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庄仆的日子

吴宗道:“我是打小练字,才有今日的成就。小师妹聪颖,想来练上一阵也会有进步。到时候我可以指点你。”

“嗯嗯,好啊好啊。”赵如熙猛点头。

她很想问问吴宗的字也不错,怎么没有萧若彤的名气。但这话不好问当事人。本来问系统最好,结果这家伙生气,她便不好问了。

哪时再问问师父吧。

吴宗也不放心让庄子里的人去做匾额。匾额也有很多款式,搞艺术的人最容忍不了他的字配上个丑丑的俗气的款式。庄子的人大字不识一个,能选得出什么好款式?到头来没准选个最便宜的,或者干脆搞个金光灿灿的,简直不能忍。

因此他把字交给了吴安,叮嘱他道:“要做得好。时间上倒是不急。要是不能立即能取,明日、后日再取也没事。”

赵如熙吩咐马胜:“你跟吴安一块儿去吧。”自家的匾额,自然是自家付钱,没的叫师兄填钱的道理。

“另外,先让人把原来的匾额取下来。等新匾额做好,再挂上去。”她又吩咐钱多多。

钱多多躬身应下,心里又安定了几分。

姑娘吩咐他做事,那就是把他当成庄头使唤了。想来不会把他给换下。

等吴安和马胜离去,他们一行人就出了院子,沿着花木繁盛的道路下了坡,再走过去一段距离,就看到庄仆们的宅子了。

这些宅子都是用泥巴糊在竹片上做成的泥墙筑成的,上面盖着茅草,又矮又小,跟赵如熙在电视上看到的农村房子完全不一样。

这里大概有五、六十来户,挤挤挨挨地建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村落。

村落中间有一条路贯通南北。跟主家宅子那边用石头砌成的路不同,这村里的路就是泥土路。现在虽不下雨,可还能看得出下雨时形成的泥泞。

庄仆们大概都下田去了,村子里只有小孩儿在跑来跑去。孩子一个个瘦瘦小小的,身上的衣衫都很褴褛。

赵如熙到古代这么久,都没见过把日子过成这样的人家。

即便在小榕村,大家建不起砖瓦房,也会用泥砖把屋子建高建大,院子围得很宽敞。

很穷的人家虽也会穿补丁衣衫,却都还算干净整洁,村里的孩子看上去更比这些孩子要过得好得多。

不过,她曾听许永益说过,小榕村因为离县城近,土地也肥沃,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田地,没有田地的也会去做点小买卖,或去县城做工,因此日子还算不错。要是往山里去,有些村子的日子就很贫穷,吃不饱饭的人很不少。

她走到一家门口,朝里看了看。屋里太黑,只能看到屋里有人,并不知道在做什么。

钱多多见赵如熙要进去,犹豫了一下忙道:“姑娘,里面太腌臜,怕脏了姑娘的衣服鞋袜。”

“无妨。”赵如熙摆摆手,躬身走了进去。

这门太矮小。赵如熙一米六的个子,要进去都只能弯腰低头,更不用说吴宗这些大男人了。

里面只有一个用木条做的窗,窗子很小,屋子也矮小,光线很暗,赵如熙适应了好一会儿,这才看清楚里面的人。

这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驼背,佝偻着身体,正坐在屋子里摸索着编竹篮。

她似乎看不见。听到声音,她侧了侧身体,问道:“谁啊?”

因为屋子矮小,赵如熙和吴宗进去后,钱多多就不敢再进去了,担心触碰到赵如熙,唐突了主人。

他在外面大声喊道:“李婆,是新主人赵姑娘和大理寺的大人吴大人。”

李婆摸索着放下竹篮,准备站起来行礼。

“婆婆,你坐着吧。”赵如熙忙道。

她环顾了屋子一周,发现里面有两张直接把木板垒在泥砖上的矮床,上面铺了稻草。除此之外就是角落里垒了一个土灶,灶眼里放着两个陶罐,似乎这就是炊具。她并没有看到铁锅。灶台上还放着几个粗陶大碗。

除了这些,就还有两张矮凳子,再没有其他。

可谓是家徒四壁。

屋子里太过阴暗潮湿,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赵如熙还眼尖地在角落看到,一朵小小的蘑菇从墙与地之间的角落里长了出来。

吴宗似乎也被这样的情形震慑住了,站在那里呆了好一会儿,才闷声道:“走吧,咱们出去。”

“等等。”赵如熙看了看李婆编的竹篮,虽不精致,却胜在小巧。

她问道:“婆婆,你这竹篮是编来做什么的?”

李婆有些紧张地道:“老奴是……是编给老奴的小孙女玩的。”

赵如熙看角落里还放着两个,拿起来看看,对李婆道:“这三个竹篮能不能卖给我?”

“小姐拿去就成。”李婆见赵如熙和气,也没那么紧张了,裂着没牙的嘴笑道,“小姐喜欢,我再给你编。”

赵如熙没有说话,从怀里掏出一块银角子,塞到了李婆手里,这才跟着吴宗出来。

青枫在后面提着篮子也跟了出去。

出到外面,赵如熙呼吸了好几口空气,这才感觉舒服些。

她问钱多多:“前面所有人家都一样吗?”

钱多多点头道:“都差不多。”

“李婆家有几口人?”

“四口人。”钱多多道,“她儿子死了,还剩了儿媳妇和一个十三岁的孙子、一个七岁的孙女。三人都下田去了。”

赵如熙先吩咐青枫:“你不必再跟着我,和马胜去刚才那地方采些花木和野草,我一会儿要插到竹篮里。”

有吴宗陪着,青枫和马胜对她的安全倒也放心,答应着离开了。

赵如熙这才看向钱多多:“去你家看看。”

钱多多作为庄头,住的地方应该是全村最好的了。从他家的情况,与李婆的对比,应该就能看出庄仆的生活如何。

“是。”钱多多倒没有虚心的表现,带着赵如熙和吴宗朝前走。

走了没多久,他就指着一个屋子道:“这就是小人的家了。”

他家也是泥巴墙。赵如熙走进去,看到无论是阴暗程度还是潮湿程度,都跟李婆家差不多。只是他家面积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