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打下鲁国十城(第4/6页)

她认得几个之前那种复杂的字,如今,简单的禹字,也认得全,下个月,就要升管事的了。

不过,她想去做成衣。

她现在的管事就要去成衣铺子了。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我们纺织厂,也是一样。从种麻,收麻,养蚕,织布,我们都要了解。然后,制成的布匹,就要去做衣裳。这时候,又是刺绣,裁布,款式,色彩,等等。”

李迎春目前还只会织布,所以她要在纺织厂在干一年才能被调去成衣铺。

跟她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所以,她一点儿也不敢轻松,自然要去夜大读书的。

毕竟,夜大里面,有专门的纺织厂知识。

她打听过了,有服装设计课,还有什么绘画课,就是画画的。

用的也不是毛笔画,而是一种叫做铅笔的东西。那铅笔是最近才送到徐州来的,听闻,是用什么石墨和黏土制成,很是好用,尤其在画画的时候好用。

她咬牙买过一根,画画的时候,果然比毛笔好用,也更容易修改。她想去学。

李迎春就回那婶子,“去的,我现在一个人,也没什么负担,能去就去。”

反正,谁现在劝她省钱,她都不愿意干。

只要是为了她自己好的,她就愿意。她也劝旁边的婶子,“您也去吧?何必要

这般亏待自己?”

为了这个,为了那个,最后,自己什么都不剩。

人有百思,人有百想,她是这般觉得,但是其他人却不一样,旁边的婶子却道:“你一个人,自然不一样,我还有一家子人呢。”

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男人因为在夏日在茶厂采茶,后面又去修路,一刻都没停,导致身上有了毛病,她也想去拿点药给男人。

但是到底心里低落了些,回到家里,就见她家儿子和闺女在写先生们布置的功课,这才笑了起来,她的闺女看母亲回来了,立马跑过来高兴的道:“阿娘,阿娘,我要去京都了,阿娘!”

突然的消息,倒是吓了她一跳,然后眉飞色舞,“你要去京都了?是选上了吗?”

她家闺女就点头,“我们上回学船,先生让我们自己画一艘自己设计的船,我就画了一艘,还给除了算式,证明可以载很多的货物,先生见了,说我天赋异禀,要送我去见皇太女殿下。”

今日先生本来还想送她回来的,但是突然来了急事,被人叫走,就没来了。

如此,全家还是高兴的不行。妇人就道:“我的乖乖,你竟然要去见皇太女殿下——阿水啊,你真是好样的。”

小姑娘姓苍,单名一个水字,是徐州极为简单和多的名字。但是没想到,在读书之前都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的姑娘,却在造船上面有天赋,一时间,全家,甚至是全族的人都来看她,恭贺她。

她小小年纪,很懂得心疼母亲,便道:“这是我的银钱,以后我去了京都,听闻银钱更多,阿娘,你拿着这些银子,去夜校读书吧。”

她娘就推辞,“不用,不用,你带去京都用——”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听得外面一声大怒,她祖父在外面骂道:“女子三从四德,去外面做事已经不好,还想去读书——多大年纪了,还读书——”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见苍水啪的一声将窗户打开,怒道:“那又怎么样!多大年纪要是办多大年纪的事情,阿爷,您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不去死啊!”

苍老爷子便被气的要死,拿起棍子就要打,却见儿子一把抢住棍子,皱眉道:“阿爹,孩子还小。”

苍老爷子老了,被儿子握住棍子,抢又抢不动,只能恨恨的骂,但是骂也不顶用,他家儿子一直是个闷性子,只知道埋头做事,不如儿媳妇性子辣,只能一边骂一边回去躺着呢。

苍大郎就进屋,苍水跑过去献殷勤,“阿爹,你真厉害。”

苍大郎就摸摸女儿的脑袋,让她出去,“以后不要那样说你阿爷,要有孝心。”

苍水点头,不敢反驳,出去之后将门关上,然后耳朵凑过去听。

屋内,苍大郎闷闷的坐下来,看了看媳妇,又给她递了点银子过去,“咱们一起去读夜大。”

苍家婶子傻眼了,“你怎么——怎么来的银钱?”

苍大郎道:“本是没有的,但是我修路的时候,不是受了伤吗?这是今天管事的给我的,说是工伤银子。”

苍家婶子就接过去,问:“真要去啊?”

苍大郎点头,“都去。”

管事的说了,能来人间一趟,总要舍命做点什么,他们如今有机会,就敢豁出去性命干。

他要去,媳妇也要去。他碰了碰她的手,“你受苦了。”

苍家婶子便扭过头抹抹泪,将银钱收了起来。

是辛苦,不过,她也不算差,男人总是贴心的,比隔壁吃喝嫖赌,靠着媳妇在纺织厂里做事往家拿银子的又强多了。

苍水听闻了父母说话,总算安心的拍拍胸口,她就怕她离开家之后,阿娘因为舍不得银子,不去夜大读书。

不读书怎么能行呢?

先生说了,因为大家都觉得女子不用读书,她们才更应该读书。

而在此时,她的先生,在教室里见了一个跟她年纪相当,但是却命运完全不同的孩子。

“你是楚人?”,先生皱眉,“你……你为什么要装成禹人?”

那孩子大概七八岁的模样,闻言低头道:“楚国打仗了,没吃的,我家穷,父母就带着我往禹国来,去岁来的,不过我来了,父母却死在了路上,我……先生,我那时候一个人,有人来问我,他说的是禹话,我学话快,就也跟着他学的口音,他以为我是禹人老乡,听说我父母病死了,便将我带在了身边。”

“他人好,但是,他说他也穷,养不起我,我一路上没说话,他只以为我是丧母难受,就送我去了慈幼院,我在那里学了更多的话,后来慈幼局的孩子能读书,我就去了。”

然后考上了。再然后,他身上的楚人特征就被人发现了。

因为口音。他今天跟人打架,打急了眼,说了几句楚国当地的话,立刻被其他的先生发现了。

便被带了过来,他的班主任,也被叫了过来。

那先生就叹气。

事情的经过,他也知道,这孩子是为了保护慈幼局的其他孩子才起的争执,但是,最重要的时候,已经不是他是不是楚人,而是他刚刚依旧在说谎。

人的口音,是能直接辨认出一个人是哪里的。他之前因为口音得了便利,但是,如今,也暴露出一个问题。

楚国打仗,需要往外面逃的,不会是楚国的皇室。

楚国之人,皆风流,还很讲究。尤其以楚国皇室最甚。楚国皇室的人说话,不仅带着楚国话音,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总会往上面卷起一点,此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