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贾诩大爆兵
“行,我回去之后,就安排人去做。”
贾诩将这个事情,一口应下,并没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与董越知道,也没有跟董越进行辩论什么的。
因为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以及刚才的谈话,他已经彻底对董越放弃治疗了。
觉得这就是一个被匈奴人一战打的心中恐惧的家伙。
就是一个蠢蛋。
与这样的蠢蛋多说话,进行争执,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气,同时,也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有这功夫,自己不如通过别的一些办法,来守护冯翊郡!
同时,心里面也打定了主意,这一次的事情结束之后,不论如何,自己都需要在后面出一些力气,将董越这家伙给弄下去!
让这样的一个蠢蛋统兵,根本就是一场灾难!
他此时答应董越答应的痛快,但却绝对不会去按照董越所言去做。
只是想要将董越稳住,不想再跟董越多言语而已。
董越见到贾诩将这事情,直接答应下来,心中不由欢喜。
这贾诩,虽然平日里总是喜欢过来给自己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主意,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很不错的,能够靠得住。
这事情,他去做了,那么冯翊郡这里的局面,很快就能够得到缓解……
至少能够做到大体上撑下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太师与自己的命令中已经说了,他已经向刘成那里传达了命令。
依照刘成的性格,在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必定会非常快的往这边赶。
只要能够赶过来,那么眼前的这些匈奴人,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自己这个时候保存实力,之后派遣兵马,跟在刘成身后,与刘成一起打仗,必定能够立下军功。
虽不敢说将功赎罪,但至少能够挽回不少自己在太师跟前的形象。
这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就连董越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本自己在心里面觉得很不服气的刘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他心中所盼望的救星。
那些不服气之类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一个无影无踪……
贾诩从董越这里离开了。
他此时已经彻底对董越失去了耐心。
他知道董越的想法。
这家伙,向自己叽叽歪歪的说了那样一达通大道理,真正的原因就是这家伙被匈奴人打怕了。
担心会丢掉自己的官职,失去现在所拥有的这些,所以才这样做的。
只是,现阶段想要做事情,手中是需要有兵的。
而冯翊郡这里的兵,都在董越手中握着。
他根本就动用不了……
站在一株大树下,看看田野之中,那青趟趟一片,已快要长到小腿处的麦苗,贾诩狠狠的一拳,打在了树干上。
这些麦子是冬小麦,去年快要入冬的时候种下的。
去年冬天,连着下了两场大雪,今年开春之后,不等干旱,就又是一场雨水落下。
不出意外,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结果,匈奴人来了!
一拳打在树干上之后,贾诩不顾手指关节处的疼痛,与流淌出来的鲜血,大踏步的离开……
很快,冯翊郡这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因为他们的郡守,贾诩贾文和下达了召集民兵令。
号召冯翊郡的民兵这些,拿上武器上前线。
打匈奴人,保护庄稼!
冯翊郡这里,是有民兵的。
或许说是整个关中,以及已经拿下来的益州,到处都有民兵的身影。
这主要是在刘成的主张下,在关中这里初步的安定之后,就开对适龄的人,进行定期的军事训练。
需要进行军事训练的人,为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成年男性。
一个月需要抽出三天的时间,进行训练。
只不过每个月都要进行集训,实在是的太过于麻烦,青壮们花在往返路上的时间太多。
而且一次只训练三天的话,很多内容又施展不开。
教学不够连贯。
因此上就每三个月训练一次,一次九天。
训练的时候,需要避开农忙时节。
同时,训练的人,一般都会分批进行,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儿,对所有的人,都进行训练。
这样影响太,需要的场地,以及教官这些也太多。
过于不划算。
训练的东西,有队列,有纪律,有武器的使用,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这些。
虽不是正式军队,但有了这些训练,真的到了需要的时候,与正规的军队相互配合,随时能够大爆兵!
经历了集训的民兵,汇集到一起之后,只需要稍稍的训练一番,就能够迅速成军,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贾诩现在所召集的,就是这些人。
他是冯翊郡的郡守,有守土之责。
真的到了情况危急的时候,是可以召集一定兵马,进行打仗的。
只不过,不能够越境去打仗。
战事结束之后,需要迅速将兵马解散。
原本,贾诩是不想动用这些预备兵的。
因为他觉得有董越这样多的正规兵马在这里,根本用不召集这些民兵,就足可以将这些匈奴人应付过去。
至少坚持到刘皇叔过来,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结果,却没有想到董越居然是这样的一个货色。
在这样情况下,他也只能是动用民兵了。
这些民兵,他要自己亲自指挥打仗。
在贾诩的动员令已下达之后,冯翊郡这里,一下子就变得分外热闹。
众人纷纷而动……
……
郑林一路朝着家中而去,脚步显得沉重。
心头也显得沉重。
这不是因为他怕打仗,怕跟匈奴人厮杀。
狗入的匈奴人,胆敢进冯翊郡,他是恨不得立刻就拿着刀叉将那些该死的家伙,都给挨个捅死!!
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他家中情况有些特殊。
从洛阳那里,迁移的路上,大哥得了病,死在了路上。
三弟倒是跟着一起来到了长安,但那时候根本没有人管他们死活,断后的刘皇叔,还没有赶到长安。
三弟也病饿而死。
母亲连病带饿,以及悲伤过度,双眼模糊。
嫂嫂前些日子,也响应官府号召,另外嫁了人家。
自己阿爷,安顿下来之后,身体倒是将养的差不多了。
结果一个多月前,却摔断了腿。
家里面的老大,是大哥身边的儿子,大哥去世,嫂嫂改嫁,那边男方不要嫂嫂带着孩子过去。
自己这边,也怕兄长的骨血断了根苗,怕孩子到了那边,过的日子不好,受了委屈,本身也就没有让嫂嫂带着孩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