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一样的二战(下)(第4/6页)

——就在前不久,霍普金斯刚刚阅读了关于美国医疗队从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发来的报告,描述了因为原子弹爆炸而染上辐射病的惨状:专家表示这种疾病根本没有特效药,即使是合众国最优秀的医生,也只能看着皇家海军的官兵们一点点地皮肤溃烂、内脏腐朽,最后带着浑身的腐臭和脓水,极度凄惨地死去。

跟拥有这种核子武器的对手正面为敌,真不知应该算是勇敢还是疯狂,尤其是当英国佬自己手里却没有原子弹的时候——反正不管怎么样,美利坚合众国是绝对不会把刚刚研发出来的核弹交给他们的。

说真的,霍普金斯实在是很难理解,印象中贫穷落后的俄国人,究竟是怎么把原子弹这么高技术的东西鼓捣出来的——确实,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并不是什么秘密,在战前的公开刊物上就可以找到。

不过,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性技术障碍,从来不在于原子弹本身的设计制造,而在于如何分离出足够数量的浓缩铀,只要能够搞到那么多武器级的铀和钚,哪怕是一个普通电气工程师也能做出核弹来。

但问题是,以二战时代的技术条件,想要积攒那么多的核原料,可是难比登天的事——美国搞的“曼哈顿工程”,历时三年,雇佣工人二十万,总计花费二十亿美元(当时的美元可比日后的绿票子值钱得多,一把冲锋枪的成本才十美元,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政府全部积蓄也不过九亿美元),不惜拿国库白银当缠绕电线制造巨型电磁铁,最后才造出了区区三枚核弹……其中一枚在七月份已经用于试爆,现在只剩了两枚。

而苏联人光是砸在英国人头上的原子弹,如今就已经有两枚了,手上的存货更是不知道还有多少。

当然,爆炸在荷兰外海的那两颗原子弹,也有可能就是苏联核武库的全部了。眼下的斯大林说不定是在拿着不存在的原子弹,打着空幌子吓人。但这样一旦错判就要亡国灭种的事情,又有谁敢去赌呢?

嗯,丘吉尔似乎真的敢赌,但美利坚合众国却实在没必要陪着他发疯,就连英国人也快要抛弃他了。

遏制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固然难办,如何帮助落魄的英国人则更是麻烦——这不仅仅是援助几十船或者几百船物资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切切实实地帮助英国人稳住殖民帝国的版图,哪怕只是暂时的。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遍及全球的广袤殖民地,既是无穷财富的源泉,也是一切麻烦的来源——在民族主义急剧觉醒的二十世纪,全球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越演越烈的反殖民运动。

而宗主国的倾销商品和盘剥,给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灾难也是十分深重——具体可以参考民国时期写实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对待不能完全掌控的半殖民地中国尚且如此,印度、缅甸、南非、西非的殖民地更是被英国殖民者给横征暴敛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各种反抗的火苗此起彼伏、从未熄灭过。

到了大英帝国被极度削弱的二战时代,这些郁积多时的火苗,更是如何火山喷发一般地爆了出来!

看着世界地图上英国各个殖民地的凄惨现状,霍普金斯感觉这就跟身患绝症的自己一样无药可救。

缅甸和马来亚已经被日本占领好几年了,大半个澳洲也被插上了太阳旗。麦克阿瑟在逃出菲律宾之后,接着在澳洲指挥盟军跟日本人继续打了几年,士气越打越低,地盘越打越小,如今只剩下了澳洲大陆最南端的墨尔本等几个据点,若是再吃上几个败仗,恐怕就要逃亡到新西兰或者塔斯马尼亚岛了。

而大英帝国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印度,更是沦为了一个群雄逐鹿的大战场。虽然日军仅仅占领了斯里兰卡这座岛屿,但被他们送上印度次大陆的国大党造反派头子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却成功引爆了整个印度的反英大起义。海德拉巴,克什米尔等土邦相继自立,善战的锡克人在旁遮普重建了他们的卡利斯坦王国,就连尼泊尔、阿富汗、伊朗这样弱鸡,都忍不住向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伸出了黑手。

——这个世界的苏联,并不需要运输美国援助物资入境的通道,所以英国和苏联并未在二战期间联手瓜分伊朗。相反,在苏联的默许之下,伊朗的礼萨国王甚至发兵东征,企图在印度殖民地的崩溃中分一杯羹。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始终不能彻底击败日本联合舰队,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更没有余力向印度投放大量援军,于是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就连南非都起了别样心思。

纵观世界,如今统治秩序还比较稳固的英国殖民地,只剩下了黑非洲和北非、中东。但前者的热带种植园对维持战争的意义有限,后者除了砂子和石油之外什么都没有。偏偏苏联和美国都不缺石油,甚至有余裕供给欧洲,占领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日本也不缺石油,剩下的有色人种则贫穷落后得用不起多少石油……

总之,让美军帮助英国镇压殖民地反抗,根本就是一桩吃力不讨好,还很可能搞臭名声的苦差事。而且怎么看也没有动手的必要。更关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自己难道就没有麻烦要解决吗?

……

“……总统先生,在考虑如何遏制苏联、援助英国之前,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打败日本吧!”

听了霍普金斯憋了半天之后才憋出来的这句回答,杜鲁门总统就不禁感到一阵郁闷。

哦!讨厌的日本人!

不仅把美国拖进了战争,还搅乱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全盘战略计划!

——自从参加这场世界大战以来,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迟迟未能把大部队投入欧洲,让苏联独霸欧洲的局面成型,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关键因素的掣肘:那就是跟日本帝国较量的太平洋战场!

自从珍珠港受袭之后,打败日本,迫使它无条件投降,就成了全体美国人最强烈的心愿。

而这也是美国参战的直接目标,放弃和漠视这个目标就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即使是以合众国总统之尊,也不能违背广大公众的这番心声。

成功突破常规、连任了四届的罗斯福总统尚且做不到,杜鲁门总统就更是不行了。

虽然早在1941年的年底,美国刚刚参战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就曾经发表演讲,在国会劝说议员们不要将目光只盯在日本这个小丑一般的对手身上,而是要投向欧洲,并且推出了“先欧后亚”战略政策。

但问题是,罗斯福总统显然低估了日本这个“小丑一般的对手”的难缠和凶悍程度——奇袭珍珠港、菲律宾之战、横扫东南亚、新几内亚陷落、突击印度洋、登陆澳洲……随着一面又一面刺眼的太阳旗在地图上升起,日本武士的刀子从北半球一直劈到了南半球,也将美利坚合众国海陆军的脸面给砸了个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