又恼,可又无可奈何。

大梁都亡了,新国新政令,他们还能找汉天子说理去?

可若就这样回帝京认领产业落了户,没了氏族特权他们这些横行霸道惯的人只觉得呼吸都难受。

他们最在乎的是手里的特权,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那些南逃的世家聚集在福州投奔南王谢煜,每一日都在谩骂中度过。

“即便回京还要经过考核才能留用,若是考核不过便仍旧是白身,说到底就是要夺我们的官。”

“听说汉廷不设三公九卿,而是搞什么内阁和中书省,简直闻所未闻。”

“按我说,官职倒是其次,他得承认我们的爵位,传了十几代人的爵位可不能断在我手里啊!”

“就是就是,官不当就不当了,世袭的爵位必须得给我们。”

大部分顶级世家都有世袭的爵位在身,前朝灭亡,新朝为了稳定秩序都会承认前朝的爵位,这便代代延续了下来。

新朝又有新的爵位,如此重重叠叠,拿着爵位吃皇粮的世家比比皆是。

而且历朝历代的爵位都十分复杂,公侯伯是爵位,那百户、千户、乡君、县君也是爵位,能世袭不说,还能有食邑封地。

这些世家都打得一手好算盘,都想继续拿着爵位继续过人上人的生活。

但是很快汉天子新颁布的政令便粉碎了他们的幻想。

大汉不承认前朝爵位!

这下世家可是炸了锅。

废除九品中正制,使得他们再不能荫恩为官。

废除世家特权黎民平等,使得他们再不能握着特权为所欲为。

废除前朝爵位,使得他们再也没有了高人一等的地位。

这还不算,若是他们不回去认领产业,手中的田产地契都成了废纸,换而言之他们一无所有了。

愤懑又惊惶的世家们,在争吵之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选择拥立南王谢煜建国。

谢煜在世家大臣的怂恿下定都福州,建立吴国,号吴王。

汉天子的回答,便是战!

二十万汉军即刻动身南下,由李小连为主将,曹鸣为副将都督此战。

要攻打江南,首先就要渡过淮水。

淮水江面宽广,若没有足够多的大船来回送人,这二十万大军只能在对岸干瞪眼。

早有预料的吴王谢煜下了禁航令,又提前把对岸的船只全部毁坏,这是看准了汉军没有大船。

汉军根本无法渡江。

然而仅仅七日之后,汉军大军出现在泗阳城外!

“吴王!泗阳林氏叛敌了!汉军趁着夜色渡江,已经全部抵达泗阳!”传讯的小将说话都打着颤。

谢煜直接愣了。

有大臣懊恼得直跺脚。“那林氏是汉皇后外祖家!臣早就说过要防着他!”

“汉军不是还驻扎在对岸,夜里还有篝火人影?”

“都是障眼法啊,定是为了转移我军注意力!”

那大臣说得不错,李小连命汉军在淮水沿岸扎营,一望无际的都是帐篷,夜里也命人点起篝火。

实则汉军大军夜里分批进入江岸,坐上林氏派来的大船渡江。

当年刘记商行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这里面也多得宋凤林的外公林氏家主的帮忙,包括林氏送来的死士也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