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盛鸿决定出巡

翌日, 依旧是小雨。

炎热被雨丝赶跑,只穿着夏衫不冷不热,温度甚是舒适。

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一大早就起了床, 不仅将自己的小被褥叠成了豆腐块,吃饭时也积极,一手捧着小碗一手抓着筷子大口大口往嘴巴里扒饭,完全不挑食。

等小肚肚鼓起来之后,三人放下碗筷, 齐齐的看向了陶竹和黎大山。

他们吃饱喝足,可以出发去铺子里了!

陶竹被他们炙热的眼神盯着, 也快速解决了早饭, 冒着小雨乘着马车去了火锅铺子。

夏天时,黎家的火锅铺子改为了冷锅串串和串串香,食客们依照口味, 想吃哪种选哪种。

黎大山一到铺子, 便直奔后厨检查卫生。

能进黎家铺子消费的,非富即贵, 做这类人的生意,味道可以一般,但绝不能因为卫生状况恶心到他们这些上帝。

所以凡是黎家售卖的吃食, 最最最要紧的是卫生。

三个小家伙跟在黎大山身后, 一只小手里抓着一个硬皮小册子,一只小手里捏着炭笔, 准备记录一日所见。

看黎大山检查卫生, 他们三人认真观察, 小脸蛋上洋溢着自信。

这个他们也会诶~

看黎大山去检查蔬菜肉食的新鲜程度,他们睁圆了大眼睛, 这个属于知识盲区,他们无法分辨肉类的新鲜程度。

不懂的,便虚心求教。

后又跟着黎大山帮忙调制蘸料、小料,黎家的锅底都是在别地熬制的,但蘸料、小料都是在铺子里由黎家的伙计制作,黎大山虽然是黎荞的侄子,但也会上手帮忙。

很快,铺子开门,食客进入铺子里消费,黎大山开始真正忙了起来。

他要盯着后厨上菜,也要盯着食客们的反应——黎家铺子虽然霸王条款多,但服务态度是极好的。

等忙过饭点了,还会看几眼账本,另外什么食材缺货了,也催人赶紧补上。

总之,一日下来,黎大山忙的团团转。

三个小家伙也跟着转了一日。

等坐在回家的马车上,精力一直都很好的三个小家伙精疲力竭,他们靠在陶竹、黎大山怀中,还没回到府内,就睡得呼呼的了。

其实黎大山每日忙的活计,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动手,黎荞完全可以将这些繁琐的活计安排给别人。

但黎大山不同意。

黎大山一点儿都不觉得这些活计累,跟从前的种庄稼相比,这完全不累好嘛。

况且,甭管是卫生问题还是顾客的真实反应亦或者是账本,哪一项不重要?

每一项都至关重要!

火锅铺子可是黎家生意的重要支柱,他只有亲自盯着才能放心。

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感受过黎大山的忙碌之后,对挣钱一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挣钱的确好难哦。

铺子里生意太好,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才能坐下来好好歇一会儿,他们站的腿都酸啦!

更可怕的是,他们忙了一日,工钱只有一两银子!

一两,只有一两!

他们是按照黎大山的工资标准拿工钱的,黎大山黎二山黎菽等人,他们因为身居盛京,所以工钱比三柳村的黎春桃黎春生等人低,一个月只有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平均到每一日,那一日的工钱就是一两银子。

他们仨的工钱加一起,根本买不起龙骨水车,更别说还有竹管子。

而且,因为捐给暨北省那位老爷爷的水车、竹管是赊的账,所以他们所挣的一两银子工钱,他们只来得及抓在小手里摸一摸,然后就被陶竹收走了。

瞧着空荡荡的爪子,三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而后齐齐叹了口气。

他们这等身份,挣一两银子就这般艰难,更别说赤贫之人了。

农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红薯,一斤才两文钱呢!

而且,昨个儿在铺子里时,他们见到一个断了一条手臂负责烧火的寡夫郎,这寡夫郎一个月的工钱是二千八百文。

唉。

底层百姓不易啊。

账没还完,三个小家伙继续去铺子里打工,等把欠黎荞的银子还完了,趁着下午上武术课时,三人爬上墙头和同样在上武术课的盛时毓说起了这次艰难的打工过程。

盛时毓颇为惊讶,这三位弟弟的经历果然丰富极了。

不过,三个弟弟其实超棒了,小小年纪就挣到了一架龙骨水车,他比他们三个年纪大,却一文钱都没挣过呢。

身为哥哥,怎么能输给三个弟弟。

等武术课结束,他找上他爹爹,表示想要凭自己的实力挣银子,至于用哪种方式挣,他已经想好了。

他可以卖书法作品。

也可以种庄稼。

不需要特意标出是他的作品,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至于种地,他皇爷爷对粮食问题一向重视,近些年来的科考题也逼着天下学子学习种庄稼。

他若是想讨他皇爷爷欢心,不说成为种地小能手吧,最起码要实际操作过,不能只停留在嘴巴上。

他也不种什么特殊的,就种点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高产的,而且只种半亩地。

等收获之后,甭管是拿出去卖还是送入宫让他皇爷爷品尝,都是极好的。

盛时毓的要求,大皇子欣然应下。

可不是,想讨他父皇欢心,必须脚踏实地,不能只耍嘴上功夫。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了秋收。

黎荞一行人回京后的那一场雨大大缓解了暨北省的旱情。

但是,暨北省一多半的庄稼在最需要雨水时没能得到及时灌溉,所以这部分庄稼多多少少减了产。

盛鸿挺淡定,小场面,他早习惯了。

这老天爷啊,就没真的风调雨顺过。

他将秋粮一事交给户部,他在思索明年的安排。

前几日他接到盛钧从江南送回来的信件,在信中,盛钧如实描述了江南的现状,没有任何夸大。

可他却是被勾的有些想下江南了。

他想见一见江南的花红柳绿,烟雨朦胧。

这倒也不是心血来潮,是他有些无聊了。

虽然说他每天都能收到从各地送来的折子,能知晓外地的最新新闻,可太阳底下无新事,当了快二十年皇帝,来来去去就那么点事儿,总结起来就是人性的恶和善,甭管是恶是善,他都有些看腻了。

不管是多恶性、多感动的事件,都有些勾不起他的情绪了。

最近几年他连小作文都懒得写了。

在盛京之中得不到让他觉得新鲜的、有趣的见闻,他便动了出京的心思。

也不一定是非得下江南,大运河跨越四个省,从北至南,沿途的很多风景都值得细品。

不过,他父皇不舍得回京,他若是也出京了,那谁镇守盛京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而且,他好不容易出趟远门,他肯定要带上几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