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先付钱再享用(第2/2页)

倒是宁国府那边贾珍虽然占便宜了。

可他是小辈,到时候他那边剩下的多,让他送些过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想到这,贾赦顿时觉得还是自己这边占便宜了。

可贾珍又不傻,送老太太那是因为孝道,没办法的事。

自己家的老子虽然出家当道士了,名义上还是贾赦、贾政的堂兄,同时还是前族长。

贾珍一句要孝敬老子,贾赦再生气也没法。

贾琏此时心里最急,强忍着挨骂、挨打的担忧,“老太太,是不是也要考虑舅老爷那边?”

“不用”,贾母这次出奇的理会王家的想法,“琏儿告诉你舅父一声便是,剩下的事,让王家和姑爷自己商量。”

贾赦和贾政同时点头。

王子腾当初承诺的帮贾政跑关系升官,可这都过了好几个月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贾政和贾母心里肯定有怨气。

贾赦虽然不愿意看到贾政好,可他也觉得贾家丢了面子,对王子腾当然也有意见。

贾琏无奈,只能想着反正自己告诉了王家,最后要是不成,王家舅舅应该会先找石仲魁这个同样是侄女婿的麻烦。

随后几人说的就是如何出钱的问题了。

贾赦一开始当然想用荣国府公账的钱去买,但贾母一句‘也好’,顿时让贾赦明白,真用公账的钱,今后桃树就全捏在贾母手里了。

忙改口说‘不妥’,随后对着贾政使了个眼色。

兄弟两默契的一人出一万两银子。

这下等于荣国府三个主事人,一人一颗,算是公平。

至于贾珍,更简单了。

宁国府那边虽然紧了点,但两万两银子贾珍还是随便就能拿出来。

建大观园时,不仅三分之一的地都是宁国府出的,贾珍被逼着也出了十几万两银子,这之后也没见他有半点节省的意思。

甚至因为宁国府做主的只有贾珍,所有权利一手抓的情况下,宁国府在财政上远比内斗和贪污更严重的荣国府要好很多。

不过,真正惹出祸端的,也正是贾珍。

而荣国府则是亏空的一家人都快没饭吃了。

不对,或许真正的祸端是元春和王子腾。

商议妥当后,贾珍和贾琏带着4万两银票,一天都不耽误的上门去找石仲魁。

收了钱、写了契约,一些细节来回谈了几次,这事算是成了。

不过,石仲魁的那些承诺,也只约定了8年。

也就是说8年之后,就算他不给贾家桃子,律法上也没问题。

而这是按照农田收益来算的,贾家肯定也没吃亏,否则贾母、贾赦等人也不会同意。

可这等于贾家花了4万两银子,享受到的是每年冬天有250斤桃子吃。

但石仲魁很清楚,贾家每年得了250斤桃子后,除了自己吃的外,别说卖了,就是送老亲都不够。

甚至有些亲戚知道后,年年过年前上门打秋风,别说250斤了,就是500斤都不够。

而且贾府为了面子,铁定只会咬牙坚持。

但石仲魁绝对赚了,等于找到了愿意每年肯花大价钱,买自己空间里桃子的客户,而且这客户还一次性先把钱付清了。

这要是换成还是天朝时,这种客户就是必须拍马屁,拍舒服的狗大户。

以至于他再次在空间里,种下了两颗桃树。

一天二十斤普通桃子,一年就是7300斤。

别说自己只是对外说只有十颗桃树,就是说有150颗都够了。

当然,这种价格远高正常价的商品,肯定不能多卖,否则人家也不是傻子。

多出来的,做成果脯或者一直留在空间仓库里都行。

贾珍笑眯眯的问道,“贤弟,既然已经谈妥,那今年的桃子是否能及时送过来?”

石仲魁诧异的看着贾珍,心想着正常人心里肯定都懂,今年的桃子早就分配完了。

此时找自己要,够精明和会算计啊。

不过这样也好,坑你们的银子也不用有心里负担。

板着脸说道,“要不还是算了?”

见石仲魁明显是恼了,贾琏忙站起来劝道,“兄弟别生气,这不是老太太、大老爷、老爷,还有珍大哥的父亲敬老爷吃过之后,有点想念。

珍大哥也是为了孝道,不得已才那么说。”

“对、对、对”,贾珍也站起来一礼,“贤弟原谅则个,是哥哥冒失了,这里先行赔罪了。”

见贾珍对着自己深深一礼,石仲魁心里暗爽。

装模作样的叹息一声,“哎,要不是婚事将近,又即将入官场,小弟还真舍不得。”

贾珍和贾琏心里暗笑,都觉得石仲魁这话没一点毛病。

这就和权贵、乡绅们除非逼不得已,否则绝不会卖土地一样。

而且两人这才明白,石仲魁要钱,为的是入官场后有钱打点上下。

一想到贾家每年光送给大小太监,就得好几千两,贾珍兄弟俩顿时觉得石仲魁也是无奈。

毕竟有的是只喜欢银子的上官。

石仲魁又说道,“只盼着我那贤弟和他家中的子弟争气点。等他们中了秀才、举人,也好再想想办法,把整个温泉谷都换过来。

到那时,就不用再为银钱而苦恼了。”

贾琏心里一动,趁机说道,“既然贤弟缺钱,不如哥哥去王家提一提?”

石仲魁那是一百个愿意。

王家绝对比贾家更有钱。

但他心里却明白,此时不表现出怒火,就显得不正常了。

端起茶几上的茶碗喝一口,不说话,再喝一口,干脆眼睛都闭上了。

贾珍和贾琏立马明白,石仲魁这是真恼了。

一出门,贾珍就拉着贾琏连声抱怨,“琏儿你也太急了,伯谦本来就有些不情愿,现在你又想从他手里夺剩下的5颗桃树。

没把我们兄弟俩打出来,已经算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