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处斩(一更)
孙举人惨死家中,满地猩红,脸上被打得血肉模糊,几乎认不出模样来。
看过惨状的人,都忍不住恶心作呕,这时候众人才慢慢反应过来,那个赵屠夫似乎真的是残暴不堪!再想到靳安安那柔弱的小身板,如何能扛得住啊!
官府接到报案之后,立马就开始抓捕赵屠夫。
但此时的赵屠夫,在知晓自己杀人之后,连家都没回,直接就从岐安府逃了出去。他身上没带多少钱,坐不了水路上的船,他就从陆路上避开人群走。
一连没休息跑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是离岐安府越来越远。
正当他打算松一口气,准备在山洞里将就一晚时,沉沉夜色里忽的传来了磨刀的声音,赵屠夫心头石头又高高悬挂而起,朝着山洞外面看了眼。
树影夜色之下,背脊宽阔又高大的男人,正蹲着霍霍磨刀。
那把刀,在石头上磨得锃亮,锋芒骇人。那是一把断刀,约莫是断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并不影响它的凌厉刀锋,依旧是让赵屠夫脚底一软。
男人身边还有个人站着,手持折扇,似笑非笑玩弄着扇柄说:“哥哥,从边陲来回,你这把刀也好久没用了吧?可得磨快一点,不然一会儿姓赵的可就跑了。”
“嗯。”
赵屠夫骇然!他看到的这两个人,正是周朔和秦郅!
他们竟然要杀他!
赵屠夫可以肯定,他们绝对没有在开玩笑,这两个人身上带着的,绝不是普通人的气息,尤其是周朔,一身煞气,那是手上真正沾过血的人才会如此!
他们提起杀人,如同平日里吃饭喝水一样轻描淡写,莫不是真如同坊间所言,周朔真的是当土匪回来的?!
正在赵屠夫震惊害怕时,磨刀声已经停住。
他没来得及跑,一把折扇凌厉裂空而来,他心中一骇,转身之时,折扇却打在了他的腿上,剧烈的疼痛从膝盖传来,他疼的在地上直打滚。
根本爬不起来。
随着赵屠夫的呻/吟,山洞里正烧着的干柴爆了一声。
两个人朝着他走来,秦郅啧啧两声,“这就打算跑了?我们还没动手呢。怕什么,我大哥下手很快,不会太痛。”
赵屠夫疼到站不起来,额头上冒着冷汗,痛苦看着周朔。
周朔脸色冷厉吓人,一脸杀气,那把断刀上倒映着火光闪烁,像是寒光。
赵屠夫咬牙问:“我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们为何不愿意放过我?!只要你们愿意放过我,你们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豆大的冷汗滴落。
秦郅嘴角带笑,但寒眸里却一片凉薄。
周朔更不必说,杀意凝聚,压根儿就打算放过赵屠夫,也不愿意和他多说话。
倒是秦郅来了闲情逸致,笑着看了眼周朔,施施然说:“谁让你正好在我大哥的地盘上行凶呢,我大哥这个人最是爱管闲事,肯定不会放过你这样的人。更何况,你还欺负了我未来嫂嫂,你不死谁死?”
“好了。”周朔打断了两个人之间谈话,朝着赵屠夫更近一步,他眉头拧着,很是不快。赵屠夫步步后退,毫无反抗之力。
只见一道凌厉寒光,从眼前晃过,刀锋上倒映着赵屠夫惧怕的脸,一刀下去,惨叫声响彻整个山路。
惊鸟俱飞。
一只断手骨碌碌滚到了脚边,周朔神情不动,没看一眼。
黑色断刀上,丝丝血珠,从刀刃上滚下,滴落在灰尘之中。
“没用的东西。”周朔厉声说,说的正是赵屠夫。
他一刀过去只要了他一只手,没要他的命,结果人就没撑住吓晕了过去。周朔绷着唇,想到许多年前在边陲时,好多男儿拼了最后一口气,都要护住身后的山河。
有的人以身固国,却有的人在他们守护之地做些腌臜之事。
他们保护的百姓,不是像赵屠夫这样肆意殴打欺辱发妻,以一己私欲伤害别人的。
“的确是挺没用的。”秦郅笑了声,眼中神色莫辨,“他这样子我可不愿意碰,就叫肖远直接来收人吧。”
“杀他我都觉得是脏了大哥的刀。”
秦郅转过身,朝着黑暗之处而去。
周朔冷眼看了下昏死的赵屠夫,转身跟上。从赵屠夫出现在周家附近开始,周朔就已经让人跟上了他。
得知他杀人潜逃之后,周朔勃然大怒,抽刀就跟了上去。
一方面,是觉得赵屠夫太过暴虐恶毒,想要为民除害。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替宋青婵出一出那日在县衙门口的气。
但岐安府不是边陲,不是任由他杀戮之地,他出气之后,有罪之人,应当交由官府来裁决。
赵屠夫的逃亡之旅仅一天一夜就到此结束,甚至还搭上了一只手和一段不可磨灭的噩梦。从大牢里醒过来,赵屠夫一个男人,哭得撕心裂肺,还指认周朔想要杀他。
周朔不会骗人,就闭嘴不说话。
秦郅解释说:“当然不是!是我和周大哥见义勇为,想要将真凶抓捕归案,但是姓赵的负隅顽抗,没了办法,我们才动了手!”
你就扯吧!
肖远当然知道秦郅在扯,但还是接受了这一番说辞,在六月末时,就将赵屠夫的杀人罪定了下来,判处秋后处决。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而靳安安呢,和离之后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水深火热,的确也有人指责谩骂她的不是,但是更多的,却是怜惜敬重她的所作所为。
她也没有一直留在刘家,而是用身上仅有的积蓄,在城里支起了个小吃摊儿。
日子虽然清苦,却也慢慢好了起来。
这时候宋青婵在给刘襄上课和料理婚事事宜的繁忙之中,也收到了李如云的邀约。
上次在三阳观时,李如云似乎有许多话要与她说,宋青婵也就没拒绝。
应邀之日,李如云煮着一壶好茶等她前来。
先是品了茶,又赏了画,最后还看了挂在她闺房之中的一副歪歪扭扭的字,上面大大书写了一个“清”字。
“这是?”宋青婵目光微凝,能看得出,这个字迹相当稚嫩,不是什么名家所写,也不知怎的,竟然被李如云这样宝贝细心裱起。
李如云眼中露出怀念之色来,手指抚摸过字迹周边,“这是我六岁时写的字。”回想起来,她笑了下,“教我读书的吴先生和我说,世间浑浊,保持清心,自能通透无畏。那时,她教我写下这一个清字,我一直不曾忘记她的教诲,将这一字铭记于心。”
“原来如此。”宋青婵点点头,“吴先生是个有才之人。”
保持清心,自能通透无畏。
虽从未见过吴先生,但这一席话,却与宋青婵处世全然一样。
李如云端庄笑着,背脊挺直,将女子身上的闺秀气和书卷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闺房外光阴斗转,日头偏斜,檐下阴影厚重更近一步,她替宋青婵添上茶水,眼中回忆之色不减,“吴先生是我此生最是敬佩之人,只可惜,我十三岁时,她就离开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