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有没有搞头(第2/2页)
但当江北然问起这个蛊惑了邓博的小人是谁时,众大臣就纷纷表示不知道了,同时话语中还透露出了担心,怕江北然有一天也会性情大变。
“陛下,书拿来了。”
收起脑中的诸多想法,江北然睁开眼坐起身将两本书接了过来。
翻开《问水集》,江北然一边看一边朝着束罡的方向开口问道:“太傅,以你所见,凿运河一事是否可为?”
束罡躬身道:“老臣不懂水利之事,只知书上曾记载过开鸿沟的先例,是以引河水循安洪之水入衡。”
“哦?是哪本书?”
束罡思考片刻,回答道:“书名为《安洪水利录》”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满意的点点头,江北然立即开口道:“尽忠啊,去替朕将此书拿来”
“遵旨。”
很快,顾尽忠便拿着一本封皮有些陈旧的书走了回来,江北然接过后立即翻看起来。
但看完后却有些失望,因为这所谓的鸿沟和运河比起来,那最多也就算个自来水管,简直没有可比性,若是真要挖运河,这本书上面所写的东西虽然可以借鉴一些,但能借鉴到的并不多。
不过这鸿沟挖通后的好处却是让江北然更加坚定了要凿运河的心。
首先一点,只要将运河从南挖到北,成为一条大动脉,一下就可以让南北贸易变的极为便利。
当然,江北然更看重的还是抗灾防灾这一点,运河的开通对于某些旱灾地区来说可就是开通了“生命之河”。
一旦灾情发生,赈灾物资可以迅速通过大运河送往灾区,且人工运河本身就是起到了输送水源的巨大作用,一旦发生旱灾,地方和朝廷都可以通过运河便捷的将水送往受灾地区,完成对干旱地区的滋润。
这无疑可以极大提高朝廷的赈灾能力以及灾情发生后广大百姓的存活几率。
小小一条鸿沟就能救一郡之地,那若是那开了运河,可以说整个峰州以后都不用太过担心旱灾了。
至于修运河的难度嘛,江北然虽然不知道水利工程怎么搞,但既然隋朝就能凿运河,江北然相信技术难度上不会太高,晟国内应该也能找到相应的人才。
放下书,江北然看向束罡问道:“太傅啊,若是让你举荐一人来开凿运河,你会举荐谁?”
束罡听完拱手道:“老臣很少过问朝堂之事,实在不知该举荐哪位官员,还请皇上恕罪。”
因为太傅一职的特殊性,在已经被架空成虚衔的情况下,就算束罡想去跟朝堂上的官员打交道,大多数官员也是避之不及的。
江北然之所以这么问,也就是随手敲打一下,当皇帝嘛,这点精致的小习惯还是要有的。
将开运河这一注定需要很长时间来筹措的事情放到一旁,江北然思考片刻道:“太傅,如今朕已经逐渐熟悉朝堂之事,也明白晟国已是百废待兴之态,你认为朕接下来刚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邓博在位十余年,大多数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颠覆黑白两道上,对国家的治理自然是没有太过上心的,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峰州是注定要乱成一片,他治理的再好也没用。
所以如今的晟国,百姓住在繁华之地或者附近有正派或魔教接济的镇子里还算能活,但一些偏远的郡县以及村庄可就是民不聊生了。
在还不能调动修炼者的力量去帮助民众时,江北然还需要先想出些政策来帮助他们自救。
束罡听完拱手回答道:“老臣以为现在的政策皆需与民休息,恢复最基本的生产力,譬如轻徭薄赋之策。”
江北然听完点头道:“理当如此。”
见江北然采纳了第一条,束罡继续道:“邓博在位期间,买官卖官,横征暴敛,滋生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若想让国库再次充盈,须大力反腐,调拨一批廉洁奉公的官员上任。”
江北然听完叹口气道;“可一时之间去哪里寻得如此多廉洁奉公的官员呢?”
“皇上可开恩科,招天下能人来士。”
“这倒是个主意,朕明白了,还当如何?”
“老臣还有一谏,不知当说不当说。”
江北然听着眉头一皱,“朕从开始不就说过,无需担心朕猜疑与你,就凭你们,还害不了朕。”
江北然这话虽然霸道,却是让束罡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于是他躬身继续道:“老臣建议加强中央集权,重新架构朝廷格局。”
“哦?”江北然一下就听懂了束罡的意思,“太傅的意思是……朝廷内有些大员的权力过大了?”
“正是。”束罡呼应道。
“好,此事朕与你晚些再详细商讨,下一策。”
“请陛下布施新政,管理全国军队。”
“军队……”
江北然咂了咂嘴,没错,晟国也是有军队的,但军队并不是用来打仗,毕竟在修炼者面前,军队数量再多也只是炮灰,在这个国家中,军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百姓,让他们不要乱跑乱闹。
另外治安也不可能全靠正派宗门来管,一些普通的山贼土匪,还是需要军队去清剿。
“军队有何问题,还请太傅细细说来。”
束罡拱手道:“老臣只知国家之军队已成了某些权臣的私军队,若是不加以管理,恐成祸患。”
“朕明白了。”江北然用力的点下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