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用树枝升起火, 又拿了些树叶垫在下面当燃料,男人直接将三颗红薯扔了进去,用树枝来回拨弄翻滚着, 一颗心全都挂在此物上面。
这可是关乎他们性命的食物,马虎不得。
从没有一刻,男人觉得时间如此漫长, 他时不时就要摸摸红薯的表皮, 确认是否已经烤熟,并且眼睁睁看着最外层的那道红色的皮逐渐烤焦,诡异散发出一丝甜气。
并随着翻烤的时间越长,这香气就越是浓郁香飘十里, 附近本来就饥肠辘辘的人闻着这香味,恨不得将眼睛粘过来,吞咽着口水。
“这位小兄弟……”终于有人实在是被折磨得受不了了,忍不住走过来询问,“不知道你是在做什么,怎么这么香?”
“红薯啊。”男人理所应当道,“大人不是都给我们发了?”
闻言, 众人面面相觑, 都有些惊讶:“那东西,真的能吃?”
“可是我咬了一口,差点没把我牙崩掉啊。”
“大人说需要烤熟才能吃。”男人解释道,“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但闻这香气, 应该不错吧。”
说到这里, 他手中的树枝终于能戳得动红薯的外皮, 顿时眼睛一亮, 激动道:“好了。”
竟是不顾火的烫手,徒手拿出红薯在空中龇牙咧嘴地颠了两下。
此时此刻,这红薯的外皮被烤的漆黑卖相十分难看,让一众围观的人都下意识有些嫌弃,可是那香甜的味道却是扑鼻而来,引得众人更加饥饿,肚子疯狂叫喊。
而当男人将红薯小心翼翼的掰开两半时,瞬间,众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气。
只见焦黑的外皮下,是漂亮的金黄色果肉,让人联想到秋天丰收的一片小麦,摸上去软软糯糯的,异常香甜,似乎比米粟还要有食欲。
感觉真的能吃!
在众人期待的视线下,男人最先尝试吃了一口。
下一刻,他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陶醉,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又克制不住地咬上一大口:“好吃,太好吃了!”
注意到妻子和母亲那渴望的眼神,男人连忙将其余两个红薯递给二人。
二人接下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尽管险些烫了嘴,但都几乎喜极而泣,恨不得大快朵颐。
“真好吃,真好吃!甚至比我们平日里吃的还要好!这就是红薯吗!”
别说他们素来没吃过什么山珍海味,最近饿了快两个月,无论吃什么都像是满汉全席几乎要咬掉了舌头。
众人见这一家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满足,也纷纷忍不住了,连忙快步走到自己家人的面前,将嫌弃扔在地面的红薯又一次捡起。
眨眼之间,附近这片空地就堆满了火焰,红薯的香甜之气也随之飘荡,也让越来越多饥饿的人动手生火。
随着第二家试吃红薯爆发出来的惊叹,这下终于证实了此物真的可以吃。
昭王爷没有欺骗他们,也不是贪婪的狗官!
是他们错怪王爷了。
一个红薯下肚,在喝一点米粥,不可思议的是,竟然真的有了饱腹的感觉。
虽然离完全吃饱还差挺远的距离,但是热乎乎的,甜甜的红薯都让人们获得了满足感,这微小的事情就是他们两个月来最幸福的一日。
“儿啊,刚才你那么斥责昭王爷,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感觉活过来的母亲睿智地想到了方才的事,立刻低声劝诫道,“现在证实了昭王爷是个心善的人,你要去给他磕头道歉,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才行!”
男人闻言,想起自己气头上的话,有些尴尬:“反正他也听不见,就不用了吧。”
“那怎么能行,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承担责任,这才是男子汉。”母亲立刻厉声道,“而且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点道理难道还需要我这个做娘的教你吗?”
见母亲气息激动,好不容易涌上的力气都要耗光了,男人连忙点头:“儿子懂了,儿子这就去道谢。”
说罢,他就亲自走到了施粥队伍后方的邵康面前,老老实实恭敬地磕头道谢。
邵康一听缘由,也忍不住笑了:“怪我们也没说明白,你们没见过红薯不相信也正常。”
“此物是王爷的贵客苏不疑苏先生发掘并大面积种植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你们这些饥荒之人,食用性都已经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肯定能够饱腹,甚至能够代替主食,你们不必担心。”
男人脸红红的,连连颔首:“是是是,感谢苏先生!感谢王爷!这二位竟然为了我们费心费力,草民心中实在是感激不尽!若有需要草民的地方,请大人尽管开口。”
“既然如此,那就将红薯的事情宣传出去吧。”邵康笑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是可以食用的,便算是大功德了。”
男人一听,这还不简单,当即应了下来。
于是很快,难民的群体中就流传出了红薯的来历,并且越传越广,一时间苏不疑和昭王爷的美名迅速传遍了土地。
“诶听说了吗,那位苏先生早就算出世间大旱民不聊生,所以特地在王爷的支持下种植了红薯,用于赈灾!”
“这红薯也很神奇,一亩地可产出将近三十石的产量,这可是前所未闻啊,相当于祥瑞了。”
“哪里是什么祥瑞,分明是苏先生神通广大,王爷爱民如子!”
“这位苏先生到底是何人,竟有占星卜卦的能力吗?”
“王爷真是个好人啊,都说朝堂混乱不堪,都忙着争斗没人管赈灾,可王爷却想到了还做出了举动,哎,可惜他不是皇帝喽。”
“嘘——这种事情可是要掉脑袋的!”
“咳咳,对了听说王爷会将红薯的种子以优良的价格卖出去,老百姓也可以随意种植了,这下不用担心饿死了!”
“是啊是啊,真是大善人啊。”
……
江湖中讨论的全是昭王爷和苏不疑的事情,什么赈灾有功,什么填饱肚子……总之赞美之词不要命的夸着,就连京城人也好信得到了消息。
不过他们比别的地方多知道几个情报,譬如说唐太仆家的原本纨绔儿子,也参与过栽培红薯,并且获得了皇上的赏赐,整个人都谦虚起来,更加努力地读书了。
其他府邸的纨绔也同样如此,或多或少得到了嘉奖,令他们激动地合不拢嘴,甚至愿意主动与昭王爷产生关联。
可是最大的功劳持有者苏不疑,却因为种种阻碍只获得了口头的荣耀。
原因是什么,朝堂内的所有人都知晓。
“这个昭王爷,一直不显山不显水的,最近怎么突然崛起了。”左相的弟子柳直在报告当今形势时,忍不住叹息道。
他们从来没把昭王爷当成对手,一直都是应对的右相,可谁知道,就突然被对方抢了这么大个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