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2页)
这道题明暗有两个意思,稍微大意一点就会被摆一道。要不是谢千珏向来多疑,估计他就要栽在这道题上了。别看只是一道题而已,但是单单这一题就能甩下很多人。
谢千珏在草稿上把诗写下来之后,又盯着这道题看了良久,在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弄错之后,他这才敢继续往后面的题看去。
大概是被这首藏头诗吓到了,之后的题目谢千珏都做的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太过自信不小心遗漏了什么。好在府试毕竟还是府试,如果题目太难了,也会影响本地考上童生的名额。
谢千珏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前面这些题目全部答了出来。然后又花了半天的时间,先把这些答案全部誊写到试卷上。
剩下的一天半的时间,他全部留给了最后的策论题。等到了策论题的时候,谢千珏才发现今年的府试策论,考得并不是书本上的各种大道理。而是结合了之前各地流民bao乱,出题人让考生站到知府的位置,给出一个合理解决这场混乱的办法。
这样的策论题并不特殊,在很多年前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但是最近这些年以来,这样的题目相对少了一些。这般突然“复古”的出题方式,估计会打得不少考生措手不及。
谢千珏看到这种题目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批判当朝朝政。要不是朝廷没有及时作出措施,之前的混乱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伤亡。但是不等他这边下笔开始写,他就无奈的打消了心里的这个念头。
虽然当朝的新帝看起来是个明君,很多官员看起来也十分清廉,但是在这个等级异常森严的古代,也不是他一个百姓能口诛笔伐的。
无论是他想要做什么,或者是想要改变什么,现在都不是那个时候。唯有他彻底的成长起来,站到了足够高的位置之后,他才有这个能力去抗衡去改变。
谢千珏笔锋一转,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他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安慰自己,现在的妥协不是真的妥协,而是为了以后打稳基础,他现在一定要稳住才能走得更远。
在谢千珏关在贡院的这三天里,清源镇曲家此时正上演着一出闹剧。闹剧的原因是傅寒玉的母亲,突然发神经要把傅寒玉接走。
按道理来说傅寒玉的母亲,讨厌傅寒玉讨厌到恨不得傅寒玉去死。傅老太太愿意帮她养这个儿子,她这个母亲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在得知傅寒玉读书十分有天赋后,突然鬼使神差的就要把儿子接回去。
傅老太太想到傅寒玉之前的惨状,老人家当然不愿意让傅寒玉回去了,所以她几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