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261~262

==·考试·==

蒙恬李信等人在草原四处征伐的时候,咸阳同样没有闲下来。

首先便是军队的粮草供应。

草原上作战的特点便是战线拉得奇长且路线随时可能变动,想要补给军队的粮草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好在,嬴政早有预料。

他在决定攻打头曼部落的时候,便已经决定顺便将东胡、月氏等部族一并拿下,所以在最开始规划运送物资的路线时,便已经将其他部族所在的位置考虑进去。

所以在李信将头曼部落拿下,蒙恬则带兵横扫东胡等部族的时候,通往这些地方的火车也都及时连通了这些地方,并成功将粮草送到了蒙恬与李信的手上。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人力财力物力自然必不可缺。

咸阳在两人带兵征战的时候,同样为了调度这些资源忙翻了天。

而对于百姓而言,这些事儿也并不遥远——

但凡家中买了一份新闻报纸的人家,都不可能错过了军队与游牧民族交战的最新消息。

……

林阡回到咸阳也已经一年多了,除了时不时传来的前线战报外,日子过得平淡温馨,几乎没什么波澜。

不过最近将有一件大事儿发生——

那些第一批进入学校读书的学生顺利的已经升到六年级,马上就要参加结业考试了。

这结业考试一旦通过,他们就能拿到毕业证,以此寻找更好的工作或者进入初中继续学习了;可若是不通过,要嘛就再读一年六年级,要嘛就只能从学校离开了。

嬴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其非常关注。

只是前线频繁传来战报,嬴政与李斯等人必须将更多精力放在前线战报之上,以防止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都能及时处理,所以没办法离开咸阳宫太长时间。

但学校的第一批毕业学生意义非凡,嬴政不可能完全不管。

于是,林阡就被派到了学校。

她到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正在为学生做最后的考前动员——

“大家苦读六年,那么多的苦与累都吃完了,若是在这最后一次考试中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书,那可就要重新复读一年,或者连复读的机会都没有,你们问问自己亏不亏?!”

“你们再想想,初中的课程可与小学的不一样,不但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还有你们向往的秦律、兵法等等课程,这些知识以前可都是只能让贵族学习的!你们若是错过,往后余生想起来都会后悔得流泪……”

林阡站在教室外面,眼神颇有些新奇。

她原还想再听,却因为被校长发现而只能跟着对方去往办公室。

坐定之后,校长直接问道:“不知道谷丰侯今日前来,可是为了几日后的毕业考试?”

林阡笑着点头:“正是如此。”

校长咽了下口水:“我们也是第一次举办毕业考试,若是谷丰侯有什么意见或者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还请不要介意,直接告诉我等,我们定然会在第一时间改善。”

林阡赶紧摇头:“考试还没有开始,我怎会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妥?”

那校长却立刻将自己对考试的安排和盘托出:“其实毕业考试与之前每一年的期末考试都没有太大差别,仍旧是和其他年级一起考试,监考老师各年级的交叉。”

林阡愣住:“没了?”

校长看了眼林阡,迟疑道:“没了。”

林阡有些意外:“到底是毕业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就可以到外面找工作了,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再严肃一些才好。”

校长有些茫然:“还请谷丰侯不吝赐教。”

林阡又没上过学,小学毕业考试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她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但……

她知道高考是什么样子啊!

虽然在小学时候就用高考的考试制度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在不曾施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且只有成绩合格才能升学的时候,将每一次的毕业考试都当做高考对待,似乎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毕竟,好些学生即便是拿到了毕业证,也可能不会再进入初中读书。

毕业证,就是这些学生未来的通行证了。

于是她将自己知道的,一个年级单独考试,糊名制度,统一阅卷等等制度全都告诉了校长。

校长听得是一愣一愣的:“有必要为了一场考试就做这么多的准备吗?这会不会太夸张了一些?”

能被选中当校长的人,脑子至少不会傻。

他在听到这些措施从林阡口中说出来,并知道具体是如何施行的后,立刻便知道了这些都是为了防止考试作弊——

有些是为了防止考生考试作弊,有些却是为了防止老师阅卷徇私。

但……

有必要吗?

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学毕业证而已。

林阡却笑:“既然这考试是为了给咱们秦国选拔人才,那么最基本的公平还是需要做到的。不要怕麻烦和夸张,或者觉得想太多,只有不怕麻烦和多想一些,最后的结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校长顿了顿,点头:“全国统一阅卷只怕是来不及了,但糊名与推迟考试时间,让毕业生单独考试还是可以的。”

林阡莞尔一笑:“那行,我等你好消息。”

……

项羽与项祢姐弟作为毕业生,自然也要参加今年的毕业考试。

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本都定好了考试时间,最后却突然改了时间,说是要让他们单独考试。

项羽倒是不在意,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不管是什么时候考试、又或者考试什么内容,他都有足够的自信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成功拿到毕业证。

项祢也是同样的想法。

考试时间与内容对她而言没什么区别,所以完全不用关注。

但……

项家其他人就有些麻烦了。

当初学校招生之前,还曾招聘了一批老师。

项家但凡有本事的人,除了项梁之外全都跑去报名了,而最后的结果也相当喜人——

项家报名者众多,最后成功被录取了近四分之一。

别小看了这四分之一,要知道正是这看起来有些寒碜的数字,成功让项家在当地恢复了些许名声,当地百姓对项家人的态度都因此好了不少。

但与之相对的,却是项家子弟必须送到咸阳读书。

项羽项祢还好,前者不受拘束却聪明,后者聪明还沉稳,于是到了咸阳也没有荒废学业,每次考试仍旧可以拿到班上的前一二名。

可其他项家人却既没有项羽的脑袋,也没有项祢的自制力。

在没有家长时刻紧盯的情况下,即便项梁时常考较他们,也没能阻止得了他们成绩跟泄洪似的一路下降。

来到咸阳的项家子弟共有十多个,顺利进入六年级却只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