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尝试
赵云临时被霍秋阑叫去何县出差, 因为那晚发生的事情,出差的一路难免都在想着翁主。
如今事情办完后,便急匆匆地回到了成平, 去找思齐说话,却被告知翁主出门看花灯去了。
赵云只是想要快点见到思齐,便独自出门来碰碰运气, 也没想到竟当真遇上了思齐。
只不过是和马超在一起。
赵云走了过来, 思齐则怔在了原地。
马超看了两人之间的气氛一眼,觉得有些诡异,摸不大准情况,又听赵云说自己有事要找翁主商谈,便识趣儿道:“我还有东西要收拾,先走了。”
赵云笑了笑,轻声道了句“多谢”。
马超再次看了思齐一眼,猜到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马超离开后, 思齐在赵云之前抢先开口:“我那天连着喝了两顿,晚上醉得厉害, 醒来以后把那晚的事情全忘了, 只听说是你送我回去的。谢谢你。”
赵云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对方会是这样的开场白。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翁主可想知道那晚发生的事情?”
思齐温顺地点了点头:“自然是想的。”
看思齐一脸无辜的纯良模样, 赵云叹了口气,说起了当晚事件的发生过程。
在送思齐回到房间时, 赵云从怀中掉出了一封信来。
思齐在这时候刚刚醒来,看了一下地上的信, 转头对着赵云问道:“这是什么信?”
赵云如实答道:“是主公的来信。”
思齐“哦”了一声, 努力清醒了一下, 继续问道:“什么事?他要找你回去吗?”
赵云道:“倒也不是,就是寻常来信,主公在信中提到,他给翁主您相看了一位小郎君。”
思齐蹙眉:“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这么喜欢介绍对象呢……”
曹操是这样,孙权是这样,刘备也是这样。
虽然没多大兴趣,但终究是好奇心作祟,思齐对着问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在信中只是简单提了几句,那小郎君姓周,和思齐差不多的年纪,是忠良之后,最是忠心汉室,长得也好看,诗写得很好,家里头也是荆州当地望族,经常在参与诗会之时拔得头筹,当地名士们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
思齐眉头越皱越紧:“这样的不要,我不喜欢。”
赵云问道:“那翁主喜欢什么样的人?”
思齐道:“喜欢默契的,不要太粘人的,能够独立思考的,家里关系简单的,最好会点功夫,相处起来舒服的……嗯,就这样的。”
赵云将信收起,转头和思齐对视道:“我这样的么?”
思齐道:“还成。”
“好。”赵云道。“那就试试吧。”
思齐:……
赵云记性真好啊,当晚两人竟然有过这么多的对话。即便是在清醒的情况下,她自己说过的话都不定能全部记住,对方竟然全都记得。
思齐还是忍不住问道:“赵将军没诓我吧?”
赵云又一次叹气道:“翁主觉得,我是那种人吗?”
思齐觉得应该不假,这的确就是她现如今的择偶标准。
这么一摆出来,好像的确跟赵云是沾边的。
即便思齐如今心中的确对赵云有好感,但她如今回家心切,第一愿望还是想要早些回家。
毕竟她也没想到究竟何时离开,故而觉得不要乱欠情债比较好。
这话还是要跟赵云说明一些。
思齐想了想,道:“那晚我的确是喝多了酒,说过的话不能作准。你知道,我也是不爱被人束缚的性子,不会为了别人放弃自己……我们未必能够走到最后。”
从前看小说时候,如果女主角面临着去留难题,大多数的女主角都会为了相爱的男主留在一个时代。
但是她做不到。
任何人都不可能回家的步伐。
即便是她心悦的赵云也不能。
赵云“嗯”了一声,道:“我知道。”
思齐:“那你还……”
赵云道:“不是你说过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么?”
思齐蹙眉:“我当时还说过这话?”
赵云:“嗯,后来你自己嘟囔的。”
思齐还要挣扎:“可是……”
赵云抢先道:“我也没想过要束缚你什么,你也不必拘束。既然我们都说开了,我心悦你,你心悦我,为什么不试一试?”
思齐想了一下,虽然他们之间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自己刚利用人家开了礼包,现在还没开始就要退回,未免有些太过渣女了。
成年人的恋爱,原本就该是你情我愿后的一场欢愉。即便最后不能天长地久,能够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就是好的。
思齐垂眸,最终妥协道:“那就试试吧。”
这就是同意了?
赵云伸出手指,轻轻压了压她鬓角上的小花,原本还想问几句关于她和马超的事情,现在却又不想问了。
算了,那些都不重要。
她现在是他的就好。
= =
战事顺利结束以后,江东和江北的人马都已先后撤回了邺城和建业,刘备派驻到成平的那些人,除了赵云这种身份的打工人外自然也不能待得太久。
诸葛亮和马超跟着大部队离开后,刘赟和马腾两个难兄难弟便时时聚在一处喝酒谈天,抒发心中苦闷。
一个是心爱的儿子去搞事业了,一个是偶像离开去找主公了,两人心中郁郁,即便酒水再甘醇,火锅再味美也不能解除心中的忧伤。
刘赟出来,看到思齐,忙出声叫她。
思齐转头,见是刘赟便走了过来:“阿父?什么事?”
刘赟道:“这些日子都没怎么见到你,在忙些什么?”
如今的成州解除了匈奴和乌桓的威胁,又有了海东边的一座属岛。
思齐的心思主要放在了成平日后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上面,开始有针对性地根据成平的地理位置、生产特点、人员配置做一些规划,并将倭岛的改革和开发也纳入了日后工作进程。
思齐有预感,自己能留在成平的时间不多了,在做大战略规划的同时,也开始在细节上试着抽手,将大多数工作交给陈兴、刘赟、荀彧、周不疑等人策划研究,慢慢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她前些日子终于将那套百科全书兑换了出来,搁在了成平图书馆的显眼位置,对外只说是当年阿父从南宫当中带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古籍。
成平大学人才济济,教授们大都在自己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专业,也一眼就看出了这套书籍的价值所在。
思齐虽早早注明这套书籍不能外借,但不妨碍教授和学生们抄书的热情,成平图书馆迎来了自打开馆以来最热闹的阶段,每天门前都排着长长的进馆队伍,堪比当年思齐上学时候,期末周清晨图书馆的那般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