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山雨欲来
吕大将军怒目而视,如果目光能杀人,郭鬼才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次。
郭嘉笑着眨眨眼,看吕大傻子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才轻咳两声,不疾不徐缓缓开口,“方才奉先将军说的已经足够,嘉接下来要说的,是目前暂居藏书楼的名士大儒们。”
是的,暂居。
藏书楼建在内城外城边界处,周边空出了很大一片地方为大儒士子修建落脚处,宅院不大,但是一个个排列整齐,和高耸入云的藏书楼也算是交相辉映。
但是他们好像低估了那些书籍对大儒们的吸引力,几乎每一个见到藏书楼的老先生都对给他们安排的住处毫不上心,找了个合心意的角落要了铺盖卷儿就不走了。
郭嘉说到这里,特意停了一下强调道,“主公,我真的劝了,奈何磨破嘴皮子也没有用,他们已经被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勾了魂儿,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耳朵。”
学问越是深厚,对那些书就越看重,好几位老先生看到原本以为被董卓焚毁的绝本古籍后当场痛哭失声,他只能让人在藏书阁临时隔出一间间小房,按照老先生们的喜好准备了书案和笔墨纸砚,等他们过了这阵儿稀罕劲儿再说搬去住处的事情。
“郑司农能来,着实是意外之喜。”原焕听到郭嘉提到的几个名字,不由感叹知识就是力量。
郑玄郑康成,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通晓今古文经,博采众长,遍注儒家经典,乃是当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最最最重要的是,郑玄学识广博,还广收门徒,弟子多达数千人。
这年头读书人少,能学出本事的读书人更少,郑玄身为大儒,他收的徒弟整体质量自然比其他读书人高,老师已经到了邺城,不愁学生不来。
而且,郑玄郑司农的名声在读书人之间,比汝南袁氏在天下世家中的地位更高,那么大一块金字招牌,说是意外之喜完全不为过。
党锢之祸害人不浅,大儒名士是被迫害的重点对象,郑司农从四十五岁被禁锢,到了五十八岁黄巾之乱解禁,前前后后长达十四年。
所谓经学的集大成者,说的就是他在被禁锢的十几年间打破了经学的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了“郑学”,让“郑学”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经今古文之争持续数百年,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争斗不休,如果不是他兼通今古文经,博采众长注释经典,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经今古文之争,或许经学就会在两派的互相攻讦之中慢慢没落。【1】
原焕给隐居各地的名士大儒都写了帖子,但是还真没想过郑玄会过来。
黄巾之乱爆发后朝廷接触党禁,当朝执政的掌权者几乎都请过他入朝担任官职,但是老爷子的态度非常坚决,只想著书讲学,不愿意涉足仕途。
何进征辟过,太尉府征辟过,司空府征辟过,司徒府征辟过……
几乎所有有资格征辟属官的地方都给那人抛过橄榄枝,只是没有一个成功的,其中包括原主的叔父袁隗。
甚至史上记载,郑玄病逝也是因为官渡之战时,袁绍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让袁谭逼迫郑玄随军,老爷子推辞不得只好抱病随行,最终在途中病逝。【2】
人家为了守节不仕搭上了性命,他写帖子的时候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藏书楼里书籍很多,像郑玄那样的大儒家中书籍也有很多,不一定看得上外面的书。
郭嘉扬起唇角,神色见带了几分自得,“主公不知,郑司农拒绝朝廷征辟后一直在青州东莱郡隐居讲学,去岁黄巾贼扰乱青州郡县,郑司农便起了去别处避难的想法,恰巧太史子义在青州大肆招兵买马,州郡之中青壮走的七七八八,焦刺史和孔北海像两只斗鸡一样日日对骂惹得天下人耻笑,整个青州鸡犬不宁,郑司农听闻邺城有座藏书楼,便收拾行囊来邺城了。”
“如此一想,还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原焕笑弯了眼睛,汝南袁氏是一块金字招牌,如果能留住郑玄,就是另一块金字招牌,两块金字招牌同时在他这里,可能他们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
据他所知,郑玄收徒不问出身,只要有天赋有毅力,就算出身贫苦他也一样能教。
和这些相比,他带出来的那数千学生甚至都不怎么起眼了,亲自教的学生有一定数量,而开启民智却是没有数量的,“奉孝奉先,收拾一下,稍后随我去一趟藏书楼拜见诸位大儒。”
他要建学校,要立学官,如果学校和学官面向普罗大众,必然会引起世家的反对,如果这个学官是郑玄,以郑司农在天下士人间的地位,谁敢反对,就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世家大族也都是以治学起家,家族世代钻研的要么是今文经要么是古文经,郑玄以一己之力解决了经今古文之争,就算是世家大族,也不能在学问上对他指手画脚。
人家想教就教,教的是人家自己的学问,郑司农从小就不遵守经学中师法、家法那一套,现在人家已经成了大儒,再让他困在师法、家法之中,怕不是嫌自己日子过的太舒坦。
读书人最擅长杀人不见血,全天下的笔杆子一起戳脊梁骨,哪个世家都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郭嘉对上他们家主公含笑的目光,扬起唇角猜到他想干什么,“主公亲自去请,郑司农应该不会拒绝。”
吕布听的云里雾里,什么去请,主公说要请人了吗?
他们不是要去藏书楼见那什么司农吗?变成把人请到府上做客了吗?
吕大将军眼里的迷惑太过明显,看的原焕忍俊不禁,事情有点复杂,三言两语解释不清,只能让他先迷惑着了。
吕布挠挠头想不明白,索性不再难为自己,他去准备车马,不打扰主公和这郭奉孝说这些听不懂的话。
原焕笑了一声,和郭嘉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继续道,“奉孝刚才说,藏书楼除了郑司农,还有位水镜先生?”
“对,司马德操是颍川阳翟人,和嘉是同乡。”郭嘉嫌弃的切了一声,倒也没说司马徽的坏话,“那人精通奇门遁甲,于兵法之道也有涉猎,学识广博,尤其是看人,那双眼睛忒毒。”
原焕眨了眨眼睛,“水镜先生看人如何?奉孝在他手中吃过亏?”
郭嘉跟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立刻跳了起来,“吃亏?主公不要开玩笑!”
他郭奉孝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吃亏?
司马德操看人的确准的离奇,但是他郭奉孝也没差哪儿去,奇门、遁甲、兵法、经学……他哪一点都不输好不好?
那老头儿就是仗着年岁大,见闻比他多,这才略微强了他一点点,但是也只是一点点而已,如果他们两个一般大,那一点点的差距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