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准备
高澄车驾回到洛阳的时候,新的一年春耕也已经开始了。
离开洛阳半年多的时间,偶有地区闹出灾荒,也在留守官员们的积极赈灾下,安然度过,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哪怕是陈元康、崔季舒这等心腹,再怎么贪,也不敢再赈灾钱粮上动手脚,谁都知道这是高澄为他们划下的底线。
实际上高澄早在十余年前就在各地创设常平仓,调节粮价的同时,也在为灾荒做准备,只要不是遇到十七年前关中大旱那般严重的灾情,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高澄回到洛阳以后,在审视过去半年的政务之余,也在为今年的三路平陈而做准备,时间定在秋后,之所以不是春耕以后,还是恐惧岭南的瘴气。
若春耕以后出兵,北方将士面对岭南毒蛇猛兽、酷暑瘴气的威胁,就算能平灭南陈,只怕最乐观的情况下,将士也得伤亡过半以上。
而秋收以后便不同了,不止秋粮入库,能更好的支应战事,在冬季往岭南作战,时机也要好过盛夏太多。
入冬以后,气温降低,瘴气也会衰弱,恶性疟等疾病处于低发期。
高澄寻不到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便只能在出兵时机上想办法,尽可能降低岭南瘴气的威胁。
故而平陈之战,高澄也是做出了时间限制,无论如何也得在明年入夏前结束战事。
后世杨广远征吐谷浑,遭遇极端天气,在路上就冻死了接近一半的将士,高澄可不想被后人拿来比作卧龙凤雏。
这些年高澄不是没想过寻找金鸡纳树,他清楚的知道此树原产于南美秘鲁,但苦于远隔重洋,实在有心无力。
航海技术的发展不是一句话能够促进的,同时高额的军费支出,以及连年征战,也让国库无力支应航海的发展。
毕竟相较于海外殖民,统一华夏才是第一要务。
在高澄的调派下,大批将士被派往江南熟悉气候,多是精锐老兵,此前征召的十万步骑则接手各地防务,继续加紧训练。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利处自然是将士、战马熟悉了气候,能最大程度减少非战伤亡,但弊端也明显,高澄在江南摆了二十万精锐,把南征之意都写在了脸上,便有了足够的时间给宇文泰与陈霸先做战前准备。
二人如今在治内堪称穷兵黩武,以蜀地来说,甚至几户达到蜀汉后期三户养一兵的程度,宇文泰在蜀地建立了一支十四万人左右的常备战兵,当然,单个将士的军饷还是与北齐差了许多,毕竟小高王是出了名的厚待将士。
陈霸先亦不妨多让,由于其麾下存在不少蕃兵,无需拨付军饷,南陈仅岭南与北越地区,便养兵十六七万。
宇文泰与陈霸先的意图也很明显,加紧扩军备战,挺过高澄这一次南征再说,只不过兵员质量就难说了,尤其是陈霸先麾下的蕃兵。
相对应的,江东五万北齐战兵,江州五万前梁将士,高季式在衡州领五万步骑,斛律光亦有五万汉胡精兵驻防湘州。
二十万精锐,以及需要为之征募近六十万民夫以及江南地区部分州郡兵作为辅兵,对于北齐来说,无疑是一场倾国之战。
战事止于入夏以前,也是不得已之举,真要近百万人在岭南的盛夏折去半数以上,光是高额的抚恤,未来数年高澄什么也别想再干了。
相反,即使没有如愿灭陈,只要在夏季到来前撤退及时,人口没有太大的折损,也能在短时间内掀起第二场灭陈之战。
当然,有能力发动第二次灭陈之战,不等于真要急着出兵。
此战若是败了,高澄只能选择熬老头战术,把陈霸先熬死再出兵。
毕竟倾国之战败一场已经是伤筋动骨,若是接连失败,无异于杨广三征高句丽。
小高王可比陈霸先年轻太多,足足十八岁,尤其是陈霸先这种崛起于行伍中的将领,作战勇猛也意味着一身的伤病。
如今已经是公元555年,据高澄的了解,陈霸先是在559年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真要败了,大不了再耐心等几年,小高王是不会顾及什么礼不发丧。
熬老头固然有效,但有机会还得是一战而下,为此,高澄甚至在南巡期间就已经在做战争准备。
战争准备不只是明面上的钱粮、军士、甲杖,也有暗地里的联络与拉拢。
高澄此前送王氏南下与杜龛团聚,让她捎话,自然是存了离间陈霸先与杜龛之意。
但陈霸先的反应却大出高澄预料,杜龛甚至要杀妻自证清白的时候,是陈霸先阻止了他,一番宽慰安抚,彻底收获了杜龛的忠心。
而高澄暗中派人与俚人首领冼英接触,许以高官厚禄,还是被她将人扭送广州,交由陈霸先处置。
实际上,高澄对冼英颇为看重,她二十三岁被推为俚族领袖,在随后十余年间,使周边蛮人归服,又积极推广汉族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鼓励越人学习汉语、汉字,传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无疑是推动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人物。
高澄在许诺中甚至破例,许其永镇岭南、北越,当然,也只能是她这一代,不能传袭后人,否则岂不是国中之国。
但奈何人家不领情,也不知道陈霸先是给她灌了什么迷汤。
不过小高王也没有记恨,毕竟冼英在岭南、北越蕃人之间的威望,以及她推行汉化的种种做法,都让高澄认定,冼英是战后最适合经营岭南与北越之人。
只是可惜了被送去广州,让陈霸先砍了脑袋的信使。
这段日子,北齐朝堂官员要数兼任户部尚书的崔季舒与兵部尚书封子绘最是忙碌,工部尚书辛术也是片刻不得闲,无论是粮食转运,还是铸造兵械,都是头等的大事。
高澄也让正在尚书省六部历练的五个儿子参与其中,帮份忙的同时,也在借机会观察他们的处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