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父爱如山(第2/3页)

“你那稻种,可有名字?”

“没有……”

“那就叫唐王稻如何?”

“嗯??这压根就不是唐国的,何以叫唐王稻呢?”

“好听啊。”

“为何不叫南越王稻?”

“难听啊。”

王恬启无奈的跟在他们身后,正想要开口说什么,刘长却挥了挥手,“不必再送了,回去吧!”

“大王……那……”

“走了,你廷尉最近做的还不错,盐铁之乱民,要配合好绣衣,好好整顿!”

刘长拉着赵始上了车,两人一同来到了唐王府,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歉意,刘长的宴席还算是比较丰盛,两人大吃大喝,刘长的心情也就好转了不少,“这唐王稻啊,寡人已经派人去搜寻了,多弄些种子来,从吴国开始,往上一路耕种!”

“寡人还特意下令边塞,让他们都去找这类产粮高的粮食!”

“尤其是西域那边,我听闻还有不少的新作物,若是都能取来,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刘长醉醺醺的说道:“若是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吃饱肚子,那我刘长,便是千古一帝,你说我阿父何德何能啊?居然有我这样的儿子?”

赵始也是脸色涨红,有些上头,他皱着眉头,“长啊……我感觉有些不对啊,感觉好像忘了什么。”

“哈哈哈,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物?”

“额……好像是啊,我回去后再想想。”

“回去做什么,便住在寡人这里吧!”

两人便在唐王府住下。

……

河西虽然大,却是百废待兴。

这个百废待兴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唐国和赵国,赵国残破是因为内乱,唐国是因为人少,可他们都是有基础的,像唐国收复了河南地,依旧能将这里快速发展起来,因为这里原先就有基础,有城池。

这里当初被赵国和秦国都经营过,再破旧,那也是昔日的城池,可是河西呢,这里长期在匈奴人之前,便是其他胡人的定居地,没有任何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城池,道路,连目前各个郡县的治所,那都是满满的胡人风,光是那城墙,便与中原的截然不同,建筑低矮,城墙更是如此,有的地方干脆就是栅栏。

作用是防止牲畜逃走,而不是抵御强大的敌人。

道路那完全就是给骑兵用的,马车在这里能晃死车内的人。

民居更是简陋,简陋到令人发指。

陆贾就是在一处农家小院般的建筑里见到了太尉周勃。

陆贾并没有因为这简陋的环境而觉得不适,他也不管会不会弄脏衣裳,就直接坐了下来。

栾布对陆贾的到来十分的欢迎,而周勃则是表现的有些冷淡。

“河西民寡,好在,大王要在这里修建皇陵,因此迁徙了不少的百姓,如今我们这治所,也有万余百姓,还在开垦耕作……官吏倒是充足,不过还有几个郡的官吏不曾赶到,路途遥远。”

栾布对如今的处境没有半点的不满,他反而认为,这里正是大丈夫用武之地,在这里,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他要为大王将这块宝地治理成如巴蜀那般的天府之国。

大王要做秦王,那他便要做那李冰!

听着栾布的话,陆贾笑着说道:“我看到这里的官吏,都不以此地荒芜,面有喜色,气如朝阳,我料定,此处定能大治!”

听到这句话,栾布就更是高兴了,“借您吉言!”

两人正要再次进行一波胡吹,周勃却打断了他们。

“陆公此番要休息多少时日?”

陆贾认真的说道:“不休息了,今日便出发……前往西域诸国。”

“请太尉为我招来向导,译者……”

“士卒要几人?”

“有六位甲士足矣,不必多派人。”

“好!”

周勃很是干脆,而栾布就要沉稳许多,“陆公啊,此番是要前往他国,其中的情况,还需要我为您详细解说,还是明日再出发最好……”

周勃也没有再开口,待了会,便离开了。

栾布说道:“周太尉忙于军事,近日来匈奴多叩边,太尉与他们数次交手,战事紧急,他并非是轻视您,请您谅解。”

陆贾摇着头,“周太尉为国死战,便是殴我一拳,也不敢怪罪。”

“好,那就由我来告知您……离我们最近的,便是这楼兰国……此处有湖泊,在西域诸国内,也算是个强国,其王不曾与匈奴或者大汉有所联系,我听闻,其王也算是个贤王,执政之后,多有善策,深得百姓拥戴……”

栾布认真的介绍着西域的情况,陆贾则是牢牢的记在心里。

面对不同的人,则是要用不同的办法。

……

刘长此刻却是满脸都堆着笑容。

“寡人从南越寻来唐王稻,推广至天下,这等功劳,比起高皇帝如何?”

“臣以为,大王之功德,无人能比……只可惜……”

周昌面有难色。

“嗯?可惜什么?”

“当初高皇帝病重之时,尚且不忘国事,巡察各地,督促农桑,整顿吏治,大王却在这庙堂之中,怕是对地方早已生疏啊。”

听到这番话,刘长抚摸着下巴,“您说的有道理啊……各地因为盐铁之事动乱,寡人得去转一转啊……齐国的那个冯郡守,就不肯从令,还得季布亲自出马,寡人若是去往各地,他们谁还敢对奸贼留情呢?”

“大王英明啊!”

周昌说道:“就该去整顿一下这些不从令之人!”

刘长大喜,“好,就请您来操办吧。”

周昌心里无比的激动,这昏君总算是去祸害别的地方了,就在这几天,刘长一直将他叫到身边来,一会儿说要推广良种,一会说要找农家来培育新种,一会说要召集三百万民壮来修建全国性的驰道,吓得周昌是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如今庙堂正在做的事情,就已经让群臣抽不出半点闲暇时日了。

天可怜见啊,朝中群臣是整日趴在案牍前,连起身的机会都没有,各地的使臣来往不断,地方官吏那里,政令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官吏都不够用了,这大王实在是太能折腾了,朝中大臣就已经累倒了六七个。

也就是朝中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吏都给力,毕竟都是有爵位的狠人,若是换一批人,只怕大汉都要被大王折腾的亡国了。

如今的周昌以及群臣,终于是感受到了张苍的重要性。

当初张苍还在的时候,他还能压着刘长,刘长要推行什么政令,他都能帮着稳一手,可如今呢,政令满天飞啊。好大喜功的君王,周昌也曾在史书上见到过,可是如此好大喜功的,还外加急功近利的,动不动就派人催促的,周昌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