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未来规划
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到了这一步,可以说‘琮三少’的这本新小说,依靠引人入胜的情节,已经席卷整个京城,无论官民全都热议的话题。
就连顺天府衙开展的清查京城内外寺院,道观以及庵堂的行动,都没能引发京城百姓大的关注。
如此一来,倒是叫负责此事的链二,还有接受检查的寺院,道观和庵堂主持方丈暗暗松了口气。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痕,谁也不知道这些方外之地所做的一些隐秘事情,究竟有没有外人知晓,又知晓多少?
一旦爆出来,可不是说着玩的……
眼下不受重视的状况,倒是颇叫方外之地的主持们轻松不少,当然真正轻松的只是道观而已。
谁叫‘琮三少’的新小说直指佛门的某些古老黑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是他们自己听了都感觉跟真的似的,导致京城地域佛门声誉受了极大影响。
可也没办法,此时不管是京城佛门还是‘琮三少’都处于风口浪尖,不管是佛门的反应动作过激,还是‘琮三少’出了任何意外,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事已至此,通过人脉关系施压已经完全失效,京城佛门又不敢玩什么盘外招,干脆就装起了鸵鸟,纯粹当做外头的风言风语不存在,‘琮三少’写的真是一本热门小说罢了。
只是,之前的故事一连提到两次‘灭佛’,结果开启‘灭佛’的皇帝都没啥好下场,瓜田李下叫人不得不心升疑惑,是否历史真的是这样发展的?
天地良心,京城佛门一干主持方丈感觉无比冤枉,他们哪知道这些是真是假?
就是他们自己突然听闻这样的情节,表面镇定内心也是波澜起伏,很有一种对佛门先辈的敬仰:原来在南北朝末期,佛门先辈竟是如此牛叉!
其实,京城佛门高层,之所以判断不出真假,还是因为他们真的觉得,南北朝时期的佛门先辈能够做到这些。
不要忘了,红楼世界可以能够施展‘法术’的世界!
道门修士能够施展道法,佛门修士自然也能释放佛法了。
但凡修炼达到一定层次,能够以精神干扰现实,就能够做到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更何况,有些高僧大德的精神修为异常强悍,甚至在小范围区域,以一人之力影响百人规模的精神,也就是陷入幻境不在话下。
而在南北朝时期,佛门身上的外‘胡’气息浓郁。
也就是说,当时的佛门修士,拥有不少来自佛国天竺的修炼秘法和手段,谁知道究竟能够做到哪一步?
所以,虽然‘琮三少’的小说看似夸张得很,实际上在京城佛门高层心中,还真不一定是虚言。
只是,‘琮三少’所写小说没有最劲爆,只有更劲爆。
不说佛门投资杨坚成功,在开皇年间获得了丰厚之极的回报,结果却在太子杨勇身上栽了跟头,被魔门暗中支持的晋王杨广翻盘成为最后赢家,顺利登基为帝。
这一情节,很叫书迷们有种扬眉吐气的爽快,不想一向成功的静斋和佛门在这时候栽了跟头。
一波表达欣喜之意的书评立马上线,尽管也有一些书迷表示,历史上真实的杨广也是崇佛之君,却根本引不起书迷们的兴趣。
按某位叫做‘许你一世承诺’的书迷在评论版所言:“俺们看的是故事又不是真实历史,没必要深究!”
故事在这里,花费了一点笔墨描述杨广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平南陈,兴科举,开运河,以及三征高句丽的事情。
怎么看,这厮都是英明神武的明君,只是做事太过急躁,也对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没多少了解,最重要的是与世家决裂,最后导致隋二世而亡。
‘琮三少’胆子很肥的在小说中评价了句: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这一次,又引发了书迷群体的大讨论,甚至就连许多看不上所谓小说的儒家门生,都参合进来了。
毕竟是评点帝王么,借着一本小说叽歪叽歪,想来就是当今不爽也不会太过在意。
事实也确实如此……
毕竟,小说故事里明显暗示,后来所谓的‘千古一帝’李二,除了军功和体恤民生这点之外,其余国策几乎照搬杨广当初的政策,很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么。
正统儒生自然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堂堂千古一帝怎么能和史上有名昏君混为一谈?
书迷们不乐意了,纷纷发表书评狂喷,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好不热闹,就是寻常的贩夫走卒,也跟随潮流各抒己见。
“你小子真是越来越胆大了,什么话都敢放在小说里!”
这日,楚王世子司定又巴巴跑来,见到贾琮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小子肯定不知道,当今和上皇在见面时,竟然因为你小子写的小说争论起来!”
“不会吧,当今这么闲?”
贾琮好笑道:“有什么好争论的,当做纯粹的小说故事逗个乐子就成!”
“你小子真是口不择言!”
司定白眼一翻,没好气道:“事关身后名,当皇帝的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关心?”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价!”
贾琮不以为意道:“人过留痕,做了什么事情后人看的清楚,自然会有公论!”
司定闻言愣了愣,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笑道:“你小子写小说的目的达到了么?”
“还差一点!”
“还差一点,你这是想把京城佛门得罪死啊!”
“总比被当今惦记,日子要好过轻松一些!”
“好了,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有没有在科举上更进一步的想法?”
“看看再说,眼下真不着急!”
“我倒是看出来了,你小子最近很有点放飞自我的架势啊,是不是日子过得太顺了?”
贾琮但笑不语,尼玛知道什么叫做气运冲霄么,知道什么叫做气运之子么,老子在红楼世界已经无敌了。
新一年的童生试,手下小弟终于全部晋升为童生或者秀才了,就是薛蟠和两个史家大块头都不例外。
甚至,连不是他小弟的族学学生里,都有两三个考中了童生,贾氏族学再一次杨名勋贵圈子,成为京城勋贵圈子第一学堂,就是这么顺当。
会友书店和印刷作坊,以及造纸作坊都发展稳当,城外的皇庄又喜获丰收,就是云中的煤矿都源源不断提供稳定的银钱。
新小说按说十分犯忌讳,不管是将祸水引向佛门,还是描写王朝更替,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私货,放在封建王朝时代,都是很容易引起皇帝不满的事情。
那些大臣们,或者读书人记录个当代史,都是偷偷摸摸生怕露馅,更别说像贾琮这般光明正大以小说模式硬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