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收拾行李就出发

周父找夏老爷子卡一下火凤凰的备案, 夏老爷子本以为凭他的人脉,这事会很简单,万万没想到,他的朋友告诉他, 这事不行, 不仅不行, 这个游戏恐怕还会成为重点扶持项目。

夏老爷子追问之下, 才知道有几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向大领导极力推荐了这个游戏, 各部门审查后, 痛痛快快的就给批了。

听到这话,夏老爷子顿时知道这事不成了,没想到这个小公司居然如此有背景,只能遗憾的转告周鸿途。

而周家这边, 不仅《雍京风云》的版号没卡掉,反而是《刀客》的被卡掉了。

同时收到这两个消息,饶是周鸿途见过大风大浪,也忍不住皱眉:这个养子什么时候这么有势力了?

这可真是太抬举池砾了,为什么会这样, 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

谭玉书担忧他上报的备案被卡掉,很有道理, 因为对于一个游戏来说,做的再好,不能上线也是白搭,这是最致命的攻击手段。

然而谭玉书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此界人, 他只是粗略的了解这套程序, 而不了解为什么版号卡的这么严, 这么难获得。

在当代,游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是一个暴利行当,作为一种辐射深远的娱乐文化类型,对人精神层面影响也很大。

所以上面出于管控市场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种种考量,对游戏版号的审查非常严。

所以在游戏上架前,备案手续非常麻烦,小到每一个npc的台词都要备案,严密审查,确保没有不符合价值观的内容。

火凤凰的《雍京风云》,这么弘扬华国传统文化,根正苗又红的游戏,理论上没有不过审的点。但不排除有人从中作梗,所以他要把这游戏先声夺人的炒起来。

《雍京风云》最大的噱头就是古文化,而拍卖行老板天天和古董打交道,在古文化界,人脉非常广。

那把琴让他赚了那么多,所以找上他的时候,他痛快的答应给他们引见一些比较有份量的老学者。

谭玉书虽然是靠脸保送的探花,第三得的多少有些水分。但古代的科举选拔制度,比现代的高考还可怕,在雍朝文风昌盛的社会背景下,拿到殿试入场券,就已经是文人中的佼佼者了。

他的文化水平在当世可能不够顶尖,但忽悠现代学者,那太简单了。至少随便拿出一篇策论,就能让这些老学者震惊文学功底。

而且他还当过一段时间皇帝秘书,一手书法出类拔萃,在丁老头面前信笔书了一篇完整的《题厄法寺冬韭》后,丁老头看着那遒劲有力的字体,以及那让人击节赞叹的长文,立刻将谭玉书引为小友,让他玩啥游戏,他就玩啥游戏。

见识了整个游戏后,顿觉这个游戏寓教于乐,用青少年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传统文化,用心良苦,意义非凡,应该大力提倡!

所以立刻给自己游戏管理部门的学生推荐,《雍京风云》就这么顺利的拿到了版号。

至于为什么《刀客》拿不到版号呢?

这还用说,它拿到版号才奇怪呢。

当年池砾会想着开发《刀客》这个游戏,是因为他对“全息网游”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恰好那时《刀灵》狠赚了一笔,他就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靠脑电波操纵游戏头盔,精神沉浸在游戏世界中,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实在太难了。但如果只是沉浸式游戏的话,VR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随着科技前进,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进入了5G时代,实现大规模联网很容易,问题其实出在VR设备的硬件条件上。所以《刀客》的核心不在游戏本身,而在那一套运行设备上。

池砾费力改进了一番,终于改良出一套可以植入网游且可以流畅运行的设备,这意味着VR网游真的可以实现。

但那时他太过注重炫技,一时忘形,反而忽略了游戏本身,以至于这个游戏存在很多问题,并不适合上线,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备案问题。

《刀客》之所以叫刀客,就是因为主角是刀客,刀客的刀,总不是用来砍西瓜的。

根据规定,游戏里不可以出现血腥暴力情节,连普通网游都会在这方面做特殊处理,一款沉浸式VR网游,怎么可能允许出现如此真实的“杀人”情节。

国外上架这种游戏会分级,而华国并不存在分级制度,网游是面对所有群体的,这么血腥,谁敢给过?就算过了,能不被投诉?

所以该担忧拿不到版号的人,从来都是它《刀客》。

要不他们重新换个游戏,要不把“刀客”的刀给改没了,不管是哪种选择,需要花费的时间都不少。

抱的别人家的孩子,终究跟自己不亲。他留下的那些东西,周鲲新请进来的那些人,真的全都吃透了吗?

《刀客》作为一款划时代的游戏,《雍京风云》无论有多深的文化底蕴,人们都不会认为它能媲美取得巨大科技进步的《刀客》。

可看现在这种情形,等《雍京风云》上线后,可怜的《刀客》能取得版号吗?

成功借了一波热度后,《刀客》存在的意义已经彻底没有了。对于这个曾经的“亲儿子”,池砾表现的异常冷酷。

接下来就是要抓紧时间优化《雍京风云》,为了撞《刀客》的内测,制作的实在是太赶了,难保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漏洞。

而且说实话,游戏这玩意,确实不能靠几个老教授测评,还是得找专业的来。

成功蹭到一波热度,且拿到版号后,池砾叫上谭玉书。

今天的他穿了一身古装,别人只当他又换了一个cos风格,其实只是回古代的时间要到了。

池砾看着一身长衫的谭玉书,眼神微动:果然还是这样的装扮比较顺眼。

两人开车来到一家麻辣烫馆,池母听到消息,跑出门口迎接他们。

最终苗冬梅还是在众人的劝说下,鼓起勇气开了一家麻辣烫店,就开在池砾办公室附近。

这附近是一大片办公区,对于每天在这上班的白领们,工作太累不想回家做饭的时候,在附近吃一顿麻辣烫是十分好的选择,菜式又多,又好吃,还便宜,所以店里的生意十分好。

每天在店里忙碌,和南来北往的食客们打交道,有时还能看见池砾公司里的人。

知道是池砾的员工后,池母就会开心的给他们免单,弄的那些人都好意思了,直呼老是这样,以后都没法来了。池母没办法,就每次都给他们加个煎蛋。

于是公司里的人都知道老板的妈妈在这附近开店,他妈妈和凶巴巴的老板一点都不一样,脾气特别好。

摆脱了长久以来压在身上的重债,还做了自己曾经最想做的事,每天还能看看她儿子和她儿子的同事,池母最近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明明什么化妆品都没用,却也像年轻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