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二皇子的计策虽然蠢,但很有用。

三皇子看似没有这么丧心病狂,但也好不到哪去, 他居然在所有开设有楚记店铺的坊市散播消息,让坊民彼此举报, 但凡和楚记有关系的统统抓起来。

这个主意的歹毒之处就在于, 倘若有人不愿举报他人,却被别人举报了,倒霉的就是自己一家!

一时间,长安城内举报成风。有些人是因为私怨借机陷害他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自保, 先发制人。

一旦有人举报,负责此事的不良人根本不去核实, 直接闯进家里,不管男女老少, 悉数关进大牢!

就连太学都没有幸免,尤其是黄丁班的人,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三皇子的走狗押走了。

楚溪客气疯了:“他不就是想让我回去吗, 行啊,我这就回去, 把他们的狗头砍下来!”

姜纾同样气得手抖, 然而还是冷静地说:“不可,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失了分寸,他们一日抓不到你,就一日不敢伤害那些人。”

反倒是楚溪客回去了, 那些平民才会真正被扣上“楚记内应”的帽子。

钟离东曦劝道:“老二和老三虽然蠢, 但没有这么蠢, 但凡他们还想坐上那个位置,就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之所以会想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主意,八成是他们身边有了解你的人,知道这一招对你有用。”

他分析得没错。

很快,长安那边再次传来消息。

虽然二皇子和三皇子叫嚣着要杀人,实际一个人都没敢动——对,就是“不敢”。

满朝文武不是吃素的,文人的笔也不是只会写写诗词歌赋,但凡他们敢伤害一个平民,也就跟储位无缘了。

当然,这场角逐少不了姜纾的运作。

楚溪客和钟离东曦率先进了平川,姜纾与贺兰康掉头回去了。

来时半个月的路程,两个人快马加鞭只走了一天一夜。姜纾向来不擅骑射,回到长安的时候腿都磨破了。

楚溪客整个人都被低气压笼罩,他觉得是自己无能,才会连累长辈替他操心。

原本计划到了平川先好好地在黄河边跑跑马,再撒了欢地去长城上遛一圈,还有他向往已久的贺兰山,怎么也得找块砖头刻上“鹿崽到此一游”吧!

然而此刻,真正踏进这座巍峨又古旧的军事重镇之后,他就压下了所有玩闹的心思,担负起了楚记当家人的责任。

先是安排好楚记员工的住宿与吃喝,然后便紧锣密鼓地派出商队,去关外购买棉种。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来一手“以小博大”来着,比如做一些容易保存却不常见的腐竹啊,豆泡啊,臭豆腐啊,拿到关外交易,只需花一点点钱就能把棉种换回来。

眼下,楚溪客却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了,他只想尽快做事,不停地做事,这样才不会闲下来就想跑回长安。

楚溪客从前种下的因,这时候结出了果——

执失不怵、贺鲁阿栾这两个突厥人虽然在长安过得有些落魄,回到西北却是部落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楚溪客依靠他们的关系,不仅买到了足够的棉种,还换来了大量的牛粪、羊粪和马粪。

这个时代的耕作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是西北等地比江淮地区更要落后一些,完全不讲究精耕细作的理念,无论什么东西种下去都是靠天收,能收上来就收,收不上来就饿肚子。

简直难以想象。

因此,楚溪客对这批肥料十分重视,从晾晒到沤肥亲力亲为。

于是乎,平川军的将士们第一次见到他们的小少主,就是在一堆马粪前……

贺兰康早就显摆过自家崽了,夸耀楚溪客多么聪明伶俐会赚钱。这位表里不一的老父亲还在部下们跟前放大话,说是早晚有一天让西北的将士们吃上楚记丸子汤!

因此,即使楚溪客不在平川,平川军中却满是他的传说。上到军中将领下到守城小兵,早就想见见楚溪客的真容了。

只是,楚溪客进城那天由于自责加担忧,把自己关在马车里没出来。直到这日,听说他在地头种棉花,一众贺兰家的副将专程来见他。

万万没想到,看到的会是这样一副景象——

白白净净的小少年,穿着好看的丝绸衣裳,一脸严肃地站在粪堆前,还用隔着帕子抓起一块干巴巴的牛粪,捏了捏,闻了闻,还扭过头和旁边的人讨论。那架势,让人觉得他手里抓的不是牛粪,而是晚上煮菜要用的猪头肉!

呃……

只听说品性高洁的读书人“视金钱如粪土”,这还是头一回见到实实在在喜欢粪土的!

就这样,楚溪客“喜欢粪土”的“光辉形象”从此在平川军中挥之不去了。

其中有一个牵马的小兵,名叫狗蛋。直到很多年后,狗蛋成了平川军左将军,每年回京述职,看着高坐在龙椅上的楚溪客,眼前都会不由自主地闪过他抓着粪球的模样……

楚溪客对此一无所知,暂时。

他一心改善耕作技术,用农家肥改善土壤,同时提前泡制棉种,增强抗病性,然后选出一块试验田,指挥着楚记余下的员工进行耕作。

之所以懂得这些,还要感谢小学时的作文课。

大概是三年级吧,老师让写一篇观察日记,别的同学观察豆芽,观察大蒜,观察猫草,基本三五天就能把日记交上去了。

楚溪客在桑桑的“帮助”下,选了一把棉花种子,还认认真真地做了育种、耕地、施肥、打尖的攻略,就这么一天接一天地观察着,结果就是,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他的观察日记还没有交上去……

为此,楚溪客还被全班同学嘲笑了一通。

当初觉得很丢脸的事,如今成了他赖以生存的技能。

前期工作做完,后面在田地劳作的过程大伙就不让他插手了。

长安那边依旧没有消息,楚溪客不敢闲下来,于是干脆叫上钟离东曦,去湿地抓野鸭。

平川军驻地西南高,东北低,从贺兰山往东,有平原,有草甸,也有连成一片的湖泽与湿地。骑着快马跑上小半日,就能看到一片野鸭群。

这还是贺兰康告诉楚溪客的。

那时候,贺兰康一边啃着鸭脖一边说着西北的洒脱生活,楚溪客还十分向往来着。

他曾盼着有一天会过来,亲眼看看这番美景,却没想到两位家长都不在身边。

贺兰康最爱吃卤味,尤其是鸭脖,他可以一边看兵书一边啃鸭脖,犄角旮旯的肉都能挑出来。

“我要抓五只、不,十只鸭子,全部做成卤味,等父亲和阿爹回来吃。”

这是头一回,楚溪客没有调侃地叫贺兰康“阿娘”,而是一本正经地称为“父亲”,贺兰康却没有机会听到。

钟离东曦握着弓箭,温声安抚:“那便打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