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晒嫁妆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很快到了鼓槌作坊。

等刘莲芝下了马车, 看到这四周并无隔壁相邻后,不免在心中嘀咕:相公的心可真大,如此偏僻的所在,居然还敢让这些东西在这边搁上好几个月, 难道就不怕遭了贼吗?

好在等相公开门时, 她见那门上挂着的铜锁还是好好的, 并没有一丁点被人撬过的痕迹,提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一些了。

周青林让牛三和喜子把马车直接赶到了院子里,这样待会儿搬运东西也方便一些。

老刘头一直跟在女婿身后,来的路上就听女儿细讲了原委, 等知道这些东西原先一直是存在旁人家里的后,他不禁对这从未谋面的亲家太爷由衷地佩服了起来。

他心里更是好奇, 不知道亲家太爷会给孙子留下些什么东西。

是以等周青林开了房门锁,随后让在一旁, 好让岳父先进屋里时, 老刘头也没推辞,几步就走了进去。

刘莲芝跟随在后, 她也很是好奇爷爷给相公留下的东西呢。

父女俩刚一进屋, 就被眼前满满当当的场景给惊呆了。

原本想着有几木箱的东西就顶天了,谁知居然会有这么多。

这些丝绸布料少说有一百多匹吧, 还有这些花瓶怎么是透明的啊?

刘莲芝的视线突然被眼前一个个精美的花瓶所吸引,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感觉指尖冰凉,摸着滑滑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周青林把所有物品的外包装都留在了储物仓库里, 是以此时不管是瓷器还是玻璃摆件, 都是直接呈放在炕上的, 一眼看过去,说是琳琅满目也不为过。

而老刘头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后,就忍不住指着炕上的玻璃花瓶兴奋道,“这样料子的东西我先前在铺子里也有看到过,听那掌柜说,好像是从......是从......”

老刘头拍着脑门使劲想了想,“对了对了,是从大不列颠岛,听店铺掌柜说,这东西是从很远很远的大不列颠岛运回来的,哎呦,卖的可贵了,就那么小小一个杯子,喏,就和这个差不多的样式,要卖一百多两银子呢!”老刘头伸手指着一个高脚酒杯说道。

至于好好的,他为何会去卖舶来品的铺子,那是因为听李老头说,自己的挂表在那样的店铺里也有的卖,老刘头的挂表可是女婿送的,于是他就想去看看,然后就在铺子里看到这种叫玻璃的东西了。

一听要卖这么贵,刘莲芝立马把手收了回来。

她数了数,像这种透明的物件可有不少。

刚刚爹说铺子里光一个小杯子就要卖一百多两呢,刘莲芝看了看比杯子大上不少的十来个花瓶,一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而此时的周青林也有些发懵,玻璃已从外邦传进来他也是知道的,不然自己也不敢拿出来,他只晓得玻璃制品在这边卖的并不便宜,却没想到居然会这么贵。

周青林心想,早知道会这么值钱,自己前世去养老院时,就该把家里所有瓶瓶罐罐,包括厨房里的几个玻璃泡菜坛子,都收到储物仓库里了。

唉,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短暂的思绪间,牛三和喜子已搬了空木箱进来,等两人看到屋子里堆放着的东西后,同样吃惊不小,他俩先前也是大户人家的仆人,多少见过点世面的,当然明白屋里这些东西的价值,不说造型精美的琉璃制品,就是色彩各异的瓷器也是价格不菲的。

这样想着,牛三和喜子两人一时不敢去装箱,深怕会把这么贵的东西给弄碎了,到时恐怕卖了他俩都赔不起。

周青林却没有顾忌,伸手拿起一个孔雀造型的玻璃花瓶就准备放到箱子里。

这干脆利索的动作把刘莲芝吓了一跳,她赶忙阻拦道:“不行不行,这些东西得用棉絮垫着,不然路上不小心碰碎了,届时岂不可惜。”

说罢,刘莲芝便让牛三和喜子先把屋里的布匹都抱上马车,她准备跟车回家,等拿了棉絮后再过来拉第二趟。

老刘头也是这样想的,“这些东西金贵着呢,咱们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少数服从多数,周青林自然没有异议。

牛三和喜子如蒙大赦,立马扛起布料往马车上装。

就这样,马车足足跑了四个来回,才把东西全都拉了回来。

其中在跑最后一趟时,老刘头还一个劲地叮嘱牛三和喜子,马车尽量赶慢些。

等到了家,发现所有东西都没有被磕碰到后,方松了口气。

之后的几天,刘莲芝和闺女把所有物件,都一一登记上册,然后再统一收进库房。

都说好马配好鞍,刘莲芝准备过几日就去买一批精致的嫁妆箱子回来,到时把瓷器和那些叫玻璃的器具每件都用一只箱子装着,这样就不怕会磕碰到了。

还有就是,有了这批物件后,刘莲芝终于不用再为置办嫁妆的事而忧心了。

......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七月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而司农司的菜地在农人两个多月的精心打理下,已开始有了不小的收获。

看此时的两亩菜地,黑绿色的大叶子下长满了紫亮亮的茄子,碧绿绿的丝瓜和青翠翠的黄瓜挂满了整片棚架,扁豆和豇豆也早就结了出来,而空心菜和韭菜更是绿油油的长了一大片。

地里的菜,除了供应给饭堂让众人食用外,司农司的官吏们基本每日都有蔬菜提回家去。

如今过来上值时,带上竹篮子是每日必不可忘的事。

就这样每种蔬菜都往篮子里装上一些,家里就能省下一天的菜银。

虽一篮子菜真要上街去买的话也就是十几二十文的事,可每天一篮子,一个月下来,能节省下来的银子可就不少了。

更何况菜市上卖的菜肯定没有这么新鲜,这可是刚从地里摘来的。

这样既能省银子又能吃新鲜的日子,不愿意过的就是傻子。

没见这段时日,大伙儿脸上的笑容都多出不少吗。

特别是书吏和守卫们,他们每月的薪俸不高,先前可真是十个汤罐八个盖。

自从不用再往外掏买菜的银子后,立马过上了十个汤罐十二个盖的日子,每个月的薪俸居然都有结余了,这可是往常从来没有过的。

司农司大小官吏每日往家拎菜的事起先并没引起旁人的注意,可这样的次数多了,人家想不注目都难。

特别是挨得最近的工部,看到隔壁司农司的众人每日下值时,都会提着一只竹篮出来,且竹篮子里装满了各种时令蔬菜,于是都好奇这些菜的来历。

难道这些菜是人家合在一起统一采买的,为得就是能省下一、两文的二道贩子钱?

这时就有资格老一些的官员说道:“哪里是买的啊,一看这新鲜程度就是刚从地里摘的,你们是新来的恐怕不知道,隔壁衙门和咱们这边可不一样,人家院子里头可是有田地好几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