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嗒嗒嗒

“大伯好。”唐古拉打了声招呼。

唐泉面色恍惚:“嗯...”

唐古拉很奇怪,以前大伯见到他都会高兴地问候自己的近况。

今天这是怎么了……

殊不知此时对方正受到巨大打击中。

唐泉当时以为戚临清捡漏两幅古画不过是运气。

但听唐绍越这么说,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少年恐怕不简单。

唐泉前两天确实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戚临清荣获国画一等奖的消息。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还会失传已久的那门立体技巧!

“乔舟要是知道你这么厉害,估计嘴角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唐泉喃喃自语。

戚临接过阿姨递过来的温开水辍饮了一口,闻言抬起头:

“您认识我叔叔?”

唐泉点头,“是的,我和你乔叔是朋友。”

戚临清“哦”了声,说:“还挺巧的,在这能偶遇您。”

这孩子挺有礼貌,看起来也比网上照片更干净清爽。

唐泉心中对戚临清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涨,本来想问他能否借那幅傅易古画一观,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还是再聊聊吧,一开场就提这个着实有些冒昧。

几人坐在沙发上,边喝茶水边寒暄。

唐绍越也踌躇着,有些不敢开口问。

他清楚这种失传技法的珍贵性,都是看家本事,说不定代代相流。

人家师父一般不会允许外传。

还是戚临清察言观色,主动把话题往这方面引:

“唐教授,您上次说的失传技巧,具体是指什么?”

唐绍越哑然:“你不知道吗?就是你运用在画上的立体感……”

有了这个话引,两人渐渐热聊起国画。

唐泉想插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他虽然懂国画的鉴赏技巧,但对于到底该如何画,仅粗通皮毛罢了。

愈是交流下去,唐绍越愈感觉心惊肉跳。

眼前这名十七八岁的少年人,对国画技巧、境界等的深入了解简直到了令他都为之咂舌的地步。

“你到底师承何处?”唐绍越终于忍不住问。

戚临清早料到他会这么问,道:

“以前拜村里的老人为师学的。师父如今已经去世了,未曾告诉过我真名。”

唐绍越这下便明白了,戚临清的师父八成是个隐世大佬。他确实听说不少厉害的国画大师,上了年纪后更愿意去乡下生活。

“挺好的。”唐绍越道:“以你的实力,估计去参加墨杯全国赛都不成问题。”

戚临清嘴角一牵,说:“承您吉言。”

唐泉和唐古拉在旁边听了,觉得戚临清好像有点怪怪的。

就比如这句承您吉言,正常的同龄人都说不出这种话来吧??

他们只能把原因归结为戚临清学的是国画,所以作风老派。

两人天南海北地聊着,戚临清也从唐绍越口中得知了不少现代国画界的近况。

比如,和棠朝鼎盛的国画文化不同,在如今西方绘画的涌入冲击下,中国画已日渐式微。

听到这番话,戚临清心里有些难受。

他想了想,道:“如果我将这项立体技法告诉您,您能否帮忙传播出去?”

唐绍越惊诧,旋即感到无比惊喜。

这对于国画界,绝对是大跨越式的进步。

“你真的愿意将它外传?”

戚临清点点头。

对他而言,这项技法并不值得一提。

唐绍越激动地上前握住戚临清的手,“我,我马上联系省书画协会!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说到这里唐绍越停顿了一下。

具体该给什么样的回馈?

这孩子出身富豪戚家,肯定不会缺钱。

他脑子一转,想起对方在网上不太好的风评,忙不迭道:

“我们协会是国家认证的,我这就说服协会给你申请技法的署名权。”

国画技法的署名权概念不容小觑。

更何况是失传千年的技法。

许多国画大师终其一生,或许都无法得到这项殊荣。

消息一旦公布出去,毫无疑问,绝对能让大众对戚临清的印象逆转。

戚临清没有推拒,应下了。

他其实无所谓署名权,只是对书画协会比较感兴趣。

该协会里是不是有很多书法、国画的同好者?

.

唐绍越送走戚临清后,回到客厅。

却见唐泉满脸懊恼,一拍脑门嘟囔:“完蛋!我这记性!又忘记跟他说借画的事儿了。”

唐绍越:“……”

他只能安慰:“没事,下次还有机会。”

.

.

第二天下午。

戚临清准时抵达面试的地方,一幢外表平平无奇的写字楼。

他推开车门下来。

迈巴赫停在楼下,司机探出头问:“二少,我要停在这里等您吗?”

戚临清:“不用,我要走的时候再提前打电话给你。”

司机有些感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前他接送戚乐乐时,几乎每次都得等上好几个小时。

戚临清转身踏进大楼。

园区里的打工人们路过瞅见这辆迈巴赫,心中艳羡不已。

这得啥家庭才能开得起啊。

-

与此同时。

两个员工正在楼上的淘宝工作室忙碌打包商品。

房间里凌乱地堆满了画框、长条形状的快递纸盒和泡沫纸等物。

快递单号滋啦滋啦地自动打出来。

女员工拿起来看了一眼,喊道:“老板!有新的国画单子!”

“知道了。”老板提上裤子从卫生间走出来。

他看了眼时间,边抠鼻子边说:“等另一个面试的人来了再说,先不急着发货。”

请国画师傅这种招工信息,在boss直聘、58同城上发布根本没用。

于是老板很机智地花了点小钱登在了B市日报上。

但百密一疏。他没料到现在看报纸的人这么少,最后打电话说要过来面试的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刚才已经来过了。

是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国画水平勉强过关。但他说自己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只能把这作为兼职,画画的时间可能会慢一点。

老板问他:“一点是多久?”

男人迟疑道:“保证质量的话,大概一周能画两幅小尺寸。”

老板当时就不满意了。现在这个时代,时间就是金钱。

淘宝客户的选择这么多,万一等不起中途换了别家,他的店很难开下去。

他便想着要不再等等另一个人,不过听声音这位年纪似乎不大。

这时敲门声响起。

老板走过去开门。

他看见门外站着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少年。

但对方估计也就十七八岁,肯定不是他在等的人。

老板:“你是不是走错了?”

戚临清退出去看了眼门牌号,“523室,方圆画斋,没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