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理学与心学之辩(第2/2页)

“这个是报纸?”布莱士愣了下,随即下意识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里弗递给报童,接着用法语说道,“请给我来一份。”

里弗是法兰西铸造的银币。

大小规格跟银元也没差多少。

报童却为难的摇了摇头,找不开。

好在有卜弥格,掏出来一把铜钱。

报童从卜弥格的手心取了两枚铜钱,然后将厚厚的一份皇明时报塞到卜弥格手中,布莱士等几个年轻人立刻围上来。

只可惜,就只有布莱士勉强能看懂。

布莱士在来大明的路上,一直跟着卜弥格苦学汉文。

苦学了半年多时间,现在初步阅读已经没任何问题,但是不能听,也不会说官话,所以刚才要卜弥格帮忙转译。

稍稍的浏览了一下报纸,布莱士极为敏锐的意识到,大明似乎正在上演一场超大规模的辩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似乎是‘理学’一派与‘心学’一派正展开激烈的论战,而皇明时报则是‘心学’的阵地。

布莱士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因为他对这种辩论最感兴趣。

欧洲之所以能走出黑暗的中世纪,靠的就是一场一场的辩论,最终彻底摧毁罗马教会对学术思想的束缚,然后有了文艺复兴。

这是赶上了大明的文艺复兴前夜?

事实上也差不多,这场肇始于崇祯诏令礼教与时俱进的骂战,已经彻底演变成理学与心学之间的大规模论战。

理学与心学分别以翰林日报以及皇明时报作为各自的理论阵地,展开激烈的论战,经过几个月的辩论,双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驳不到谁,但是江南士林甚至整个江南的百姓都被调动起来。

甚至就连贩夫走卒坐下来聊天时,聊的都是理学以及心学的区别。

于是,一场对世界万物本源的大型探究在大明轰轰烈烈的展开来,伴随这种探究,必然就是思想的解放,又一场思想解放即将到来。

而卜弥格和布莱士一行恰好在这时候到来。

“神父,看来这次来大明真是来对了,我喜欢大明。”布莱士喜不自禁的说,“我们将有幸参与一次正在上演的大辩论以及即将发生的文艺复兴。”

“即将发生的文艺复兴?”其他的年轻人也来了兴趣。

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思想上极为活跃。