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这日从永寿宫散了后,看着叶修仪随昭妃往瑶华宫的方向走去,静妃微微眯起眼睛,命抬步撵的人慢些走。
御花园是她回去的必经之路,路过那片开得正好的梅林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人迎面而来,两边都停下了步撵。
“静妃妹妹这是要回去了?”来人是贤妃,她虽是笑着,眉眼间的疲惫和憔悴却掩不住。“这里梅花开得正好,妹妹得空可来玩赏。”
静妃想起长乐郡主说过大皇子妃就是在这里得罪了昭妃,被禁足不得出门,只怕连过年的宫宴都要错过了。
那时淑妃和贤妃都在,如今淑妃掌了宫权,贤妃却被夺了权。
静妃微微颔首,道:“贤妃姐姐这是要去皇子所?五殿下如何了?”
“多谢妹妹惦记,他好些了。”贤妃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叹道:“是本宫不争气,都是娘胎里带来的痼疾,唉……”
她话未说完,突然自悔失言般地住了口。
“妹妹,若此时有空,可否去梅林走一走?”贤妃低声道。
静妃迟疑了片刻,才缓缓道:“当然。”
两人下了撵轿,往梅林中走去。
“是我不好,又勾起妹妹的伤心事。”她们没让宫人跟着,贤妃放低了姿态,声音有些哽咽“只是近来我时常梦到旧事,每次都满身冷汗的醒来。”
静妃眸光微凝。
贤妃没有直言,她亦是能猜到何事。当年两人都中了毒,她的公主没保住,贤妃的五皇子体弱多病。
当年贤妃和高昭容查出幕后黑手是柳侧妃,后来柳侧妃自己承认后,留下遗书祈求还是亲王的天子对她的家人网开一面,她选择了饮鸩自尽。
这些年来,静妃始终都没能放下心结。
柳侧妃既无身孕又无子嗣,做出残害王爷子嗣的事仅是嫉妒么?
她不信。这件事结束后,淑妃和高昭容在静妃眼中最为受益。
“我却是贪心了些,想要抓到些权力,一时忽视了谨儿,才惹得皇上大怒。”贤妃忍不住喃喃的道:“可我,我实在是怕了啊。”
贤妃的诉苦静妃并不感兴趣,可她倒也能理解贤妃的做法。昭妃虽是一时没管宫务,也只因为她怀着身孕,不宜操劳。
若昭妃真的生出了小皇子,贤妃怕是都要往后靠。
“那日我在这儿,亲眼所见皇上对昭妃的不同,那时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贤妃突然道。
静妃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想起了她说的是谁。
新帝登基后,第二年照惯例选秀入宫。当时有位庄修媛得过天子另眼相看,只是没多久就因病去世。
“若庄修媛不是红颜薄命,或许这宫中早就有六皇子、七皇子了。”贤妃叹道:“到底还是她命数不好,比不得昭妃有福气。”
静妃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却没接贤妃的话。
等两人分开后,贤妃面上的悲戚之色一扫而空。
“静妃那里别盯太紧,方婕妤处倒是可以下下功夫。”她吩咐心腹宫女。
等她再次起轿后,直奔了皇子所去见五皇子。
“儿臣见过母妃。”李泓谨的身体恢复了不少,面上也见了红润。
贤妃将他打量了一番,微微颔首道:“这次你做得不错。”
李泓谨闻言,眼底闪过一抹苦涩。
“抓住这次机会,好生韬光养晦。”贤妃语气充满告诫之意,道:“母妃为了你可是要赌这一次了,你断不可让母妃失望。”
李泓谨声音愈发低了下去:“是。”
***
瑶华宫。
顾昭打发走了来诉苦的叶修仪,怀霜拿过一封帖子来,说是宁北侯侯府送来的。
她在进宫前,勉强能跟卫家称得上有些亲戚,可自从出了卫嫣的事情后,几乎也断了联系。宁北侯府往瑶华宫递帖子,就不怕得罪大皇子?
顾昭接过帖子拆开后,发现里面的字迹有些眼熟,她先翻到了落款,竟然是卫姗。
“娘娘,可是有什么不对?”怀霜见她神色微变,问道:“奴婢这就退回去?”
上次白氏回去后,跟丈夫梁成昀提过后,都愈发觉得卫嫣和陈姨娘嫌疑最大。正当他们夫妇在商量对策之时,梁成越找了过来。
他自称近来身体不适,怕是禁不起成婚的折腾,请求再延婚期。
这下世子夫妇倒是多了时间去查事,但宁北侯府坐不住了。
宁四夫人梁氏还自是坚持女儿的亲事,可宁北侯夫人得知女儿因得罪顾昭被禁足后,则有了别的想法。
安阳侯府再一次推迟婚期,大概是昭妃的意思。如今昭妃的身份地位不同,她都不必亲自说出口,只要有个态度,自然有人赶着去办。
若昭妃对卫嫣不满,宁北侯未出阁的姑娘里,换个昭妃喜欢的不就成了?
两边早些缓和关系,对卫媞也有益处。
宁北侯夫人打定了主意,想到了卫姗跟顾昭还算亲近些,这才让她给顾昭写信。
“不必。”顾昭看完后将信纸折了起来,她想起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若她对卫姗置之不理,只怕卫姗在宁北侯府的日子不会好过。
顾昭沉吟片刻,道:“等过两日我大嫂进宫时,让她带着卫姗一道来罢。”
虽说她顾及卫姗,却也不会被宁北侯府摆布——跟着白氏来,自然算是梁家的亲戚。
怀霜恭声应下。
顾昭暂且将这件事放下,想起了该给周太后准备生辰贺礼。
虽然太后打趣说她肚子里的皇嗣就是最好的礼物,可她作为小辈,自然还是要表心意的。
“将库房的册子取来。”今年她身份不同,除了她亲手所做的绣活,明面上还要有件体面的贺礼才行的。
初丹答应着去了,顾昭让落蕊去取她先前准备的针线。
“如今你身子越发沉了,坐久了是要腰疼的。”李翾没让人通传,掀了帘子进来,看到顾昭似是要做女红,忙制止她。
顾昭来不及藏好,掩饰似的笑笑:“皇上您来了,我就随便看看。”
“可是在发愁送给母后的寿礼?”李翾在她身边坐下,一语道破了她的烦恼。
顾昭眼底闪过一抹讶然。
“朕帮你想个法子。”李翾似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胸有成竹的道:“保准能传达昭妃的心意,也不会耗费心神。”
那些珍奇古玩自然算不得什么,她很好奇天子究竟会如何安排,总不能找人替她做些绣活,最后说是她做的罢?
在顾昭百思不得其解的目光中,李翾仍是保密。
直到翌日晌午,李翾来瑶华宫用午膳时,张卓英怀中抱着一个细长的锦盒,里面像是装着字画一类的东西。
顾昭想起在福宁殿看过的天子收藏,问道:“皇上,难道是您珍藏的字画?”
若是能投太后所好,也算是一番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