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PerfectSkin

任为向吕青转达了柳杨的请求。并且,他站在了柳杨一边,试图用“上帝的囚徒”“拯救阿黛尔”之类的说法来说服吕青。他并没抱太大的希望,他觉得这个请求有很大问题,有很大的违法嫌疑,吕青同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只能指望自己想得不对,吕青会有合理合法的操作方法。对于法律规范和KillKiller,吕青可比他熟悉得多,她也许会有办法。当然,前提是她有兴趣帮忙。

出乎任为的预料,吕青既没有拒绝,也没有提出什么合理合法的操作方法。她想了很久,然后说,让她再想想。这对吕青来说不同寻常,她不是那种经常会说再想想的人。

从赫尔维蒂亚回来以后,并且听过了任为转述的任明明最后的那些话,吕青似乎有些变化。虽然外表看起来依旧平静,但和以前的雷厉风行相比,显得更加谨慎和持重。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些以前几乎从未有过的犹疑。这也难怪,女儿毕竟是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难以避免地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任为的脑子里,也始终萦绕着任明明最后的那些话。和吕青相比,他更加缺乏一颗稳定的心脏。白天的时候心烦意乱,晚上的时候辗转反侧。各种事情在脑子里纷至沓来,他感到无所适从。对任明明,他充满了愧疚。

任为决定为任明明做点什么。他觉得,那样也许会让自己好受一点。他想起了胡俊飞,联系了他。

任明明目前的状况是不知所踪。除了告诉胡俊飞这一点,任为几乎没有再提任何关于任明明的事情,胡俊飞对此痛心不已。

实际上,正如任明明所料,他现在正焦头烂额。任明明的消失,使得之前看起来胜利在望的几笔融资通通停滞。所有投资人都对他的领导能力和战略能力展示出某种不信任,而对任明明消失带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他痛入骨髓地感觉到,那个十九岁的小姑娘,对他,对他的公司,是多么重要。公司的情况非常不妙,资金链已经完全断裂。很多员工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发工资了,胡俊飞自己更加不用说了。

在SSI听觉组件高度还原的音频数据中,胡俊飞的声音显得沉重压抑。任为甚至觉得,如果是面对面,他也许会看到胡俊飞的眼泪。他尽量安慰了胡俊飞,并且说会帮他想想办法。但其实,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并没有什么思路。

结束通话后,他认真地想了想,看能不能找到办法。

他并没有什么投资圈的人脉。作为一个科学家,任为虽然也经常到处搞钱,但从来和风险投资没什么关系。他的钱都来自政府和科学界。一直以来,到云球娱乐化之前,云球和赚钱这件事情离着十万八千里,自然和追求回报的商业投资也离着十万八千里。吕青显然也没有什么现成的路子,任为相信她可以拐着弯疏通人脉,她的圈子和能量都很大,可毕竟不是很直接。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王陆杰。

他觉得,王陆杰也许在这方面很在行。王陆杰负责前沿院的社会化局,社会化的基础是前沿院的科技成果,而社会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通常就是去找社会上的资金。对,王陆杰一定会有办法。

任为联系了王陆杰,说了个简单的故事。其中大部分都很真实,只是掺杂了一点点谎言。他说胡俊飞是任明明的前老板,也是最好的朋友。之前,任明明就在为公司融资,本来进展都不错,但现在任明明失踪了,胡俊飞走投无路,求到了他头上。看在任明明的面子上,他不能不管。毕竟,说不定哪天,任明明就回来了。

王陆杰爽快地答应了。他说,他认识很多投资人,介绍几个谈谈没问题。但是,投资人都很精明很势利,事情成不成他可完全没把握,只能依靠胡俊飞自己。这当然,任为觉得很对。所以很快,王陆杰就约了一个投资人。据王陆杰说,在中国的投资圈中,这人所在的投资机构常年排名前三位。而这个投资人,在他的机构里是高级合伙人,在投资圈也算是大佬。一般的初创企业,一定要过五关斩六将,到最后阶段才有可能见到他。王陆杰和他认识很久,又把PerfectSkin可劲吹了一通,才有了这个机会。其实,PerfectSkin是怎么回事,王陆杰除了知道“仿真皮肤”和“电子胃”两个单词,对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在吹。

这种机会很难得,一般来说,要见到投资机构的高级合伙人要过好几关。首先,第一关是投资分析系统,那通常是一个有着人形的机器人,有时也可能是一个没有人形的网络界面。如果有人形,就像其他种类的机器人一样,你并不总能意识到那是一个机器人。除非你经验老到,看到它非常客气,说话和风细雨,耐心又很好,然后一眼就断定,它是一个机器人而非一个真正的投资人——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正确的,真正的投资人通常会让你感到很不舒服。过了第一关之后,你可能要开始见两三个层次的真人,但多数都是投资经理之类的跑腿小弟。虽然看起来个个都很拉风,而实际上,除了书本上没有用的财经知识,这些投资经理对现实世界懂得很少,并不比第一关的机器人懂得更多,尤其是在他们的投资专业方面。他们的优势只是能够对创业者的个性有一个了解,激怒对方也是了解对方的一个手段,所以,他们的了解也许比机器人多一点点。不过,这多出来的一点点,很有可能只是老一派投资人的传统观念在作祟,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彻底清洗这些投资经理。少壮派投资决策者越来越觉得,不要说投资专业知识,就算是对人类个性的判断,和这些毛头小伙子或者时尚小美女相比,机器人也不差,事实上可能更强。它们并不需要激怒对方,当然对方面对一个机器人也不容易真正被激怒。它们需要的东西根本不是对面那个生物脸上的表情,而是他在网络世界上留下的无数痕迹。机器人通过海量数据,很容易了解它们的目标,也许比目标对自身的了解还要更多。

无论是投资分析机器人还是投资经理,都没有决策权限,他们的工作目标只是收集尽可能多的项目,然后过滤掉垃圾项目,节约合伙人的时间。经过一轮轮的清洗,到合伙人出面的时候,浪费时间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小了。

经验丰富的合伙人,以及若干合伙人组成的投资委员会,对创新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把握,相比机器人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这在投资界还可以说是共识——不过情况也在改变,已经有些端倪出现,直接把最终的投资决策扔给机器人。这激进了一点,但符合极少数激进投资者的胃口。当然,面对抢手的好项目,投资人要争取而非创业者要争取的时候,人类的优势就比较明显。说服人的能力,机器人显然还不足够强大,不过据说,也有很多项目正在向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