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共襄开海盛举

权力,权力可以影响或者指导他人的行为,或者影响事件进程的能力,可以对资源、利益进行分配。

权力,就是一切。

皇权,就是大明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得到了皇权,在大明这片土地上,就可以得到一切一切想要的东西,只取决于你想还是不想。

朱见济在一点点的用自己的行动,放弃得到这个权力的机会,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在御花园观赏白鹿的朱祁钰,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的了解虽然不多,但小孩子的把戏,他还是洞若观火看的明白。

就连石亨都没有请罪。

好好的献祥瑞的好事,结果目睹了皇嗣争权?

并非如此。

“崇王殿下有德。”胡濙看着几个皇嗣的身影点破了这个谜面,胡濙当然知道陛下看清了崇王在做什么,但是胡濙害怕石亨没看明白透彻,做出了什么误判来。

自古想要通过武力得到宝座的皇嗣们,通常都要笼络朝中善战悍将,而石亨和石彪这对叔侄就是这样的悍将。

石亨在军事上的天赋是足够的,但是万一在政治上做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就是不知道太子是否明白了。”朱祁钰看着朱见澄的身影略微有些担心。

朱见济的争是不争,朱见澄的不争是争。

朱祁钰不担心朱见济,这个庶长子的聪慧,真的要夺嫡,不会索要这头白鹿,他还没那么蠢。

所以朱祁钰只是罚抄他们去抄书,而不是更多的斥责。

胡濙倒是颇为确定的说道:“太子虽然天资不裕,可是太子也不糊涂。”

“那样最好。”朱祁钰结束了这个话题,而大明的悍将石亨,正研究几匹铁马起劲儿,对此没有多说一句。

朱祁钰和石亨聊起了西域行都司之事,胡濙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如同睡着了一样。

又是一年中秋节,朱祁钰今年一如既往在讲武堂过的中秋,并没有回泰安宫,土木天变的伤口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缓缓愈合,那些失去的土地被逐渐拿了回来,那些牺牲的军士民夫逐渐被忘记,那些荒芜的田野再次有了收获的喜悦,那些当初的惶惶不可终日,再次变成了歌舞升平。

但是在朱祁钰的心中,土木天变,始终是大明的一道巨大伤疤,他从没有忘记过一次。

他有时候也想让权力小小的任性一次,不顾任何后果,长驱万里,至康国将西进的瓦剌人犁庭扫穴,但此刻的大明,鞭长莫及。

朱祁钰一直在聚贤阁的御书房待到了近子时的时候,才忙完了公事,他手里握着一份奏疏,认真的看着。

国子监的祭酒,翰林院的翰林文林郎,礼部清吏司郎中吴敬,上了一份奏疏。

朱祁钰在南下的时候,追查仁和夏氏的案子中,查出了正统年间的系统性的科举舞弊案,江南诸府就有将近一千多名举人,都是靠舞弊中举,他们活跃在诸府州县做了知县事、推官,而且诸多提学官,都涉案其中。

在清查之后,朱祁钰直接免除了近千人的功名,将数名提学官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并且所有涉案之人,三代不得科举。

这个科举舞弊案仍然有后续。

吴敬作为国子监的祭酒,在京师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查,京师的举人涉及不多,毕竟像陈循、王文这样的朝堂大员,都能因为在京的一个举人名额闹到皇帝面前来,那么多贵人的眼睛看着,自然不好舞弊。

但是京师的国子监却成为了科场舞弊的重灾区。

国子监分为南北两个国子监,被称之为南北两雍,而南北两雍大约有超过了两万人的监生,而这两万多人的监生之中,经过了国子监的自查,没有问题的大约只有一千人,剩下的九成五,都不满足入学资格。

而吴敬上奏中称:【朝廷设国子监以育天下英才,自洪武至正统,凡科贡生员俱在监肄业,奏欲存省京储止留监生千余人,其余放依亲。】

放依亲的意思就是放这些不满足入学资格的监生,出国子监去依靠自己的亲朋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朱祁钰并没有立刻朱批,而是将奏疏放到了自己的袖子里,明日是例行的廷议,他打算拿到了文华殿的长案前议一议再做定夺。

两万多监生就这么放归,是否是放虎归山。

“让礼部尚书萧晅看下奏疏。”朱祁钰对着兴安说道,奏本一般是一式两份,一本在文渊阁,一本在大明皇帝这御书房内。

文渊阁由通政使王文掌控,而王文为人谨慎,御下极严,文渊阁内制诰,未有敕谕,任何人泄密,都是要进北镇抚司过一遍五毒之刑,一旦坐实勾结朋党,极有可能被送进解刳院内。

朱祁钰让礼部尚书萧晅提前看一看奏疏,目的就是明日议事之时,别慌了神,一问三不知,虽然有姚夔、刘吉帮衬,可萧晅本人作为胡濙推荐的六部尚书,朱祁钰多少得看护点。

“要不要给于少保也看一看?”兴安俯首领命,试探性的问道。

他是知道这本奏疏内容,这近两万的监生,背后是两万个在两汉可称得上豪强的富户,兹事体大。

“给于少保也看看,怕是又要准备一大堆的劝仁恕的话,来劝朕仁恕,可是这件事,朕没有办法仁恕,为国取才国子监,藏污纳垢,乌烟瘴气,若是不下狠手整饬,此等歪风邪气,国无长祚。”朱祁钰同意了兴安的建议,但是也是颇为头疼。

朱祁钰的处置,要说服于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打马来到了文华殿,例行主持廷议,二十七人早就等在了文华殿外。

文华殿的对面就是文渊阁,文华殿的南庑半间房就是司礼监。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二十七人毕恭毕敬的见礼。

朱祁钰示意兴安发下去今天议事的题本,说道:“免礼,议事吧。”

众人看完了题本面色剧变,虽然知道大明的科场的歪风邪气极为严重,但当事情摊开了摆在所有人面前之事,众人才知道,科场舞弊已经严重到了动摇江山社稷的地步。

大明科层制的官僚体系里,绝大多数的朝廷命官,都来自于科举,而科举的根基已经完全腐烂,科层制的官僚体系,这棵参天大树,迟早会被蛀空。

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昌低声说道:“得亏正统只有一十四年,这再有几年,就是国有雄主贤才,也难戡正了。”

李永昌是讲武堂的提督内臣,这个位置他一坐就是九年时间,是继兴安、成敬之后排名第三的大珰。

李永昌作为宦官,要讲一些陛下要讲却不能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