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孤军,第四王牌

上次陈锋孤身一人发起最后冲锋时,甚至都没资格见到丝状光束这种武器。

个中原因想来有些悲哀。

并非复眼入侵者心慈手软,而是根本没有必要暴露更多科技。

对方清晰的知道,无论陈锋靠得再近都无济于事。

他的最强攻势甚至无法在球形战舰上造成伤痕。

并且随着距离拉近,陈锋迟早会无声无息的默默死去,何必多此一举。

当时陈锋已是最后一个有战斗力的人类,威胁值太低,不值一提。

但这次情况不同了,他不再是孤军奋战。

他身边有战友。

在此之前,还有无数英魂埋骨在此。

牺牲者的血没有白流。

庞大的舰队、数以亿计的小型作战单位前仆后继的狂轰滥炸不仅仅只吸引了注意力,掩护了陈锋等人的行动。

声势浩大的围攻更为繁星收集信息创造了前置条件,剿灭了隐形蜻蜓战机,轰碎了入侵者战舰堪称绝对物理防御的流光护盾,还消耗了入侵者的大量能源。

现在入侵者战舰的丝状光束的发射频率下降了很多。

以入侵者原本动辄声势浩大全空间扫荡的攻击模式,若非能源不足,他们不可能故意降低攻击频率来示弱。

在战争中,优势方拥有压倒性的实力时,没有必要示弱。

直接一波流A过去,完事。

现在入侵者被迫做出调整,结果肯定不如他们的意。

这般频率的丝状光束发射,对付普通的天鹰级战士足矣,但特战队中的战士乃是全人类中最强的两百万人!

稍弱些的涉粒子装载者,在刻意强化机动能力的高水平训练下,单论机动能力,也称得上最强两百万序列之一。

特战队员的装备性能也是最强!

众人严格执行了陈锋提前安排的策略,根本不还击,只保持高速机动,不断靠近敌舰。

伤亡不可避免,时不时总会有人被丝状光束扫中,但尚可承受。

每个人都记得陈锋的主要方针,保护后方的二十万装载者与二十万战兽,哪怕是用身躯帮忙挡住也可。

当然情况也没这么惨,包括陈锋在内的一些最顶级鹰击战士,可以及时捕捉陆续射来的光束,并发射能量武器或者弹幕弹这一类的实弹武器进行拦截。

沿途不断的有人被击中,但众人的阵型丝毫不乱。

只要不被敌人的涉粒子炸弹炸个正着,又或者被意外引爆自带的涉粒子炸弹,都不算大碍。

涉粒子炸弹装载箱的外部加厚屏蔽层表现卓越。

为了力保万无一失,对隔音、防辐射、防渗透、防侦查等等设计标准进行饱和式覆盖,在最后这一个月内,材料院、声学院、放射研究院、泰坦院等等多个研究院的成员在星锋科学城里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不断的改良隔离层材料,不断的提高设计标准,幸不辱命,制作出了这种全新的隔离贮存箱。

在这个时候,便体现出严要求高标准的好处。

虽然人类科技不及入侵者,方箱隔离层也不若入侵者的黑洞炸弹隐蔽,但终究是顺利的抵达了这里,也并未被入侵者发现并引爆,更不曾被意外触发。

当陈锋等人抵达一百公里距离时,前面人类的作战单位已经或成功撞了上去,又或是被丝状光束成功拦截,结局别无二致,都是在宇宙中化为齑粉。

全员就义。

现在人类只剩下特战队,没人能陈锋等人做掩护了。

突然,陈锋的自动化仪器微微震荡,但又迅速复原,监测数据显示敌方再次提高了电磁干扰的功率,但对他个人却无济于事。

看陈锋心中却猛的涌起不妙的预感。

他的神鹰甲性能最强,重量最高,新材料的用量与结合方式均为无法复刻的顶级工艺。

他能扛得住现在功率高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电磁干扰,不代表其他人能扛得住。

陈锋简单的一扫战术面板上代表己方单位引擎运转情况的统计面板。

果然不出所料,除他本人之外,其余所有人的智能辅助系统已然全部停止运转,在系统面板里显示为半失控的橙黄色。

训练有素的龙鹰与天鹰精锐还好,切换为手动模式后依然能勉强平稳控制,跟上冲锋尖锥阵所需的聚合协调标准。

涉粒子装载者中的原天鹰级精锐也能勉强施为,可原舰长级成员与黑光战兽却受到了严重影响,操作顿时捉襟见肘,原本稳定的阵型也有逐渐散乱的迹象。

前方没了吸引火力打掩护的战友,陈锋等人的行踪再隐蔽,也注定会受到重视。

入侵者的策略一变,立马显现威力。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仿佛是看穿了特战队这行人有蹊跷,入侵者再一步提高了排斥力场的能量等级,让陈锋等人靠近的步伐陡然一顿,被强行定在了半路,顿时阵型大乱。

同时,浓雾护盾下又突突突的飞出之前从未见过的作战单位。

马雷赫等龙鹰战士心神巨震,已是面若死灰。

这部分人同样参加了高层会议,知道陈锋在会议上讲的那些入侵者的底牌。

除丝状光束、蜻蜓战机与黑洞炸弹之外,这是今天入侵者拿出的第四种领袖大人都不曾从宇宙的智慧中得知的作战方式了。

战友们费尽千辛万苦,人类文明付出几乎全族生命的代价才走到这一步。

可为何敌人竟还有没拿出来的底牌!

更令人绝望的是,按照常理,既然藏到最后,这底牌必然是王牌中的王牌。

这些作战单位刚飞出来时,盘成了一团,像颗球形炮弹。

但随后迅速变幻形态,伸展开躯体,露出其本来的模样。

这些色泽黑黝黝的东西形似甲虫。

探测设备显示其主体躯干直径5.6米,高3.3米,形状扁平。

主体躯干下悬着八支长7.7米的十九节长足。

长足内侧有倒刺,倒刺上可见漆黑朦胧的氤氲雾团,酷似类曲率引擎激发时引起的空间震荡。

不过这种小范围的震荡似乎烈度更高,黑芒透射出来的辐射能级更高。

比起人类的装备需要通过引擎发动而引发不可精微控制的大面积低强度空间震荡,前方这些诡异甲虫体内根本没有明显的能量活动,仿佛仅靠材料的天然属性就能达到如此效果。

很快,侦测设备便分析出大量数据。

“敌机动力情况,不明。敌机攻击方式,长足撕裂空间。其余攻击方式不明。敌机防御强度分析,体表无能量护盾,主要防御能力为高强度材质,材质性能强于蜻蜓战机,略弱于敌舰外壳。其余能力不明。敌机总量,一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