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自从大阿哥被抱到宫外, 惠嫔就沉寂下来,若无必要,从不出门, 很有些向温妃学习的意思。
倒是引得康熙多有怜惜,常去安慰, 年后的第一个月就去了延禧宫七次, 各种赏赐更是流水般的入了惠嫔的库房。
如此隆宠之下,惠嫔也并没有露出骄矜之色,反而越发谦逊,事事服从皇贵妃安排,对佟妃和温妃也是格外恭敬。
哪怕是一些地位不如她的妃嫔,她也是很和善,见面三分笑。
看的仪敏心里暗暗叹气:惠嫔之前虽也是很谨慎的一个人, 但也带着些高位妃嫔的骄傲, 又因为养着大阿哥,举止难免有些浮躁, 对她和佟妃这两位无子的妃位也不算多在意。
如今却是彻底沉下来了。
听到她感慨的话,卓沅轻轻一笑,一边修剪花枝,一边说道:“这才是聪明人, 知道自省,会随着时局变化改变自己。”
她挑拣出一朵最好看的芍药, 用花瓶簪固定好,戴到仪敏的头上, 反复调整了好多次,才左右看着,露出满意的笑容。
全程仪敏都笑着任她摆弄。
又被她拉住手一起坐在塌上, 关切问道:“前些日子你病了好些天,听桑若说还很严重,如今虽大好,可我总瞧着有些憔悴,我让人备了些上等的补品药材,你尽数带回去,多多调养才是。”
“我没事的,倒是你,这次实在是伤了元气,正该好生修养才是,怎么这么早就和佟妃移交宫务了?要我说,应该再多调理一个月才好。”
仪敏这话说的小声,就好像生怕被远在储秀宫的佟妃听到一样。
要知道,佟妃已经不是从前热爱宫务的佟妃了,在被高强度的宫务折磨了两个月之后,她已经快对宫务两个字ptsd了,现在一心就想着早点结束临时工的工作,回储秀宫陪女儿。
卓沅也知道这件事,她弯眼笑道:“可放过佟妃吧,早些天她就经常往承干宫来,处处嘘寒问暖,开始我还以为她怎么了,后来才知她一心就想我早日恢复,也好收回宫权,放她自在……”
一说起这话,就连桑若都在一旁笑起来。
最开始佟妃日日过来的时候,无论是卓沅还是她身边的宫女心腹等人,都是带着警惕忌惮的。
可谁知,在听到太医说皇贵妃还要再修养半个月的时候,佟妃却是受打击最大的那个,整个人都垮了,一连声的追问太医,问能否快些……
当晚就送来了一大批补品,再三让皇贵妃保重身体、争取早日康健起来收回宫权。
听桑若绘声绘色的形容当时的场景,仪敏抱着肚子笑个不停。
现在的佟妃完全就是个被生活和工作量压垮的社畜,哪里还有当初一心搞事业的劲头了。
然而好笑之余,她还有点心虚。
——应该不是、被……我影响的、吧?
毕竟,传说中咸鱼气质是会传染的……
卓沅含笑道:“如今年关已过,各处都平稳下来,最忙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又有几位嬷嬷辅助,我并不会很辛苦,阿敏别担心。”
“佟妃这些日子是真的忙坏了,之前又帮我照顾了阿雅,我仔细问过了,阿雅在储秀宫的一个多月,佟妃哪怕再忙,都要每日去看望一次,吃穿用具都是和三格格一样的……”
提到阿雅,仪敏就免不了多问几句:“阿雅也吓坏了吧,我这几天在永寿宫养病,也没能过来看看她,先前事发突然,什么都来不及交代,只能匆匆托付给佟妃……”
卓沅很赞同的点头,“你做得对,把阿雅交付给佟妃再合适不过。”
若是让皇上带到干清宫,固然有了和皇上亲近的机会,但干清宫养着太子,阿雅在承干宫是一等一的主子,但到了干清宫,她这个养女就要退居二线,免不了要受些委屈。
而若是接到永寿宫,虽然有四格格一起,但当时永寿宫没有主位坐镇,纵然路姑姑能干,也难免人心惶惶。
至于让阿雅留在承干宫,就更不行了,孩子还小,在那般紧张的氛围下,不知要有多惶恐。
细细数来,只有佟妃的储秀宫是最佳选择。
一则,佟妃代掌宫权,储秀宫人心最稳,二则,储秀宫养着三格格,有妹妹作陪,也可安抚阿雅的情绪,实在再合适不过。
仪敏就笑笑,当时那种情形,她完全是凭本能做事,根本想不到很多。
于是只说了一句:“那真该好好谢谢佟妃。”
卓沅点头,“我一回承干宫就让人备了重礼,由两个亲信嬷嬷亲自送去,暂且聊表心意,日后有机会定是要报答的。”
……
慈宁宫。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康熙坐在床沿,手里拿着一柄小巧的贵妃锤,正亲自为太皇太后锤着双腿。
自刺杀之事后太皇太后就和康熙祖孙关系缓和了些,再加上这次天花之事,太皇太后摒弃前嫌的帮扶佟妃打理后宫,也给康熙挡下不少麻烦。
这几天,康熙天天都要来慈宁宫待一个时辰,端茶送药好不殷勤,倒是逐渐恢复了几分前些年的亲密。
别说苏麻喇姑如何高兴,就是孝庄太后心里也是欢喜的。
她虽然对草原执念刻骨,但康熙到底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儿,她心里也是极为重视的,眼见日益生疏,心里也不是不难过,只是她习惯了刚硬执拗,又自持长辈身份,也拉不下脸来主动示好。
这次忍着心中厌恶,派人襄助佟妃安抚后宫,更多也是想创造一个破冰的契机。
年纪大了,便越发贪恋温情了。
“皇祖母,这个力道可还行?”康熙边给太皇太后捶着腿边问道。
他语带笑意,明显心情不错。
老实说,康熙伺候人的本事真不怎么样,锤的力道太轻,几乎和没锤一样。
但孝庄太后还是乐呵呵的点头,笑问道:“皇上今日遇见什么高兴事儿了吗?哀家瞧着皇上身上有股喜气。”
康熙兴致勃勃的捶着腿,闻言抬头道:“还是皇祖母了解孙儿,”他脸上露出笑容,“保成今早新背出了一首古诗,孙儿只教了他一次,他便记住了,可见天资聪明,孙儿心里着实高兴。”
孝庄太后也露出惊喜:“当真?他才多大呀,竟有这般记忆,可真是皇上与社稷之福啊!”
康熙听得很是高兴,但还是谦虚道:“也不小了,再过两个月便满两岁了,他身为太子,自当要比别的皇子更勤勉些。”
“那还是个孩子呢,”孝庄太后不赞同道:“皇上是三岁才启蒙的,也不要对太子过于苛求,孩子还小,养好身子骨最重要,学业什么的暂且放放也无妨。”
手臂垂的有些酸,康熙就把贵妃锤丢给一旁侍候的宫女,他自己换了一边坐下,说道:“孙儿自然是看重太子的,干清宫日日都有太医问脉,以确保太子身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