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谢兰芝的态度

谢集将捞取的二万两装满三个箱子抬到主账, 更是亲自打开放在谢兰芝面前。

看着一锭锭长方柱银块,谢兰芝坐在木榻上,她举杯让谢尚光继续倒水, 谢尚光默默倒了半杯, 她却再也没有喝一口,而是放在桌上。

谢兰芝反而拿了个新茶杯, 让谢尚光倒满整杯, 她起身下榻递给谢集。

谢集欣喜地去接过水杯,他想都没想就一饮而尽。

“元帅,这都是从巴结胡匈商人的货色身上搜刮而来的。”谢集道:“还请元帅收下。”

“我要这些有什么用?”谢兰芝将其中个开着箱子盖上,她收回手,背过身,又道:“拿回去吧, 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谢集十分震惊, 元帅为什么不要银子?明明在天京时她到处在谢氏京臣身上搜搜刮刮, 甚至在皇宫蔬果生意上捞钱。哪个举动不都是表现她缺钱?

难道是嫌钱...脏?想到这,谢集脸色顿时难看几分。谢尚光都有些不忍, 热脸贴冷屁股的感觉确实不好受。

可他知道元帅最憎恶逍遥丸, 如今五叔又拿这些脏钱上贡实在是有些欠妥。

“元帅。我。”谢集再次要解释请她收下。

谢兰芝打断他:“还需要本帅重复第二遍?将银子拿回去。”

谢集不敢违抗, 只好默默低头:“是!”

他让护卫们将三个大箱子都拿回自己的住处,随后又候在主账内,被谢兰芝打发出去。

谢集一脸失落回军营。

谢尚光和谢颖默默守在谢兰芝身边, 等她看完军务公文,她先问谢颖:“你们五叔一直以来就是这副德性?”

谢尚光满头疑惑, 这次元帅怎么问起狗颖来了?

谢颖抱拳行了个礼, 才道:“五叔一向多疑, 但在元帅面前从不会如此。”

尤其是元帅端的那杯水, 他是毫不犹豫地喝下去。虽说主帅让下将做什么,下将都不敢怀疑,哪怕是嚼炭也会赶着上。

但谢集毕竟是大将军,表现的丝毫不怀疑就有点说不过去。

谢尚光终于明白元帅的意思,她的意思说五叔都不怀疑水有没有问题。是在说五叔对她的忠心不疑,难道不是好事吗?

谢兰芝对此回答并没有多少表情。

她说:“尚光,你将公文都送到谢集那去,从今以后不必再送到本帅手里。”

元帅这是放权不管了?

谢尚光不敢多问,他走到堆起公文的桌子,弯腰一把往怀里捞,然后抱着叠公文往大将军主账去了。

他将公文送过去又很快离开。

大将军主账里,谢集坐在公桌前,他看着成堆的公文,表情阴晴不定。

身边的幕僚谢绣却道:“将军还是将今日的公文处理掉比较好。”

谢集就像找到主心骨一样,他急忙问幕僚:“你告诉本将军,元帅这是什么意思?她是不是在责怪我?”

“您不必担心,元帅放权给将军,她是信任将军。”谢绣为了安抚侍奉的将军,他还特地问道:“还有,请您将进帅帐的事情经过都跟属下说一次。”

“先生,是这样的。”谢集将所有事情告诉谢绣,他不是没有怀疑,但元帅并没有表现针对她的意思。

从她以往的作风,若是对新令和反对她的人,她都会去设套一网打尽,但唯独谢氏,谁胆敢忤逆她,背叛她,她会直接杀过去。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元帅对谢氏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

谢绣听完,他赶忙劝道:“那将军更不用担心,元帅并未怪你,她确实对这笔钱不感兴趣。何况福寿糕被查处一事根本和您无关。元帅是位英明的主,她不会错怪您的。”

“否则,她让耶律太子动手清理胡匈和洛川的大番时,那十日早该您进行惩处,何必留到现在秋后算账。”

“何况您也不必妄自菲薄,忽略自己在一番商都的功劳和作用,对元帅来说,罚你的任何举动都显得弊大于利。所以不如不罚直接放任您。只要您接下来行事稳妥,就不会招致元帅怀疑。”

“真能如此?”谢集万分不确定,他现在一点都看不透元帅的心思,到底有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又或者跟先生分析的那样,元帅会因为他在一番的苦劳而对他宽容以待。

他真的没有自信去笃定。

谢绣道:“将军如果想打消疑虑,不妨亲身试一试?”

谢集顿时猛地抬头,他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你,你要本将军去试探元帅的底线?”

谢绣点点头:“您放心,只要不出格元帅不会责怪你,而且您的试探不是为了挑战元帅。”

“属下觉得您是为了一番商都的贸易能够进行顺畅,是为了谢氏族内集体的利益。所以元帅是不会计较的。”

谢集半信半疑,不过先生说的对,他现在犹豫不决的态度反倒更会引起元帅的质疑,只要他将该尽的责任都做好,不会令谢氏蒙受损失,元帅肯定是不会怪他。

“先生,谢集能得您辅佐真是三生有幸!”谢集忽然起身朝谢绣作揖一下,表示感激。

谢绣表现的受宠若惊,他赶紧也作揖,头压的比谢集还要低。

“将军折煞我也,若不是您将属下从南域调派天京,属下怎会有幸跟随您?为您效忠?”

“你我同心,何愁一番谢氏不盛兴!”

“是,一番谢氏势必受祖宗庇佑,水运昌盛。”

下午时分,上千匹马聚集在一番与胡匈边境上的栈道,以谢兰芝为首都沿着栈道往耶律李黎修的山墙奔驰而去。

隔在边境的栈道上修一纵山墙有点像小长城,盘旋蜿蜒,长大概五千米,主要堵在一番最薄弱的地方。

此处地势低,平谷多,容易让胡匈的铁骑长驱而下,所以修五千米的山墙刚好在补薄弱之处,还在西边设下几条跑道,方便北域骑兵出行,而南边多数凹凸不平,挖了一些类似战壕的沟渠,大概一米五深,宽度不过人侧着的距离,大概不足二十厘米。

要是有人想沟渠偷偷摸摸只能侧着走,还无法弯腰,并且行动极其不便。一个身强体壮的大汉如果掉进去,多半会卡在那里。

仔细一看渠沟下面还有不少削尖的碎石和木刺,就算胡匈派身材矮小的人偷偷摸摸进来,也因为太高,高过一米五的沟渠而露头被射杀。上方则是射弩瞭望台,右侧是投石器,左侧是木头堆砌的乱石乱木,放松机关,这些堆积的如山的掩体就会倾倒将底下完全淹没,因为底下是个凹谷,并且这些地方全在弓箭的射击范围内。

何况胡匈多数挑的健壮如牛的军人作为精锐,此处又窄又小到处充满杀机,几乎震慑胡匈精锐想从此处入侵的野心。

这里沟沟横横的设计,极大增加被入侵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