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明贬暗升

◎留京不出◎

京内。

自上次陈延和方潮平出发赈灾之后, 陛下的心情不太好,敢于在这个时候捋虎须的人不多,所以早朝一向平静, 而今日的早朝,是久违的热闹。

盖因前几日, 京中收到方大人发来的西江水患已平, 正在重铸堤坝, 西江府整体受损可控……陛下龙心大悦。

朝中议论纷纷, 都在羡慕跟着方潮平一起走的陈延。

看呐, 跟个老臣就是好,白白捡到这么大一个功劳,回来怕是又要被陛下赞上一笔, 等以后加官进爵了。

朝中的酸味还没过去,不久,廷内, 三皇子母家忽然发力, 在朝堂上参了陈延一本, 言他在本次赈灾过程中‘行为不端’、‘罔顾百姓性命’、‘视人如草芥’,只管功劳, 贪功冒进!

并且还拿出了一所处西江府泄洪之地、曾经的官员冯如亲笔的书信。

言他夜半泄洪, 不通知百姓、不告当地氏族,带人开城门, 敲锣打鼓, 避者生, 强不避者也不劝告, 反而大锁城门, 要令其死在城内。此信一出, 众人皆惊!

什么!好好一个工部尚书,好好一个国之肱骨,竟然干这种事!

于是,许多站在局内,喝着美酒佳肴、穿着绫罗绸缎的官员们,未经风雨,义正严词在朝堂之上,批判起了陈延!

“陛下,此风不正!”

“陈大人乃朝廷命官,怎,怎能说出这种话?”

“若九台百姓听了,心中何想?此行一出,岂非带头蔑视百姓?”

一顶又一顶的高帽子抛出,陈延本人不在场,这些人就想伸着手,把这帽子狠狠按下——

那怎么行!叶问立刻行礼出列,朗声,“依臣看诸位大人此言太过偏颇,怎可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先前方大人的奏表诸位已经看过,短短五个时辰,要疏散一县百姓,若是同诸位大人说的一样,还得理服众人,那水早就淹到头上去了!”

叶问言辞犀利,举例尖锐,早不复当年仪态。

“此言差矣,难道除了这威胁之法,便没有其他办法?”

“那这位大人说一说,陈大人该用什么办法?”

“治水治水,治到泄洪本就不对……”不在旋涡中的人,总能列举出牵绊可能,“到泄洪还如此!那冯如手书上说,有百姓在奔逃中被踏成肉泥!”

“难道那些百姓的性命不值一提?!”

“荒谬。”叶问斥声,“避洪水如行军,夜行数十里,万人之众,若有所人毫发无伤,才是天方夜谭!”

二人在朝堂上针尖对麦芒,叶问理论攻击之余,还要掺入两句魔法攻击,“看来王大人对治水一事破有心得,当初王大人怎不自动请缨?”

“一切落定,才来指手画脚!?”他轻蔑冷哼。

读书人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你!”他气得脸都红了,即刻转身,“还请陛下定夺!”

“陈大人治水固然有功,但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如何能相抵?”他抓住此事的重点,“蔑视百姓性命、不劝不问、全凭心意,此番做完后,结果是好的,所以万事大吉,诸人效仿,必引事端!请陛下裁夺!”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深究起来全是放屁。

正是因为心中有百姓,不蔑视百姓的性命,陈延才赌着风险干了这事儿,谁人敢跟?

某皇子一派也跟着齐声喊,“请陛下裁决!”

如今,已然是一招定乾坤的时候了,叶问也看着陛下,陛下看这些人吵来吵去,心里很无趣。

陈延的信他已经看了,法子确实是欠妥,但仔细想,也无甚,危难之时用危难之法,他心有百姓!不过到底是做的太惊世骇俗了。

此策太过,不罚难以服众。

可罚了他心中亦不美,清远是个做真事儿的臣子,如此年纪,依旧心怀赤子,他如何舍得伤昔日臣子的赤子之心呢。

天子心中迅速扫过如今的官位、安排,空缺,忽然,他有了好主意,“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功是功,过是过,的确不能相抵。”年逾五十的天子声音已经有些低哑,“方潮平、陈延二人在外,治水有功,赏黄金千两……”

一长串的赏赐念出,大家心无波澜,不就是钱吗!重点不在钱上!

“至于泄洪一事,二人的确有欠妥当。”天子沉吟片刻,“就罚方潮平在西江府暂代知府一职,待重修好西江府之后,方能官复原职。”

方潮平先前在礼部当侍郎,人清贵,还搭了点别的实权,在京里算有头脸的官,这么不声不响被发配去灾后重建,还不知道建几年,这惩罚不可谓不重。

那么接下来——

“至于陈延,决策不力,便降其官职。”

“!”

众臣子听到降职之后眼神一亮,叶问则蹙眉,这?陛下何意?

然,在听完下半句后,两拨人的神色几乎调转,座上天子的声音无甚波澜,但叶问差点笑出了声。

“便夺陈延工部尚书之职,叫他入京反省一月,降半品至翰林院侍读大学士。”

三皇子派文臣:???

是了,他们明里暗里派人,在朝堂上扭来扭曲,嚎叫了一堆,终于搬倒了陈延,让他降职了!

从一点也不重要的边缘六部尚书,降到文臣圣地,清流首官,天下举子聚集地翰林院,让他做了翰林院侍读掌院。

“……”

这不是明贬暗升吗!?

这转折叶问也没想到,但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喊:陛下圣明的。

-

此刻,还在远方的陈延并不知道朝廷的纷争,他只是在重建九台县,看着那些百姓们举家抱在一起的样子有些出神。

的确有点没有出息……

出来这么久,不见茵茵和月儿,内心里竟十分想念。从这点上看,他的确太过柔软了。

灾后在九台的这段时间里,陈延稍微统计了一下在避水过程中不幸罹难的百姓,对他们的家人进行了一些就补贴。

除了对城镇的重建,方潮平和陈延还协调了一下西江府未受灾地和受灾地的粮食,水灾过后,九台、丰宜和万昌这一季的粮食肯定是没有收成了,不管怎么样,吃方面还是要保证。

同章县令说了一下粮食分配,讨论了一下这个时节地里还能种点什么以减少今年的损失,正说得来劲儿,外面有人通传,说是叫陈延速去丰宜接旨。

接旨?

陈延微顿,陛下发旨,他这是要回京了?

……

骑马至丰宜,见陈延来,宣旨的太监很快打开了明黄色的圣旨,宣布了关于方潮平、陈延的任职调动。

黄金昂贵,没有奔袭千里带来西江,都赏到了二人在京中的家里。而这圣旨——

方潮平和陈延面面相觑,都没能料到,事情竟然会转向这种结果,不过圣言千里迢迢而来,二人也不能呆愣着,立刻跪下接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