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眼光
那个年代的教授可都是宝, 顾细能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大拿,很幸运。
“我猜你也是愿意的,到时如果他觉得你的水平可以去大学听课, 说不定还会给你旁听证, 你要是喜欢,就多争取一下。”章檀是真心喜欢顾细,也是真心想要顾细越来越好。
顾细激动得一把抱住章檀:“谢谢!”如果没有章檀, 她不会有这种机会。
“咱们谁跟谁啊!”章檀回抱住顾细。
咱们这个词,真好啊,
“再说了,你也是凭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我只不过是搭桥引线。”章檀看完了顾细采访的草稿,对顾细说的话特别有感触。
有句话她印象特别深刻——“女士帮助女士,连起来的红,会更加绚烂夺目。”
她和顾细是朋友,自然要和朋友站在同一战线。
明天采访正式出街,她相信, 顾细的女士红,可以点燃这个红色的年。
楼下, 沈昭站在寒风里, 和杜浩你追我赶,这样动起来才不会更冷。
小区里的人对两个孩子已经不陌生了, 两个男生充满青春的朝气, 正是老人家最喜欢的小孩子。两人对路过的爷爷奶奶的询问也有答必应。
“爷爷好,我们在等人。”
“哎, 爷爷, 待会儿见, 我们等的人到了。”杜浩眼尖,一下子看到正在对街找不到路的两个大高个。
小区里的人,有点走了,有的没走,留在原地看看两个男生要接的人到底是谁。
没想到,是两个歪果仁。
现在这个年代,有歪果仁亲戚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好事者问沈昭:“你妈妈的亲戚?”
沈昭摇头:“朋友。”
杜浩也没多说,他牢牢记得顾细说过,拍广告这件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见从沈昭和杜浩这里问不出什么,有人用英语问托马斯他们。这儿大都住的是医院职工,不少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完全可以听说英语。
托马斯骄傲道:“我去顾细家吃饭!她做的饭可好吃了!”
旁听的沈昭松了口气。
托马斯很话唠,也很热情,手舞足蹈地和旁人描述他喜欢的东方美食:“……tofu and soup,biu biu biu!”
围过来的爷爷奶奶一头雾水,“这是什么?”
杜浩捂脸,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咳,这是他跟托马斯形容浸满了汤汁的豆泡有多好吃时说的话,没想到托马斯记住了他的中式英语。
沈昭幸灾乐祸瞄杜浩,但他还是好心帮忙解释这是什么。
围观的爷爷奶奶这才恍然大悟。
“这么说,小顾做的菜很好吃?那以前小区经常飘着的香味,全是她弄出来的?”
“我记得有个下午,闻到了烤鸡的味道,馋得我哟!”
“原来是她,怪不得经常看她大包小包地从菜市场回来。”
“咦,老周两两口子过来了,他们不是住在小顾隔壁吗?问问他们到底是不是那么好吃。”
趁大家和周爷爷周奶奶打听顾细的手艺,沈昭和杜浩对视一眼,连忙拉着试图加入话题的托马斯和约翰逊走。
托马斯仍然沉浸在美食的兴奋中,用英语问道:“我们今天吃什么?”
沈昭也学会了杜浩的说话方式:“Spicy water,咕噜咕噜咕噜哈哈哈哈!”
杜浩:我不要面子的吗?
两个男生闹作一团,托马斯和约翰慈祥道:“看,多像我们的感情,但是,辣的水,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餐桌上得到了答案。
托马斯咽了咽口水:“看上去真好吃,这就是辣的水吗?”
顾细疑惑:“什么是辣的水?”
托马斯和约翰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番,两个男生早就托马斯开口的时候就把脸埋进了碗里,耳朵尖发红。
顾细和章檀好气又好笑。
章檀扯住杜浩的耳朵:“让你好好学英语你不听,现在丢人丢到了歪果仁面前了吧?”
顾细和章檀的评论截然不同,给予了充分肯定,她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倒是很形象。”
今天吃的是火锅,大冷天正适合吃这个。顾细给托马斯约翰解释这是什么,又演示了如何吃,两个歪果仁吃得一本满足。
“我恨不得住在这里,天天吃这么美味的东西。”
顾细无比自信道:“那就住在这里,相信我,以后我们国家会越来越繁荣。”
两个歪果仁将信将疑,章檀则诧异地望向顾细,顾细的发言和她爸爸的观点一模一样,她现在对顾细得到她爸爸的认可很有信心。
送走两个歪果仁,顾细却没能清闲下来,原因是,家里来了一堆邻居。
“小顾,你接不接做饭的工作?”
“小顾,我们家过几天有亲戚,你能不能给我做几道菜,放心,有报酬的。”
顾细耐心应付,“各位,不好意思,我不单独接一日三餐做饭的工作。”
邻居露出失望的神色,遗憾不已,但几秒后,顾细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的心再次雀跃起来。
“但是,我可以每天做一道菜,谁喜欢就来我这里预订,好吗?”这是顾细能想到的最两全其美的方法。
她也忙,但也不忍让这么多人失望而归。
“不过,我得事先说明白,我做的菜只是符合我的个人口味,不一定会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另外,我会把每一道菜用到的材料写下来,如果有过敏的,一定不要预订。”
大家更满意了,顾细比他们想象中更为细心。
顾细看到大家终于点头,更加详细地说了她的安排:“今天肯定是来不及的,这样,我待会儿给大家一张纸,大家可以写下你们想吃的菜,我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安排。”
这个可以有,众人齐齐点头。
“另外,我会抓紧时间去办理健康证,注册一家商铺。”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在朋友圈卖点自己做的东西,但顾细会更小心,该有的手续都有。之前还觉得昌文区的铺子可以等年后装修了再去办理注册手续,现在看来,该早点弄好了。
大家都很满意顾细的安排,出去时不住夸赞顾细。
顾细还打算买台DV,将做菜过程拍摄下来,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好有个证据。
想了想,她不仅写了材料表,还会把运用到的烹饪手段大致写了一下,有些老人家不太能吃煎炸等东西,还是写清楚为好,此外,她还写了保证书,如果谁要买,要保证是自愿购买。
仔细想想,该做的事真不少。
就这样,顾细再次发展副业。
沈青松有点心疼:“这么多事。”
顾细笑道:“还好啦,一来是我自己喜欢,二来,也不算多累。”她熟练,根本花不了多少工夫。她也不会把摊子铺得太大,每天只接受一家的预订,过年正常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