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又要爆了(第2/2页)
和原版有些变动,在观众眼中,这肯定是夸张的,但是就国内来说,这种事其实很多。
前年,央视和很多电视台播过一个广告,一个憨厚的中年人,吃力地背着一袋粮食在爬楼梯,广告的画外音里发出低沉的话语:我是一个103个孩子的爸妈,孩子不读书没出路,学校自己盖,老师自己当……
这位103个孩子的爸妈,是个中年男人,开了家专门收养流浪儿的学校。
当年邻居家的烟花爆竹由于保存方法不得当发生爆炸,严重殃及他一家。妻子被炸得遍体鳞伤,连穿鞋下床都成了奢望,孩子细嫩的小脸几乎被毁容,无法从嘴里进食,自己也被烧伤。
后来背着无法走路的妻子、领着病残的孩子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一家人一度走向死亡。
最后还是中华慈善总会帮了他们一家,出钱给他们治疗,生活回归正常之后,开办了这所学校。
一个曾经面临绝境的普通人,负担103个孩子的生活、教育,比电影里这个女老师可难多了。
现实有,但是放在电影里就显得俗套了,也是没办法的事,商业电影,尤其是展现积极向上的商业电影,是无法避免的。
紧接着出了幼儿园,两人看到有抽奖活动,中了辆面包车。
看到这,李谦暗自摇摇头,“征哥,这就是平庸的剧情,用平庸的调度去表现了。”
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电影被批评,徐征也没有生气,毕竟他一个菜鸟导演,而李谦确是单片票房破四亿的名导。
一些还在学校的学生,或许无法接受别人对他的作品说任何不好的,只听得进批评,但徐征可不是。
“李导,那这该怎么处理,怎样获得这辆车?”徐征很谦虚地询问。
“方式还是一样,这种中奖很多地方都有,我们那尤其是县城和乡下,抽摩托、电视都常见。”
李谦想了想,接着道,“你们两人在街上走着,谈着没钱要去取钱,突然一人看前面,于是就去摸奖抽汽车,这人物动机也安排的太刻意了,简直就是奔着彩票那奖去的。
这个地方应该再缓一缓,镜头定下来,其中一人去找银行或上厕所什么的,另一人就闲着没事四处打量。
保墙的人物设定是心善但抠门又喜欢贪点小便宜,比如你去取钱了,他就在这闲逛呢,被一宣传的喇叭声吸引过去围观,就发现这么一个两块钱抽汽车的地方,等你回来就死活拉着你要摸奖,不管作为成功人士的你怎么说这是骗人的,他都要抽。
电影中有些细节很重要,多了不起眼,少了就突兀了,而且这么一加,是不是反差、对比就更强烈了?”
略微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徐征叹道,“听李导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啊。”
就加了这么简单的两个镜头,效果截然不同了。
先不说这段剧情会更自然了,而且两个主角之间的反差也出来了。
电影片名的“囧”字,核心就是大老板和草根,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一对,一路上的经历。
路边上两块钱抽汽车,不光成功人士、大老板不会去信,因为作为老板,他做过无数次这样类似的促销活动,再清楚不过了。
平常人、观众也不会去相信,只有单纯的牛耿会信,他死活要抽奖,不光李成功心里取笑他,观众都会嘲笑他。
但是,还真就抽中了。
啪啪啪打脸。
效果就出来了。
“真是鬼才啊。”徐征小声嘀咕了一句。
“征哥说什么?”
“没什么。”
虽然加进去的只是很简单的两个镜头,哪怕外行人一听,哦,就这样啊,谁都想得到。
但是,偏偏编剧没想到,徐征后期加工的时候也没想到,李谦这么随口一说,就说出来来了。
很多想法说出来了,就觉得没什么难的,就这?
但是就这,还没想到。
还好李谦不拍科幻片,要不然不是抢饭碗嘛。
接着徐征继续就电影里的一场场戏向李谦讨教,端正态度,摆出一副好学的模样来。
李谦也知无不言,对电影有什么想法,都跟他聊了聊。
这电影里很多细节,之前李谦就跟徐征提过的,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大帅哥肯定是没有的。
一些地方做了下优化,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片子,李谦不可能考虑的面面俱到,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研究,成片还是有一些瑕疵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也是一部非常流畅、成熟,并且成功的公路喜剧。
前排两人在那交头接耳,引得一位记者不自觉地偷拍了一张。
但是,拍完才反应过来。
“我特么是不是傻,两个大男人有什么拍的,徐征要是个女的孩差不多。”
心里暗骂一句撒币,继续津津有味地盯着大银幕了。
还别说,李谦给徐征这个菜鸟监制的电影,真挺有趣的。
……
一场首映式在观众不断的笑声中圆满结束了,徐征的第一次处女作也圆满成功。
接下来就是他和王保墙忙活了,李谦大年三十当天踏上了回家的飞机,后面的事跟他没关了。
2月14号,大年初一,电影正式在全国公映。
本身李谦就是快纯金的金字招牌,比什么大明星都靠谱,而且电影首映之后看过首映的观众无一不是好评。
大年初一,也没什么事,哪个行业和学生都没事干,又是喜剧电影,之前的预告片也非常搞笑。
在全国各地影院一片欢声笑语中,《人在囧途》结束了首日的放映,就以28%的排片拿下1350万的超高票房。
观众们开心了。
但是同行不高兴了。
谁都知道,李谦监制的电影又要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