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败(第3/3页)

……

“师兄,我们佛门中人,不应该参与朝廷之争。”

大雁塔中,明崇俨手抚着墙上壁龛上的佛像,脸上流露出痛惜之色。

他想起玄奘法师。

想起当年与行者、贺兰敏之,还有苏大为等人,在法师前听经的日子。

那时的时光,多么祥和。

虽然当时自己年幼,但却没有眼下这么多痛苦。

可惜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反了。

“法师不在了。”

悟净双手合十,脸上的悲色更浓。

“法师不在了。”

明崇俨也同样道。

两人虽然说的是同一句话,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法师不在了,有谁还能带领我们?有谁能承我沙门衣钵,我们这些修行者,又该往何处去?”

悟净双手抚在脖颈上的赤色念珠,轻轻拨动。

他嘴唇微动,似念经文。

停了一停,双手停在念珠上,继续道:“若是辩机还在,他或可带领我们,但如今他不在了,译经已经到了尽头,我门中人,都不知该往何处去。”

“正因为法师不在,你们更要刻苦磨励,不断修行精进,直到开悟智慧般若。”

明崇俨收回抚摸佛像的手,向着悟净道:“何苦染红尘是非。”

“敢问如何精进,如何开悟?”

“这……”

悟净的话,一下子将明崇俨问住。

他虽自小智慧,与佛家也有相当的缘份,但他和苏大为一样,本身却又不是沙门中人。

至多算是有缘,他的修行,却又兼了巫道两门,比较驳杂。

所以被悟净问及佛门修行次弟,如何直指本性,开悟般若,这算是难为他了。

道理人人都懂。

搬出佛经来也是可以的。

但那是前人的智慧,不是自己的开悟。

摘用书上的话,如何能说服悟净?

何况悟净才是沙门门徒。

要辩经,只怕还在明崇俨之上。

“崇俨师弟,你可知佛法从何而来?”悟净向明崇俨平静问。

“从天竺而来?”

明崇俨有些不确定。

“呵呵,他从人心而来。”

悟净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指了指明崇俨的心。

“因人间痛苦,爱恨纠缠,所以佛陀以无上智慧,顿悟因果,创立沙门,以传正法,为的是直指人心,了却心苦,知无常业力,得无上大自在。”

悟净双手合十,这一刻,他背后银色月光大盛。

照得他脸庞一轮明廓。

下颔赤色卷须根根纤毫毕现。

这位胡僧,如浴佛光,宝相庄严道:“佛法既从人心来,便要往人心去,既从世间来,便要入世间修行,这滚滚浊世,正是我辈修行道场。

法师不在了,我们不清楚前路,但我清楚,须得入世,才能得解脱之法。

唯有直面痛苦,才能解决痛苦。”

这番话,如暮鼓晨钟般,在明崇俨耳中敲响。

明崇俨神情微变,双手合十道:“多谢师兄开示。”

月光微斜。

大雁塔的影子投在大慈恩寺内,如定海神针般。

一个声音自幽暗中响起。

“明崇俨走了?”

“走了。”

“他究竟是为何而来?”

“也许是为他自己,也许是为我等,也许……是为武后。”

“不是为那苏大为便好。”

停了一停,悟能的声音又道:“苏大为的手下颇有能人,我们这次出手,真不知……”

“师弟,收了妄念,一切都是修行。”

悟净带着域外口音的声音响起。

“再则,苏大为本身修的是道家神通,与我佛门虽有旧,但法师在时,还可驱使一二,如今法师不在了,只怕也不会为我等所用……

让他与李敬玄相争,是消耗道门的力量。

这于我教,大有益处。

师弟毋须多虑。”

“是。”

……

“以我看右相那边,也不像是能等的样子。”

苏家宅中,从书房的方向,透着灯光。

苏大为的声音侃侃而谈:“双方都在暗中各使手段,我这边的暗线和暗桩都在活动,右相那边,只会更甚。我怕明日朝会,就会有一场恶战了。”

“阿郎,那我们……”

“这场较量的关键,在于圣人。”

“圣人?”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苏大为放下早已凉透的茶杯,淡淡道:“我与李敬玄,想的都是如何抓到对方的破绽,将在朝会上,展露给百官,给陛下看。

都察寺之事,乃陛下圣心独运。

谁能得到圣心,就能得到都察寺。”

“可是陛下不是不愿阿郎你掌都察寺?”

“所以,我们唯一的机会,就在于让陛下更加忌惮李敬玄。”

苏大为语气从容不迫。

但李博却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这一切说来简单。

但是如何让圣人忌惮李敬玄?

应该换句话说,圣人忌惮李敬玄吗?

圣人用人,一向是既用且防。

他肯定也是防备着右相的,但为何李敬玄仍能压服左相阎立本,独揽大权?

那是因为他有用。

陛下必须依仗李敬玄的能力,才能稳住朝廷百官、宰相、武后、世家高门、寒门、军功贵族、军将等诸多力量。

李敬玄的有用,正体现在,他能维持这个平衡。

不到万不得已,哪怕圣人心有疑虑,都绝不会去动李敬玄。

这人,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