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三七

137

长安君换了一身衣服,直奔公子丹的住所。

嬴成蟜其母为楚人,自幼耳濡目染,跟着母亲也学了几句能用得上的楚语,因而他便自报身份说是楚国来的游士。

住所的管事闻言,没多问就请他入室,可见虽然公子丹为废太子,燕国还亡国了,但他平时私下会面的游士、侠士却不少。

合适么?长安君落座之后,在心中记了一笔。

片刻之后,公子丹姗姗来迟。

“楚国来的儒生?”

公子丹人还未至,声音先到。他噙着笑意步入正室:“我还以为——”

后面的话,在长安君扭过头后戛然而止。

青年公子猛然瞪大眼,如同吓住般呆愣在了原地。他怔怔看着面前的少年郎君,张了张嘴、又缓缓阖上,最终万般震惊和困惑化成了一种死气沉沉般的了然。

刚刚摆在面上的热情与客气悉数收了回去。

公子丹的情绪空洞得可怕:“是他叫你来的。”

长安君偏偏就准确地意会到公子丹口中的‘他’是谁了。

只是见了一眼就被识破身份,长安君还是有些惊讶。

“很意外吗?”

公子丹见他神情,苦笑道:“公子是真惊讶,还是假意外?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像他。”

长安君这才明白。

嬴成蟜的眉眼、轮廓与嬴政一样更肖其父,因而兄弟二人的容貌也像了那么四五分。仅这四五分,竟也是叫公子丹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是将王兄的容貌,恨不得要刻进记忆里啊。

而后,公子丹脸上的那种死寂与了然,骤然化成滔天的愤恨。

他猛然向前,走到长安君身边时又好似不知如何是好。公子丹于长案前反复踱了几步,就是不肯坐下。

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愤慨地一甩长袖,指着长安君,一张略微圆润的脸蛋憋得通红:“他是叫你来看我笑话的么?”

长安君拧起眉头。

“你觉得秦王会派人来看你笑话?”他反问。

“哈哈,为何不会?”公子丹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一番笑声。

他整个人都气得发抖,死死攥着拳头,手背的指节、经络因此发白发青:“我若知道他这么恨我,恨到灭我的国,我决计不会如此欢欣鼓舞地回来受辱!我以为……哈哈哈,我以为他是……”

到最后,公子丹说不下去了。

只是面对着端坐的长安君,公子丹狰狞道:“派你来,我倒要看看你回不去了,他会是什么反应!”

长安君:“……”

这,这算是维桢夫人给自己的考验么?

面前的公子丹近乎癫狂,却只让长安君觉得莫名其妙。燕丹是王兄的旧友,也是维桢夫人曾经的学生,他都知道,然而长安君不论如何也没想到,原来在现在的燕丹心中王兄竟然是这般模样。

至于对方的威胁,他倒是没放在心上。

“你要是扣下我,或者杀了我,”长安君说,“是觉得秦王能还你燕国,还是谋害我的性命会为你带来什么好处?”

公子丹答不上来。

在场二人谁也不傻——假如长安君在蓟城出现什么三长两短,那秦王就不单单是打下燕国那么简单了。

意识到这点,公子丹猛然泄了气。

说那些话,他本也就是发发脾气,没有真的要伤害长安君的意思。

他又哪儿来的底气和资格去谋害一名秦国的公子呢?

颓唐之际,公子丹踉踉跄跄,近乎狼狈地跌坐在长案对面。

见他落座不语,长安君才缓声出言:“非为王兄派我来,是夏阳君要我来的。”

听到夏阳君三个大字,公子丹又是愣了愣。

而后,他凄凉地笑出声:“她抛弃了我,还要你来做什么?”

“抛弃你?”

长安君流露出不苟同的神色。

“公子,在咸阳时,我亦同维桢夫人读过几年书。”他斟酌一番,选择打感情牌:“仔细算来,我还是你的师弟。同在一名先生门下读书,你觉得夏阳君是会抛弃学生的人么?”

公子丹沉默不语。

就在长安君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对方轻声出言:“维桢夫人不是那样的人。”

一句“维桢夫人”让长安君悬着的心落地。

“她也没有抛弃我。”

公子丹继续开口,话音很轻,几乎为喃喃自语:“当年夫人明明可以把我当陌路人,可以拒绝燕国使臣,但她没有。”

长安君侧了侧头。

这说的应该是邯郸的事情吧?

那个时候王兄年幼,夫人也很是年轻,长安君约莫着还没出生呢。

“她明知秦、燕终究会有一战,知道自己会到秦国去,连她自己都不安全呢,却还是收下了我。夫人教我识字,陪我玩耍,蹴鞠缝得凑凑合合,却是第一次有人为我亲手缝制物事。

“我知道她更喜欢阿政,也知道她为吕不韦的妻子,终究有一日会到秦国去,可她没亏欠我什么啊,尽心尽力、不曾偏颇。邯郸那些日子,我都记得,不是因为念旧,而是……”

燕国并入秦国版图后,燕丹无一日不在恨。

恨昔日友人冷酷无情,用他的铁骑踏平了一国的尊严。

恨往年的师长选择了秦国而非燕国,同为学生,她从未考虑过像爱护秦王一样爱护他。

但燕丹更恨自己。

恨他天真,理所当然地以为秦王政放他回来是要放过燕国。

恨他无能,不能力挽狂澜,不能以一己之力挡住秦军千万的军马。

他最恨的是软弱。

到这个地步,十几年的苦难与希望化为尘土,荣誉、责任与为弃子的屈辱压在心头——可即便如此,燕丹还是记得,他始终忘不掉维桢夫人与阿政在邯郸的日子。

思及此处,及冠没几年的青年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

公子丹以袖掩面,哭至哽咽难言。他含含糊糊说了什么,长安君没听明白,却读懂了面前之人的情绪。

回想燕丹一生的遭遇,长安君也大抵明白了。

父亲厌弃、母亲蓦然,一辈子颠沛流离,他在邯郸的日子比在蓟城还要长。太子之位不过是个空名,寄人篱下的日子再怎么说也不会好过。

与维桢夫人,与王兄相处的那段日子,恐怕是燕丹记忆中最美好的日子。

“结果到头来,”燕丹抹了抹泪,“只有我在惦记着那些年岁,像个笑话。”

长安君默然不语。

公子丹与王兄过往的事情,他听说过大概,与之无关,便也没资格置喙。所以长安君能做的仅是静静等待。

待到公子丹的心情平复了下来,收敛情绪。

“维桢夫人要你来做甚?”公子丹问。

“夫人要我为你捎来一份礼物。”

说着,长安君才把长案边三尺长的木匣子拿了过来。

早在离开咸阳时,他就按捺不住好奇心,打开了木匣子。当时的长安君还在困惑夫人的目的,如今见了公子丹,知晓了他与田光的“密谋”,长安君多少明白了维桢夫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