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去转转啊

安阳城一战后,盛夏才刚刚到来。

对于宁军来说,此时进军豫州是最好时节,豫州是中原粮仓,现在这粮仓正在丰收。

正因为如此,唐匹敌没有耽搁,大战之后几天就率领大军离开安阳。

出发前,唐匹敌在城门口对李叱说道:“这次南下,最大的障碍不是敌人,是什么你知道吗?”

李叱叹道:“是什么都好,你的意思是,我可以继续去搞钱了。”

唐匹敌哈哈大笑,他手指着南平江方向说道:“大军渡江,靠的还都是渔船,我看那安阳船坞虽小,但可造战船,虽然一年也造不出两艘,也没必要让它闲着。”

他对李叱说道:“豫州水路不多,我宁军战兵还没有多大阻碍,将来若打到京州,水路纵横,没有船不行,光靠那些小船也不行。”

李叱道:“造大船,还是要到江南的大船坞里才行,安阳船坞太小了,我先造着,以后到了江南再造。”

唐匹敌点了点头道:“如果楚军在南平江上有一支舰队的话……”

李叱愣了一下。

因为楚军并没有舰队,所以他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此时唐匹敌提起来,他才醒悟。

若楚军真有一支大规模的水师在南平江上,宁军不可能随意渡江。

“楚军几乎没有水师,尤其是在北方。”

唐匹敌道:“能造几艘就造几艘,也许用不到,用到的时候就有奇效。”

李叱点头:“听你的。”

说完之后唐匹敌率军渡过南平江,目标豫州大地。

李叱分派了一支队伍留守安阳,然后带着其他队伍返回冀州。

如今冀州是宁军根基之地,必须先稳下来,所以南下的事,李叱和唐匹敌不能同去。

手下猛将,全都给了唐匹敌,澹台压境,高真,程无节,还有武先生等人。

所以李叱回冀州城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余九龄。

马车上,余九龄坐在那,这家伙找了个口袋,装满了葡萄,把口袋挂在脖子上吃。

吃了这一路过来,葡萄几乎吃完了,口袋里都是葡萄籽。

余九龄一边吃一边自言自语:“唔……爆汁,很美。”

“九妹。”

“在呢。”

“夺安阳你有大功,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还真没想过。”

余九龄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想要的,就觉得我有用,这感觉就美滋滋。”

李叱道:“要不然回到冀州之后,我把双星楼给你买下来吧。”

余九龄道:“当家的你这是什么话,好像我满脑子都是这些事,这样显得我多不正经……你还是考虑一下别的吧。”

李叱问:“那考虑什么?”

余九龄道:“考虑一下建个新的,大的,就好像当初崔家的那楼子一样,咱们也从西域各国搜寻美女,还要去那个老唐说过的桑国找,再想办法让夏侯搞一些黑武大妞儿过来,想想就带劲儿……”

他说的眉飞色舞,看到李叱眯起了眼睛,余九龄随即讪讪的笑了笑。

“当我没说……”

余九龄扭过头,继续吃葡萄。

李叱道:“我听安阳城的商人们说,顺着大河南下,会经过一个叫鹿城的地方。”

余九龄问:“那地方怎么了?是战略要地吗?”

李叱道:“对你来说是。”

余九龄道:“对我来说……噫!当家的果然是当家的,就是不同凡响。”

李叱道:“我就随口一说,怎么就不同凡响了。”

余九龄道:“我以为当家的意思是,要想在冀州建造一座全中原一流的青楼,就要去各地实地看一看,尝试一下,学习各地的经验……”

李叱道:“我知道给你什么奖励了。”

余九龄眼睛一亮:“是什么?”

李叱道:“回冀州之后,我让人到沈医堂,帮你配一些补身子的药,我怕你把自己祸祸死。”

余九龄一摆手:“那不能,我虽然年少时候很单纯,比我小的都知道男女之事是什么,我却不知,但我现在绝对是此中强者,风流小郎君,急速小马驹,所以说,大器晚成指的就是我。”

李叱道:“你小时候,特别小?”

余九龄愣了一下,然后表情都变了:“噫!”

余九龄道:“当家的莫吹牛,谁小时候还不小了。”

李叱道:“我啊,我大器天成。”

余九龄沉默片刻,默默的伸出一根中指。

“不过确实有件事要交给你。”

李叱道:“老唐率军南下,如今冀州兵力空虚,青州,徐州,兖州,乃至于北境之外,无数人就会觊觎冀州。”

余九龄道:“当家的你只管吩咐。”

李叱道:“我想让你扩大咱们的密谍队伍,刚罡和陈大为帮你,不要管出身,只要适合去做密谍的,都可以吸纳,但这样的队伍不好带,还要约束纪律……”

余九龄道:“这没问题,交给我!”

李叱道:“我以后会拨给你一大笔钱。”

余九龄眼睛都亮了:“真的要在冀州建青楼吗?”

李叱抬起手在余九龄脑壳上敲了一下:“建你个大贱人……”

他笑了笑道:“建,确实是要建,但不是在冀州,也不只是青楼。”

“酒楼,青楼,赌场,茶馆,这些地方,这些身份,都可作为掩饰。”

“往兖州,青州,徐州,这些地方的战略要地,分派得力人手,我会让你宁哥从廷尉军分派人手协助你。”

李叱看向余九龄道:“但可说好了,钱拨给你,建起来之后的经营不能不当回事,还是要赚钱的。”

余九龄拍了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李叱道:“还有一件事,你千万要认真对待。”

“当家的你只管说。”

“分派出去的人手,所有名单都必须保存好,你保留一份,交廷尉军保留一份,要尽力保证我们的人安全,他们在外边提心吊胆,也不能回来之后连个身份都没有。”

李叱看着天空,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孩子放出去了,辛辛苦苦,甚至拼了命,名单没了的话,回家娘不认他,多寒心,所以名单必须保密,且必须保留。”

“知道!”

余九龄应了一声,把李叱的话记在心里。

一个月后,冀州。

宁王府。

连夕雾等官员呈递上来一份条陈,仔细规划了冀州这边的民治诸事。

李叱看过之后,略作修改,就下令颁发下去。

“民心所向,才是根基所在,大家都说现在冀州是根基之地,那是因为冀州百姓们认我们。”

李叱看向诸多官员,稍稍停顿后继续说道:“如果以后能做到各地百姓都认我们,那各地都是我们的根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