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不想篡位的宗亲不是好宗亲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的心里是那个后悔啊!

连肠子都悔青了!

怎么可能不青!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瞻前顾后的是什么?不就是崇祯的正统名义吗?想比于篡位,光明正大的继承皇位多好。

可就是为了这个光明正大,自己一直拖到现在,当然也不算是拖,毕竟,这边建奴刚解决一年多,可也就是这一年,看看现在流寇横行到什么地步了。

今年一年,发生了多少大事事?

正月,自己还在朝鲜的时候,李自成就攻下承天府,也就嘉靖皇帝出生地湖北的安陆州,在那他被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三月,又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五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八月,督师孙传庭拥兵10万出关。九月,与李自成对垒于郏县,后大败明军,斩首四万余级。随后李自成乘胜挥师西进。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呃,现在还没消息传过来,但也是早晚的事情。

要是一年前,自己就用这个“大明通宝”把崇祯的正统给偷走了,现在那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的事!

看着表情变幻不定,甚至有些难看的世子爷,明正问道。

“爷在想什么?”

“想篡位!”

瞬间,明正傻了眼,这傻白甜似的天皇,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天皇皇位,爷要是想要,爷拿去就是了,那用得着篡,反正人都是爷了的,

“篡什么位?”

“大明的皇位!”

抬头看着明正,朱国强义正词严地说道。

“不想篡位的宗亲不是好宗亲!晚了,晚了下手晚了啊!”

得,再晚也要做。赶紧得,把造币机弄上,为篡位大业添砖加瓦吧!

……

当朱国强在那里发愤图强,往篡位大业上迈上最关键的一步时。远在京城的崇祯这个时候,却压根想不到,有人想篡位。甚至要是有人站出来篡位,他估计都会欢天喜地的把皇位交给他。

这大明的皇帝当的也太难了!

十六年了!

崇祯只感觉过去十六年的岁月好像是一条充满泥泞的道路上,一年难过一年的艰难前行,路越走泥就越深,两只脚愈走愈难不说,而且愈陷愈深。不断有新的烦恼、困难在等待着他。往往一个苦恼还没有过去,第二个苦恼又来了,有时甚至几个苦恼同时来到。

为什么会有这样?

他有时似乎明白了,有时又不明白了,根本上是不明白!

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断绝要当大明“中兴之主”的一点心愿。尤其是去年,当辽东克复的消息传来后,他更是不止一次的表明他就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但是短短几个月后,从进了正月起,他就不对臣下公然说出他要做“中兴之主”,但是他不肯死心,依然默默地怀着希望。

从今年年节之后,从承天府——那可是世宗皇帝的潜邸之地,被闯贼攻克,然后就是接连不断的败报,使他的“中兴”希望大受挫折。

在关外的大胜之后,关内剿匪的一败再败,透支了他几乎所有的信心。他原指在关外大胜之后,朝廷可以全力收拾关内的流寇,可不曾想流寇却越战越强。

反观官军呢?

一败再败。

在各种不幸军情败报接连着传到他的面前时,他每天能做的也就是于黎明在乾清宫丹埠上拜天祈祷,还经常到奉先殿跪在祖宗的神主前流泪祈祷,希望上天和二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能给他保佑。

可是已经许多天了。但国运并无转机。

怎么办?

现在潼关那边怎么样了?

又一次,崇祯想到了孙传庭,也不知道汝州那边战事怎么样了,他孙传庭有没有替朝廷解决掉闯贼?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只见王承恩匆匆进来了,一进殿就惊慌失措地说道。

“皇爷,孙,孙传庭败了!”

什么!

“这怎么可能,他孙传庭领十万人马,怎么可能会败了!”

崇祯惊恐大声质问道,然后首辅陈演和几位阁臣也都过来了。他又看了其它人的密奏,立即愤怒谩骂,继而痛哭,叹息孙传庭是庸才,辜负他的信任,这个时候,他显然不会再提几次下旨令其出关的的事情。

“陛下,孙督师虽是有负圣恩,但其已经当场战死,臣以为理应给予赠荫。”

“见到尸首了吗?”

崇祯恼声问道,

陈演一听,只得答道。

“战场上许多尸首遭刀砍斧碎。实在是无处寻觅。”

“无处寻觅又岂能证明他已经当场战死,朕以为他很可能是自觉有负圣罪,诈死潜逃,既然如此,又岂能给予赠荫!”

“陛下,”

陈演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这陛下怎么就这么薄情寡义啊。可这个念头也就是在心里一闪而过。

“陈演,此事无须再议,朕问你,现在孙传庭兵败,中原局势如何?”

“回陛下,孙传庭兵败后,闯贼即以其帅旗骗开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闯贼……”

“什么!”

有如惊天霹雳似的消息,让崇祯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众卿,眼,眼下潼关失守,这,这接下来如何是好啊!难道任由闯贼横行中原,残杀我黎民百姓吗?”

面对皇上发问,陈演犹豫道。

“陛下。唯今之计恐怕只有请辽东边军入关,才可能挽回局面。”

辽东边军!

辽东边军有那些?

无非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还有祖泽润的“宁锦军”,可他们在那是要防备建奴的,防备朱慈颖的。

“调辽东边军入关,不是不行,只是……”

崇祯沉吟片刻,狠狠地说:

“朱慈颖骄横跋扈,朕已百般隐忍,仍然不知俊改!调辽东边军入关,岂不是让其无人钳制。”

皇帝的回答,让陈演立即变成了哑巴,而魏藻德等阁臣也是耳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倒是蒋德璟小心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朱慈颖虽然骄横跋扈,然目前中原寇氛猖撅,尚无宁日,像他这样有阅历、韬略之将才亦不易得。望陛下从大处着眼,待其以功覆过。有朱慈颖在,不惟闯贼胆慑,即献贼亦有所顾忌,不能肆志中原。看闯贼不敢分兵山东,就可见平虏大将军之威,臣以为,要是以其为帅,领其领兵回援中原,必定可平定流寇。”

什么!

盯着蒋德璟,崇祯大声质问道。

“蒋德璟,你屡屡建言调平虏军入关,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朱慈颖骄横跋扈不假,可确实难得之良将,既然其能平虏,必定也能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