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不过如此

“唉……”

刘祥吃了一口酒,只觉得这酒水是那般的苦涩。

“大王……这是新修筑的六座城池,臣准备在此设立一处校场……”

刘敬坐在刘祥的面前,认真的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周勃坐在不远处,满脸的冷漠,只是听着刘敬的禀告。

“好……就按着您所说的来操办吧。”

刘祥只是很随意的点着头,刘敬却皱起了眉头。

“陛下以您为河西王,与您重任!您就是要这般对待国事吗?!”

刘祥苦涩的摇着头,“刘相啊……您有所不知……”

刘祥随即对着面前两位大佬说起了自己悲惨的初恋请事,刘祥来到河西国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优点,他为数不多的优点,那就是跟刘长一样具备强大的亲和力,他跟大臣们相处的很是友好,一口一个仲父,时不时就前往他们家里蹭吃蹭喝,无所不谈,大臣们还挺喜欢这个真诚且友好的大王的。

当然,对比优点,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处置国事的能力太弱,完全跟不上几个大佬的节奏,如果说刘长是大智若愚,那他就是大愚弱智,他连奏章都看不明白,完全只能当一个吉祥物,负责点头支持大佬们的决定。

而此刻,听到刘祥说起自己伤心的原因,刘敬怒不可遏。

“堂堂大汉诸侯王!!居然因为一个女子而伤悲?!简直岂有此理?!”

刘敬愤怒的转身离去。

刘祥满脸的委屈,再次喝起了苦酒。

在普遍推崇为王事死的英雄主义盛行的年代,刘祥的行为在刘敬这类人的眼里,简直就是荒唐,是最大的耻辱,就像历史上为了宠妾而自杀的刘恢,吕后听闻,怒不可遏,认为堂堂一个大汉诸侯王,居然为女人殉情,直接下令不许他进庙,不许为他继承儿子,直接灭了他的祭祀。

直到四哥即位,才追谥他为恭王。

周勃也站起身来,刘祥看了他一眼,在河西国,刘祥跟诸多大臣们都相处的很友好,唯独周勃,周勃是个很冷漠的人,平日里对刘祥,也总是有着深深的抵触感,刘祥也不敢对他多说什么,因此关系并不太亲近。

可周勃并没有离开,反而是跪坐在了刘祥的面前。

拿起了他面前的酒盏,饮了一口。

“饮酒作苦,终究不是男儿所为,可先建立功勋,然后再娶她为妻。”

刘祥一愣,“啊?可她已经嫁给他人了。”

“所以要立功勋啊……”

“为什么?”

“等大王抢走她的时候,就可以用功勋来免掉责罚了。”

周勃风轻云淡的说道。

刘祥猛地咳嗽了起来,揉了揉呛出来的眼泪,他茫然的看着周勃,“太尉,这么做合适吗?”

“那就得看大王了,大王若是觉得合适,那就合适……”

刘祥抿了抿嘴,“可是寡人没有什么才能,如何建立功勋呢?”

“您是君王,您只要将打仗的事情交给臣,将治理的事情交给刘敬,这就足够了……大王,方才刘敬所说的,您也听到了,河西修建城池,修建驰道,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耕作也少不了人力……河西之西,有诸多的羌蛮,若是能让他们成为河西之子民,是不是就能解决不少的问题啊?”

刘祥点了点头,“是啊,那赶紧将刘公叫来吧……”

周勃平静的说道:“奈何啊,如今这朝中之臣,听到兵事就觉得厌恶,若是河西贸然出兵,只怕会被他们所训斥……”

刘祥不悦的挥了挥手,“你担心朝中大臣做什么呢?他们还能训斥寡人不成?”

“就怕他们会去骚扰陛下,若是因此惹怒了陛下,怕是……”

刘祥沉思了片刻,方才咬着牙,说道:“无碍!抓!若是仲父问罪,寡人自有话说!”

“善。”

周勃点了点头,这才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头颅,犹如解开了枷锁的猛虎,他看了刘祥一眼,说道;“建功立业,方是大丈夫之所为……大王也不必太在意私情,如今秦同不肯将女儿许给您,那大王便安心治理河西,功成名就之后,再将这厮叫来,当面羞辱他。”

“喏!”

西庭国内,刘启正读着书信,匆匆看了几眼,便放在了一旁。

纪通,郅都两人坐在刘启的身边,纪通狐疑的问道:“河西王送来书信,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刘启不屑的摇了摇头,“不过是些私事,不值一提。”

“纪相,邀请诸国王前来的事情,如何了?”

“已经派人告知了,下个月十日,就能举办宴会。”

“很好,如今淮阴侯在北,浴血奋战,淮阴侯这是为西域诸国平定外敌而战,我们又怎么能如此看着呢?得力所能及的相助淮阴侯,听从他的命令……这西域诸王,如今同属陛下之名下,就当上下一体,放下原先的成见……”

刘启说着,又笑着说道:“纪相便负责联络诸侯的事情,另外,要确保往淮阴侯大军的粮道的安全啊……”

“唯!!”

纪通离开之后,刘启猛地看向了一旁的郅都,脸上却再也没有了方才的柔和。

“国内诸事散漫,一年所种出的粮食还不够自己果腹,还要跟庙堂借粮,这实在不该,从如今开始,您来负责国内耕作之事,在每个县里规定出今年应当开垦的土地,今年应当出产的粮食数量,全力推动耕耘之事,让各地官吏组织百姓进行耕耘,以管理士卒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禁止散漫之风气,到时若是不能达标的,除以极刑!”

“对有功者赏赐爵位,分发土地,隶臣,钱财……”

郅都一愣,随即问道:“大王刚来,若是以严……”

“无碍!如今举国的百姓都没有十万,各县只有数千之众,若是按部就班,还说什么治理河西呢,尚且不如一郡,如今的办法,可效仿秦国之政,那是最快强国的办法,就按着寡人所说的来办就好,庙堂那边,不必担心!”

“唯!!”

……

朝议结束的时候,季布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他本来的食邑就不多,这又被减少了三百。

当然,季布并不是一个很在乎食邑之类的大臣,主要还是这吏治的问题,让他有些头疼。监察百官并不难,可要监察天下官吏,这就有些难度了,哪怕是有绣衣配合也是一样,绣衣的数量是不少,可问题是这大汉的江山也不小啊。

其实很多吏治问题都是出在底层,季布目前也是因为这个吏治的问题而操碎了心。

到底该怎么去做呢?

有的大臣认为要回复秦国的重刑,不然官吏们就不会知道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