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无冕之王7
狱中的徐明瑾并不知道, 被他抢跑一步的堂兄徐明瑜已经到了,而且还同苏赢相谈甚欢——徐明瑜有国公府的令牌,有张县令的作证, 身份自然确凿无误。
因此,同样关于两人身世的说辞, 从身份未明的徐明瑾口中说出来, 就是试图骗人的拐子,当场被下狱;而从徐明瑜的口中说出来,就变成了铁板钉钉的真相。
苏赢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个真相。
还顺便接受了由徐明瑜转告的, 一旦回到国公府, 就会给他重新记入族谱的名字。
——以后,他就是魏国公世子徐明珏啦!
此时,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徐明瑾还躺在昏暗的牢房之中, 深深地怀疑人生。
得知身世的真相之后, 除了从云端跌落的恐惧,他内心深处还有另一层担忧:万一真正的世子回到了国公府,千方百计赶走他甚至打压他, 那时他该怎么办?
——徐明瑾自问,易地而处, 他必然不能容许占据自己身份十六年的人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必然要对其施以报复以泄恨。
于是, 他千里迢迢而来, 在徐明瑜来之前先一步释放善意, 笼络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泥腿子, 避免他的打击与报复,唯有如此,徐明瑾才能继续在国公府中立足。
按徐明瑾对李三郎其人的调查了解, 这个秉性天真的乡下小子应当很好说话才对,哪能料到,他竟然直接栽在了对方手中?计划好的第一步,就这么半途而夭!
生平第一次被下狱,之前被“公开处刑”的画面在眼前反复回现,昏暗的囚室里,他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气愤、羞辱、憎恨……种种情绪在胸腔之中来回冲击,最后都化作对“李三郎”这个人强烈的恨意。
若非李三郎,他的人生本当顺风顺水!
但事已至此,无用的愤怒和仇恨并不能给予他什么帮助,徐明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他并不担心自己一直被关着,堂兄徐明瑜就在来的路上,等人到了,自然会救他出去。
但那时他该如何向徐明瑜解释呢?
——说他因为意外得知身世真相,无法继续安心念书,于是偷偷来见那位和他交换了身份的人,想要把人接回国公府吗?
如果原本的计划顺利,看见他和李三郎和和睦睦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别说是徐明瑜,国公府上下都不会计较他的擅作主张,只会觉得他知情识趣,知礼懂事。
但现在,他却作为拐子被坑进了狱中!
徐明瑾实在难以预料,国公府众人,包括徐明瑜在内,对他的感官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否还能接受他想好的那套说辞?
对了!
还有那个被“李三郎”称作“兰心姑姑”的女人……她究竟知不知道什么……之后得找个机会不引人注意地试探试探……
一时间,徐明瑾脑海中千头万绪,想着出去之后要面对的种种,他只觉头都大了。
思考太过入神,不小心忘记了身上的伤痛,徐明瑾下意识就要起身来回踱步,刚刚直起了腰,整个人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他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痛!
“李、三、郎——!”
徐明瑾强压下去的愤怒与憎恨忍不住喷涌而出,他再次咬牙切齿念出这个名字。
和这具身体的堂兄徐明瑜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苏赢,正领着人前往上林村。
——想要看一看堂弟过去这些年生活的地方,这是徐明瑜主动提出来的想法。
于是苏赢便带着人一路回到了李家。
“十岁之前,我有跟随爹学过医书,懂得些草药知识,也从医书上大略识得了字……”苏赢带着人进了那间不大的院子,见徐明瑜认真打量屋中摆设,便翻了翻原主记忆中的往事,一一道来,“十岁之后,我就靠种田、采药为生……嗯,从前年开始,我还学会了养猪!”
说到最后一条,他的语气颇有几分骄傲。
在村里,一个年幼失去父母的孩子,能好好养活自己就不容易了,还能攒下余钱买猪崽,进军养猪业,确实颇了不起了。
所以苏赢的语气绝对是发自真心的。他对这具身体原主的好感持续+1+1+1。
徐明瑜虽不能理解这份骄傲,但不妨碍他理解这个小堂弟多年来的不容易。
看过这简陋的屋舍和更加简陋的摆设后,再对比往日徐明瑾的生活,更是让他感慨万千。
“这些年,着实辛苦你了。”
徐明瑜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辛苦谈不上,大家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
苏赢说出了原主发自肺腑的想法。这里祖祖辈辈的村民们都是如此生活的。
然后他看着徐明瑜,提议道:“来都来了,要不要出去走走,到处看一看?”
——这同样是这具身体原主人的愿望。
原主李三郎对从小长大的上林村很有感情,从苏赢这里得知身世真相的他,其实很期待和家人相见,向家人们介绍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村子。
原本的命运中,被徐明瑾带偏了的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上林村成长的十六年是魏国公府的污点,因此从不曾提及往事。
但别人好奇问起时,他这副对过往闭口不谈,对上林村避之不及的态度,却很容易引起误会。让人以为他将过去的十六年视作耻辱,未免过于贪图富贵了些。
尽管国公夫妇不会因此对他有偏见,还会更心疼他,不让儿子自揭伤口给人看,可外面的人却会看低他的人品。误以为他是一朝飞上枝头便迫不及待与过往做切割的“暴发户”,背后议论时都是一句“果然是小地方来的”,还替徐明瑾可惜“这位处处都好,要是没有被抱错就好了”。
类似之事一多,对此一无所知的原主,就在这一桩又一桩他不了解的事情上踩了坑,不知不觉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愚蠢、短视、贪图富贵、人品低劣的印象。
哪怕他依旧是国公府的继承人,可愿意与他往来的只有那些逢迎讨好国公府的门第,或者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勋贵圈中真正优秀的人物,还有自命清高的才子,可瞧不上这位半途被找回的世子。
敏锐察觉到别人暗藏的鄙夷,原主只以为是自己学识浅薄,被人看不起也很正常。于是他更加拼命苦读,想在短时间里补足多年缺失的教育。
而他的异常终于引起了国公夫妇的注意,细查之下,就发现了徐明瑾在背后引导人心,败坏自己儿子声誉的小动作。
原本见他们兄弟和睦,国公夫妇想着亲生儿子继承国公府,优秀的养子则通过科举走仕途,前者充当后者在官场上的靠山,后者走上高位之后,又能给前者充当左膀右臂,兄弟齐心,一同为家族壮大出力。谁能想到徐明瑾表面上接受了现实,暗地里却处处针对他们的亲生儿子?国公夫妇一怒之下,便将徐明瑾赶出了魏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